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知道隔壁邻居姓什名谁?

图片发自App

“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我们都不陌生,陌生的是近在咫尺,却没有敲过邻居的门,“天涯若比邻”似乎成了比邻若天涯。

是的,若问你:你是否知道隔壁邻居姓什名谁?

很抱歉,真的很多人不知道!

我搬进小区已有七八年了,邻居见面打着招呼,一个楼层知道名姓的也不多。

这就是城市化的“陌邻”病。至于什么时候邻里之间成了这种状态的呢,应该是在城市扩大化的进程里潜移默化形成的。特别是从农村里来到城市,一道防盗门将自己锁在了水泥墙里。从不同的地域密集在一起,电梯里的相遇却说不出一个“你好”。我们感觉舒服吗?似乎都说缺少点儿味道,可是也都潜伏在这种每日遇见的陌生里,却不想或无力打破这种僵局。

图片发自App

今天上午,社区领导微了我,说小区有活动参加吧。我还特意问清是什么活动。哦,“邻里节”,第一次听说,按时到了现场。

小区内的小广场旁边,是一个池塘。初夏时节,睡莲已经花开水面,几只鸭子也是池塘里的尤物,悠闲地穿行于莲塘;木桥亭榭上赏花观景的人们,怡然自得。

习习凉风里,天一社区党支部联合天一城物业党支部、家乐园天一商贸党支部等爱心企业举办的“浓浓邻里情 和谐一家亲”邻里节冷餐会,邀请来众多居民参与。

图片发自App

邻里节,简单有趣而有意义。

一条红色横幅铺陈在桌子上,左邻右舍的都拿起笔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社区物业的志愿者们切水果,还展示了精致的果盘花艺。

图片发自App

最有趣的是邻居们的才艺表演。舞蹈、健身操、戏剧演唱、小朋友的恰恰舞等赢得阵阵掌声。

一场邻里节‘’冷餐会‘’充满了亲情和温度。众多居民走出家门,在品美食、看表演的同时,与邻居们攀谈着,扫着微信或留下了电话……

图片发自App

“邻里节”在国际社会上早有传统,而当时是叫“邻居节”。法国“邻居节”始于1999年,又称“欧洲邻居日”。2000年,法国政府正式将5月的最后一个周二确定为邻居节庆祝日。2003年,其已成为一项国际性社区庆典活动。“邻居节”发起者的初衷,是鼓励居民走出家门,主动认识左邻右舍,在海聊中建立起信任和友谊。

而今,远亲不如近邻,似乎慢慢变成了一个传说。数字网络时代人们都生活在虚拟的人际关系网里乐此不疲。正因为回不去,所以才会用“邻里节”呼唤吧?

同在屋檐下,莫敢去敲门。随着现代化的脚步,这种现象已经见怪不怪了。

我们也都听到过有老人孤死家中或孩子被锁在家中爬出阳台出事的惨剧,真的令人深思。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已经成了一个突出难题。那么,除了家人自身重视,还需要社会的关爱。社区的上门服务,邻里间的互助尤显重要。

如何突破冷漠,让“陌邻”成为“睦邻”,让心有芥蒂的邻里多一些信任,让我们的生活在友好与和谐中幸福美满。真的需要每一个人思考。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但深感脆弱和不安也时常困扰着我们。

图片发自App

记得在农村住,吃饭时邻居们各自端着碗凑到树荫下或石桌上,边吃边聊。孩子们更是这个碗里一口汤,那个手里一嘴馍,乐不颠地就吃饱了。

我婆婆更是在家坐不住,不串门就憋得慌。有趣的是端一碗饭能串两三家,回来后东家长西家短的给我们撸出好多信息来,有时还能给带回来两个包子什么的。婆婆是个热心肠,年岁大了,几个儿子都在外面工作,家里也不种地,农忙时也去帮邻居们剥玉米摘花生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样互助,在农村里很常见,也是农村老人在城里待不下去的缘故之一吧!

图片发自App

其实,独处本身没错。现在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家庭迁移的频繁化等诸多因素,使得邻居的概念逐渐淡化。但我们享受独处,不是变得冷漠,而是一种静好。

是啊,你有多久没对邻居道一声“你好”了?匆忙中,不要忘了“问候”这个动作。遇到老人帮一下,看到孩子笑一笑,都是一种温暖。邻里关系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自律互尊,友好互助,让“水泥森林”变得有生命,让电梯相遇有笑声。这样,邻里之间会多一份理解,少一些摩擦;多一份关心,少一些冷漠;多一份沟通,少一些隔阂。

在纷繁匆忙里打捞幸福,在互助互爱中找到归属,真正体验“远亲不如近邻”的含义和温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是否知道隔壁邻居姓什名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