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一只知更鸟》

  历时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终于在破碎的时间里断断续续读完了这本书,放下书的那一刻就是一阵深深地满足感,不光是此刻的阅读感受,更是在这15天的时间里,每次放下和拿起都会给人留下幸福的阅读体验,我想在新学期开学之前我是不会再读其他小说了,这就是最后一本了,而阅读这本书的美好体验它会一直萦绕在我心中,那是关于富足、善良、真诚、正直、平等、伟大的体验。

  第一次听到这本书的名字已经很久了,我是从白岩松老师的访谈中听到的,但总是在一地鸡毛的碎屑中一直被搁置了,我想那些美好的缘分总会在纷繁的现实里不期而遇,以此来抵挡时间的枯燥和世俗的偏见。由于疫情袭来,很庆幸在整个假期被隔离的时段里有机会有缘分看到这本书并且细细的品味,虽然只是微信阅读,但是体验却丝毫不差,而且发现在微信阅读中总能因为文中的某个情节或者句子情不自禁的写下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这一点对于我这个爱写作的人来说真的很实用。

  自拿起手机打开这本书的第一页开始,一股浓郁的文艺气息就充斥在阅读的字里行间,在我看来这本书就是文艺书籍的典范,作者从第一人称视角斯库特的叙事中处处散发着精心的编织和想象,还有来自阿迪克斯发人身上发人深省的教育智慧启迪,同时我想也应该是教育读物的典范了,因为阿迪克斯让我们看到了教育最本真的样子,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没有那么多的刻意,一切都在对孩子天性的尊重和自由平等中如沐春风般的进行着,我想每个读者都会在心中期待—如果自己有一个这样的父亲,那么自己的生命会是什么样子,没错父母才是孩子永恒的生命范本,我能看到教育最好的模样就是父母一直在努力成为他们更好的自己。

  父母是孩子永恒的生命范本,这句话我想书中的注解更加通透和到位,阿迪克斯这样说到:“孩子是父母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不管你愿不愿意,对于孩子来说都是这样的,孩子是通过父母的来认知这个世界的,如果父母做的不够好,那么你也别指望孩子有多优秀,”这样的表述常常是一语中的,虽然此刻我的表述很不完整,但书中的阿蒂克斯的原意大概就是这样了,我时常在责问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不够优秀,但我却很少责问自己为什么不够努力,就像是哲学家泰勒斯所说的,人最难的就是认识自己。

  然后要说的就是作者的叙事笔锋总是兜兜转转,迂回曲折,少女的心思敏感又辽阔,可正是因为这一点,也成就了这本书,因为细腻铸就深刻,辽阔当然宏达。

  一名好作家离不开宏大的叙事视野,我总觉得作者在跟读者画圆圈,你以为她在跟你说这件事,可是在她的叙述中又不知不觉的交代了另一件事,作者应该是个深受《一千零一夜》叙事风格影响的人,她总能在故事叙述即将达到高潮的部分不知不觉游离到其他的事件中去,这就像是在你的眼前画了一个圈,最后当这个圈链接在一起的时候,你才知道原来眼前的故事发生有着这样深刻的背景啊。叙述视野的宏伟让我想到了曹雪芹的《红楼梦》,每一个性格长成的人物背后都有一个深层次的背景土壤,没有这样的背景土壤,就不会有这样的人格出现,就不会有这样的故事发生。《红楼梦》草蛇灰线伏野千里,作者花了十年的时间来精雕细琢,虽然这本书的构思没有《红楼梦》那样宏大,但是我却读到了作者的细心和认真,这种细心和认真是作者通过文字编织时考虑到的故事底色、人物性格、语言魅力,以及最重要的对于故事本身的思考和启发都融入进来,作者把这几点结合在一起,才支撑起来这部小说的伟大,诗句说:“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我在阅读的字里行间隐约读出了作者苦心孤诣摆兵布阵的辛苦和伟大,没错这世间寒彻骨的思考劳动就是为了扑鼻香的荣耀和清香,生命的价值不就是在这种锤炼中锻造出来的吗?一生有这样一部深入思考的读物,真是太有意义了。

