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当我要写下2021年10月19的日期时,却发现时针刚好指向00:00。我回忆与19日告别前的15分钟里,正因读《月亮与六便士》使劲抹泪呢!
我的眼泪来自查理斯•斯特里克兰得,他要求妻子在他死后烧毁自己用尽平生最后时光创作的壁画;我的眼泪还来自他妻把丈夫的戏言当真后的果断执行力。
绝望啊!这应该面世的伟大壁画终是被火烧了。我不由把这种哀叹惋惜之情与圆明园、阿房宫联系,我还想到亲历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看到的敦煌莫高窟壁画残片,古希腊帕特浓神庙被战火损毁的样子,火凤凰中的巴黎圣母院。
我恨不得跳进书中告诉画家之妻“你坚决不能这么做!”我一颗遗落的心正望穿秋水,从东方眺望西方那法国塔西提岛的画家壁画屋。
后世的人们需要见到它,塔西提岛完全可以在壁画屋周围建造纪念馆,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去瞻仰天才画家查理斯•斯特里克兰得的画作,了解他的生平。我的期待却被画家之妻一把火烧了。
这是一幅怎样的画呢?从地板一直延伸到顶棚的巨幅壁画耗尽查理斯•斯特里克兰得最后几年的生命,他染上了麻风病,在失明一年后,死在壁画屋。
给查理斯•斯特里克兰得治疗的医生描述见到壁画时的表述极富感染力。因为他自称不懂艺术,正因如此,他的描述才打动了我,这是诚实品格赢得的信任,我进入了他描述的世界里,感受壁画带来的震撼。
02
医生对壁画的描述,我想到了复制。一是为了让有美术兴趣的读者再一次感受与我一样的震撼,二来也是通过这些描述帮助我不断充实想象力,也许,哪天的灵感会应此而生。
“从地板一直到顶棚,展开了一幅奇异的精美画卷。它们给人一种难以言说的奇妙感和神秘感。他屏住了呼吸,他心中充溢着一种他无法理解和分析的情感。
“他感到敬畏和喜悦,恰似一个看到天地开辟之初的人的感觉。这些画幅有着巨大的气势,它们是激情澎湃的,又具肉欲的;与此同时,它们又含着某种令人恐惧的东西,叫人看了心惊肉跳。
“绘制这幅巨作的人已经深人到大目然的隐秘中间,发现出了一些既美妙又可怕的秘密。这个人知道了一些一般人不该知道的事物。他的壁画里有一种原始的、令人恐怖的、不属于这个人世间的东西。这使医生模模糊糊地联想到了黑色魔法,它既美得惊人,又污秽不堪。“上帝啊,这是个天才。”
复制,下来的描写愈发精彩。
“他的画奇异,怪诞,是关于世界初创时的图景,是亚当和夏娃的伊间园—我怎么知道呢?—是对人体美—男性的和女性的身体一的一首赞美诗,是对既崇高 又冷漠、既可爱又残酷的大自然的颂扬。
“它让你感到空间的无限和 时间的永恒,叫你产生一种敬畏感。他画了许多树,椰子树、榕树、火焰花、鳄梨等,所有这些我天天看到,但是,经他一画,这些树再看的时候就完全不同了,我仿佛觉得它们都有了自己的灵魂和自己的秘密,在我每次快要把它们抓到手里时,它们便不翼而飞了。
“他画的色彩是我熟悉的色彩,可是又有所不同。这些色彩都具有了它们自身的含义。还有那些裸体的男人和女人,他们既是肉体的,属于尘世的,同时又是神灵,是神圣的。人的最原始的本能都赤裸裸地展现在你眼前,你感到害怕因你看到的是你自己。
“我真的还没有见过哪幅画能给我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的。说老实话,我看到这些画时的心情就像是进了罗马西斯廷小教堂一样。在那里,我也是感到在天花板上绘画的那个画家非常伟大,让我敬畏有加。
