你知道吗?原来燕子南飞不是为了温暖的气候,而是因为这个……

Natural History

Tuesday21.08.2018

燕子,与人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古称玄鸟,所谓“玄鸟空巢语,飞花入户香。”不过在英语国家,燕子的区分比较明显,有下体纯白、腿脚被以白绒羽的白腹毛脚燕(common house martin)。

白腹毛脚燕(Delichon urbicum)有尾长而分叉且胸偏红并具一道蓝色胸带的家燕(swallow),也有飞时两翼向后弯曲如镰刀的普通雨燕(common swift)。

普通雨燕(Apus apus) 还有下体有一道褐色胸带的崖沙燕(sand martin),等等。

而今天,我们要讲的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家燕。家燕成群结队的到来,常被视为春天来临的象征,如亚里士多德曾言“For as one swallow or one day does not make a spring(孤燕不报春)”。

家燕(Hirundo rustica)人们以为家燕南返是因为享受南国温暖的气候,而真实原因却是跟冬季食物匮乏有关。家燕从不在树木繁茂或者建筑物密集的地方筑巢,它喜欢开阔的地方,比如牧场、草地和农田,最好还要临近水源,有研究者称,这样的选择是因为它们习惯于在空中捕食飞虫,而不善于在树缝和地隙中搜寻昆虫食物。

所以,它天然的跟生活在乡野的人们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生存区域随着人类区域的扩张而不断扩大。

家燕以昆虫为食,又标志着春暖花开,因此自古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人们常主动为它们提供筑巢条件,比如谷仓、房梁、马厩、涵洞、屋脊、裸枝、甚至电线杆等,都可以看到家燕平底碗型的鸟巢。

当然人类建筑兴起之前,家燕和美洲的美洲燕(American cliff swallow)、穴崖燕(cave swallow)一样多在悬崖或洞穴中生存,当然现在这种情况很少见了。英国牧师、博物学家吉尔伯特·怀特在《塞耳彭博物志》曾称,瑞典人因家燕多在谷仓(barn)筑巢,故称之为ladusvala(瑞典语),也就是谷仓燕的(barn swallow)的意思。

除了这一昵称,家燕又曾被称为chimney swallow(烟囱燕),但实际上,家燕在烟囱里筑巢的还真不算太多。

喜欢在烟囱里筑巢的

另有其“燕”

烟囱雨燕(Hirundo pelagica)喜欢在烟囱里筑巢的,另有其“燕”——烟囱雨燕(chimney swift)。烟囱雨燕曾被卡尔·林奈命名为Hirundo pelagica,将其与家燕视为同属,所以又称为chimney swallow,直到1825年,才被划归为雨燕科Chaetura pelagica。

烟囱雨燕筑巢时,常聚在一起,协力将树枝从树上掰下,再分泌出大量富有粘性的唾液将树枝、泥土等混合胶结成一个简单的巢。这个燕巢常固定在一个陡直面,符合这个要求的无疑首选烟囱,除此之外,空心树、通风井、蓄水池、水井等也是它们的居所。

烟囱雨燕和其他雨燕一样:尾翼是狭长尖型,有助于减少空气阻力;肱骨短并沿着翅膀向外延伸成镰刀型,有助于拍打翅膀;足短纤细,又使得不善于行走;视力敏锐,并且眼睛前有一小块羽毛,雨燕可以改变眼前羽毛的角度,有助于飞行时减少眩光。

有了这些特征的雨燕不似家燕常在方圆2公里的区域活动,它像一个逐水草而居的牧民一样喜欢四处飞翔。这就很容易理解,烟囱雨燕的学名Chaetura pelagica中的pelagica源于希腊语 pelagikos,意思是“海洋”,也指古希腊的一个游牧部落(Pelasgi)。

上面两只为紫绿树燕(Tachycineta thalassina)最下面三只为崖沙燕(Riparia riparia)如今,人类生活区域在地球上已将近扩张到极限,但燕子们的分布区域并没有像以往一样随之扩大。相反,过去分布较多的地区,近来也很少见到燕子的繁衍了,种群数量也急剧下降。除了客观上人类的建筑已不适合燕子安居外,人们也不再将燕子视为幸运的符号,有的人甚至打起了捕食燕子或滥采燕窝的算盘。这些可爱的鸟类,还会回到人们的身边吗?

“博物图鉴”系列丛书

★经典 润泽人生的世界自然文学大家经典之作

★专业 基于全球30余家物种数据库的科学考证

★典雅 博物画整理自3万余张作品的资源馆藏

★格调可180度平摊,高阶纯质及白卡纸用材

///

“博物图鉴”系列丛书让精美的博物画

带你走进自然之子笔下的世界引领自然文学阅读体验新方向

重新打开不再误读的传世经典

从乡野小溪里的游鱼到天边转眼不见踪影的猎鹰从瓦尔登湖畔的一株青草

到其寒彻骨的山崖上的古树

每一个生灵都得到了它们应有的名字

强烈推荐

《蓝知了丛书第一辑(博物图鉴版)》

内含:

《瓦尔登湖》 [美]亨利·戴维·梭罗 著

《万物得时》 [英]伊迪丝·霍尔登 著

《沙乡年鉴》 [美]奥尔多·利奥波德 著

《飞禽记》 [美]约翰·巴勒斯 著

《醒来的森林》 [美]约翰·巴勒斯 著

《鸟的魅力》 [英]爱德华·格雷 著

内容简介:

自然文学写作在国内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一直到现在依然经久不衰。在西方,自然文学作为一个文学流派,源于17世纪,从它的诞生之初,就和博物学传统、地理大发现、生存地域观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在中国,我们偏重于自然文学写作的美学价值,强调在对自然歌颂与描写中传达的精神追求,基于这一取向,我们在翻译诸如《瓦尔登湖》《醒来的森林》《大自然的日历》等西方自然文学经典时,常常有意或无意忽略掉其背后悠久的传统。而本套书将重新看待自然文学,不再将“自然文学”视作“自然的文学”,而是将其看作“自然+文学”,即将自然文学的两大特征——自然(博物)观察与文学形式并举,并在读图时代下引领自然文学阅读体验新方向。

在中国自然标本馆、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中国植物志、中国植物图像库、植物通、鸟类网、国家数字动物博物馆、林业智库、柯蒂斯植物学杂志、IOC世界鸟类名录、fundiving、Species 2000、韦氏词典、维基百科等国内专业外数据库的帮助下,本套书中的草木虫鱼、飞禽走兽全部得到了专业辨析和命名,还原了作品博物学色彩,帮助读者重新走进这些被误读已久的传世经典。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知道吗?原来燕子南飞不是为了温暖的气候,而是因为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