  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过程了,大帝恩比德有一次在记者采访时说到要相信过程。如果我们从行文一开始就知道了拉德利一家人为何离群索居我们就是不是错过了阿迪克斯在法庭上对于黑人和白人等级偏见的解读,为黑人做律师的曲折与艰险,同时也失去了杰姆迪克和我之间太多精彩的小故事,失去了对于题目杀死一只知更鸟的完整解读,也失去了阿迪克斯对于教育、人性、善良的认知与见解。所以说我们要相信重要的永远不是结果,而是我们对于结果的认知,是我们行进的过程中的风景,是我们每一步踩着脚下路时的感受和思考。直到最后好像拉德利是谁已经显得不怎么重要了,因为我们学会了如何尊重一个人,如何善良的对待一个人,如何对付偏见和冷漠,如何活得理性又温情。作者始终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那些童年时期因为无知的恐惧,因为神秘的想象最后都有了答案,不能杀死一只人畜无害的知更鸟。

  文中的主人公阿迪克斯无疑是刻画最精彩完美的人物了,处处洋溢着真善美的影子,可是我也能从心底深处相信这个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活成了我们向往的的样子,而我们却始终做不到,阿迪克斯无疑就是这样的人了,他对子女的教育,他对黑人的同情,他秉持正义,他温暖如玉,如果有这样一位爸爸知心的守护,我想每个孩子都能自由快乐的成长,而且我觉得在他的教育下孩子的天性一定不会受到压抑和扭曲。

  我们对于孩子的成长往往帮不到这样的忙更多是因为我们自身就是这样被压抑的孩子,在阅读中我也曾有几回认为斯库特文艺又精致,但也很自私任性,像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猫,尤其是在杰姆走向成熟和斯库特发生分歧的时候,我一直觉得她遵从内心但也很少考虑家人的感受,可是我忘了她只是个九岁的孩子啊,相反,杰姆日趋成熟变得更像是个男子汉了,也更加体谅爸爸的辛苦,在我看来杰姆更像是一只懂得悲悯的小狗,忍辱而克制,冷静又忠诚,体谅着守护着整个家庭里的每一个人,在那一个章节中我喜欢斯库特的文艺独立的猫性,但我更喜欢杰姆成熟忠诚的狗性,可是我还是觉得我对斯库特的评价有点苛刻,就像我在前面说的,她只有九岁而已啊,爸爸没有把世俗里的冷漠和残酷强加给自己的孩子,而我们却在现实世界里总是为了给孩子强调现实真相而过分相信黑暗教育的意义,我们都心太急了,教育一个人就让他成熟慢一点,让他自己去探索成熟的意义,让子弹多飞一会儿,真的没关系,我们却总是想要过早的给孩子强调责任和使命,压力与艰险,我们总担心孩子飞不高,我们却不考虑孩子会不会飞起来,飞得累不累,看完了这本书再一次面对孩子我想说,让黑暗的压抑慢一点靠近,让自由的探索多一点空间,哪怕探索的风险会很大,我更会试着这么去做,没错,面对阿迪克斯的理性教育方式,我自己只是个初学者,可能永远都在路上,为此对孩子造成的困扰和疼痛,我也会在心底深处一直默默的忏悔和祈祷,不断的自省和领悟,愿真主能给我这份恩赐,让我清醒于每一个清晨和黄昏。

 

  三毛说:“你对我的百般注解和识读,并不构成万分之一的我,却是一览无遗的你”

  更多的时候我觉得写这样的读后感就是在暴露丑陋的自己,而且这份丑陋一览无余,可是名著的伟大就在于后人对他的千人千面的注解,可能我的读后感和一点点解读只是抓住了这本书的万分之一,甚至连作者最重要的点都没有抓住,但我还是觉得这部小说读起来芳香馥郁,美不胜收。

你可能感兴趣的:(《杀死一只知更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