“那真是天才的画作,气势雄浑,壮美。在这样的壁画面前,我感到自己非常的渺小和微不足道。然而,对于米开朗琪罗的伟大,人们还是有心理准备的,可在这间远离文明世界的土人住的小木房里,在这俯瞰着塔拉窝的耕山的怀抱中间,对能看到这样令人无限惊讶的璧画,我却是毫无心理备的。
“尽管我也看到了美,可还有什么东西令我心神不宁。我不清楚那究竟是什么。它叫我感到很不安。它让我觉得,仿佛我待的地方紧挨着一间空荡荡的屋子,我知道那间屋子是空的,可是,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我惊恐地意识到那里面似乎有一个人。
“因为我知道这些壁画都是一个天才的杰作,我认为我们没有权利让世界失去这些画作。但是,发塔(画家之妻)不听我的劝告。她已经答应过他,她不能反悔。她把煤油浇在了干燥的地板和草席上,然后点着了火,没过多一会儿,这座房子就变成了一片灰烬,一部天才之作就这样永远地失去了。”
好了,这些舍弃不了的文字描述令人悲痛绝望,我任凭泪水汩汩流淌……
03
擦干眼泪后思考,也许正如书中主人公所说:“画家知道那是一幅杰作。他已经实现了他的追求。他死而无憾。他创造了一个世界,也看到了自己创造的世界多么美好。临了,在骄傲和蔑视中间,他又将它毁掉了。”
毛姆书中的画家真有其人吗?原来,《月亮与六便士》中的画家查理斯•斯特里克兰得是以高更为原型创作的人物。
哎呀!我喜出望外,会不会看到高更的那巨幅壁画呢!
我决定先不去看高更这画,而是继续把我充满热情的想象力延续下去,去猜猜壁画的画面应该很有趣。还是回到查理斯•斯特里克兰得的壁画屋里吧!
我脑中的构图里一定要有塔西提岛风光。这个位于南太平洋,法属波利尼西亚群岛中的最大岛屿的塔西提岛,四季如春,当地居民称自己为“上帝的人”,外来者认为这里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温暖的阳光、碧波荡漾的海岸、清澈见底的白沙与珊瑚礁、高大的椰子树与甘蔗林。还可以把文字中没有描述的当地自然绿植安插其中,露兜、马缨丹、木槿及芒果树等、不同形状与色彩的绿植可以丰富画面。
塔西提岛的原住民也是必须要出镜的,公元400年就已经在岛上生活的波利尼西亚人与中国台湾本土居民的遗传基因竟有惊人相似。毛姆在作品中提到中国人很令人亲切。
继续回到构图里,空中的天使正在俯视他在人间的化身。从小到大的身体,如螺旋形围绕着正中央禅定(哈哈,宗教混搭法。万法归一)的自己,夜空清澈碧蓝,星星点灯,海风习习,前世、今生以及未来都被深刻地诠释着……
画面里还应有创世纪初,亚当与夏娃偷吃禁果的画面,更应该有繁衍人类壮大的缩写镜头。
“原始的、激情彭拜的、肉欲的、令人恐怖的、宏大的……”这些词汇通过医生的口述在我的脑海海不断被放大,我的想象里出现了四百万年前的人类远祖,它们与其他动物一样靠采集食物为生。
塔西提•那杰岩画中的男女优雅地翩翩起舞,巫医与魔法师掌握着寿命的密码,黑暗危险的山洞跟前常有野兽出没,星辰下的土地上鸟困虫睡……
要把这样的画从地面延伸到屋顶,用教堂天顶的方式表现出来的确难度很大,我不知道
查理斯•斯特里克兰得是如何借助工具来画的。
想到了医生提到的米开朗琪罗,他即便是掌握了画湿壁的扎实技术与运笔赋彩的手法,但依然拒绝创作壁画而逃离罗马。但神圣的使命还是把他又召唤回罗马,于是才有了《旧约》、《创世纪》、《创造亚当》《最后的审判》等巨著。
医生把查理斯•斯特里克兰得壁画与米开朗琪罗在西斯廷教堂天顶的湿壁画作比较,这已经说明这个画家的成功与伟大。他从壁画的创作中找到了内心的平和与安宁,他驱除了占据身心的魔鬼,随着画的完成,他远离了尘世备受折磨的灵魂,他得到了安息。他要积极地去拥抱死亡了!
我已忍不住地要去了解高更的那幅作品,就是象征查理斯•斯特里克兰得壁画屋里的那幅画,我的心情非常激动。
04
高更的《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即是毛姆暗指的《月亮与六便士》当中画家查理斯•斯特里克兰得所画的壁画。
高更与凡.高、塞尚并称后19世纪80年代的
后印象派三大实力画家。高更( 1848~1903年)有自己的艺术主张,他认为,绘画艺术是一种抽象,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先要形成梦境,对形的创作大于自然。
高更的画法很特别,用粗黑线条勾出物体的轮廓,减少色阶,舍弃中间色、反光与阴影,使用大块纯色涂绘,在色彩对比中强调象征意义。他还将日本彩色版画、原始艺术及实用艺术有机糅合。
19世纪90年代,高更在塔西提岛的创作作品成为原始主义艺术的引领者。43岁的高更怀着一颗希望恢复单纯的、未受损害的、有被人类的文明和现代都市生活腐蚀的真诚与纯洁的心,去塔西提岛过起了原始社会生活,他娶土人为妻,并以妻子为模特儿完成了不少作品。
这与查理斯•斯特里克兰得的很多经历相同似,应和了《月亮与六便士》里的画家就是高更的说法。
塔西提岛带给高更的是艺术上的突破,他采用平涂色块,追求画面宏大,突出装饰效果,构成一种单纯、稚拙的原始象征主义画风。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这幅画是高更企图自杀前作为个人遗嘱画的作品。它表现了一种人生从幼年到老年的寓意,反映了这个时候高更处于绝望、痛苦的精神状态中。
看来,我的想象力构建的画面与高更作品表现的观点还有很大差距,我主张热情的生活态度与能够随时调整的心灵平静。其实,每个人都是特别存在的个体。一个人无法完全进驻到另一个人的心灵深处。孤独是清醒者喜欢的状态。
那么,享受孤独与追求梦想并不矛盾。为梦想而奋斗的过程本来就是孤独的,对待现实与理想皆因人而异,凡人需要众力托衬,天才仅靠时间。
追求成为画家的查理斯•斯特里克兰得背井离乡,抛妻弃子的绝然态度;他占友妻不为爱情,追求艺术导致友妻自杀;他在岛国娶妻生子安享精神富足与生活上的穷困潦倒。
到底是追求理想重要,还是注重现实重要,这个画家用他奋不顾身的作为告诉了我们答案。他毫不理会外人对他的评价。他畅游自己的精神世界并以画表达。他追求艺术的至纯之心令人感动,但也让贫困随行付出艰苦代价。
绘画令人着迷,他想超脱物外,但生存的苦恼令他在摒弃俗世时又妥协于现实,最后,只要有一点烟火能维持生命特征即可。他追求艺术世界的热情与置身孤独中的宁静形成强烈对比。
触摸画家的灵魂,是天才也是疯子,六便士已在他的精神世界中消失,月亮才是他的终极追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对他不是问题。
我猜测,他已进入到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打破生存方式去追求艺术理想,是否还应有更合适的方式呢。我们眼里的更好方式是否能助他做出更大的成就与幸福?无解。
当然,文学作品的人物命运是由着作者决定的。好在,现实中的高更不像毛姆笔下的查理斯•斯特里克兰得那样因麻风病而逝。这起码令人好受了很多。
个人也因对壁画部分欣赏发出如此多的感叹。放不下的《月亮与六便士》,最后就以欣赏高更这幅伟大之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作为本文的结尾。
对于人生意义的讨论总是一个宏大的哲学话题,这幅画中隐藏的答案,你发现了吗?欢迎大家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