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里存在认知吝啬,有时候也无法打开内心的黑屋子

这是我原创文章第73天。一个终生知识使用者、践行者。


认知吝啬。吝啬很多人听过,形容给别人花钱舍不得,不愿意付出,在人的认知上也存在吝啬,叫认知吝啬。

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现象?是因为大脑能不用就不用,非的用也不用。它是为了更好应对突发事件及其他事件。

因此人们通常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研究整体,光凭字眼就直接拉开抽屉把对应的情绪给翻出来了。

这是在一本书上看到的一句话,大脑要对进入大脑的知识、所看到的东西要进行分类。就跟一间间屋子一样,是要调用好几间屋子的东西才能组合一起,整体是需要用时间进行研究的。它认为不是重要的事情,就直接拉开门取出来了。

比如有一个实验是说,有两组被试都拿到了500元钱,对一组说是“额外补贴”,对另一组说是“学费退款”,结果拿到额外补贴的那组很快就将这笔钱花完了,甚至是超支,另一组则并没有。
仅仅是一个“退”字,就让人们打开另一个抽屉,人们会认为这笔钱本就是从我地方拿走的,而“额外”则让人们默认为是新增部分,是“飞来横财”,因此花着不心疼。

这种现象充策在我们生活中方方面面,500块钱属于额外收获,人是不会珍惜的。就像上学的时候,花父母的钱不会心疼。当自己赚钱的时候就非常心疼了,因为付出了时间和心血。

就像写作,这就是一个整体考虑的事情。非常浪费时间,写作你很难站在读者的角度去写,因为这是反认知的,一旦反认知。就要进行不断调整。

日更文,从0到1这个步骤最难,写800字,1000字,前期非常缓慢。几乎没有上升趋势,调动大脑的认知非常痛苦,开启好多门,进行组合。

事物不是呈直线上升趋势,是平缓前进,黎明前还有段黑暗,黑夜里并不是非常黑的,是有白存在的,在可视范围内我们有时候比如可以看出桌子的轮廓。

写作这件事短期带不了经济利益,不过它可以训练你的认知吝啬。

在组合文字的过程中,要深度思考,甚至会出现灵感枯竭,这就得需要在大量看书,大量思考,大量输入。

对信息文字进行提炼,在提炼。提炼后进行组合搭配在写出来。这是一个不断锻炼认知的过程。

存储、开门、关门组合。不断重复,不断演练。

人不思考,就是废退。在过去很长的时间,我以为我活着,其实我是死了。那种“死亡”就是不思考,抱怨命运。这其实也是种认知吝啬。

为什么会这样,就是未知的太多,不深度思考。大脑长期处于吝啬状态,就算碰到痛苦的事情,也是被情绪牵着走。过后又回到原轨迹。

在人的潜意识里存在很多屋子,也存在一些黑屋子。这些屋子都被锁住了,很难打开,因为无法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你都不知道打开的钥匙在哪里,甚至都不知道这些黑屋子什么时候存在的。

就像这个春节,有的人选择远行,不回家。就是因为很多事情无法面对。

不要嘲笑那些不回家的人,因为人的内心很多无法面对。回去面对就是受伤,因为有的屋子无法打开。潜意识中存在非陈述性信息。说不出道不明的东西。

今天本想偷懒,又觉得挑战下吧,写了篇有点混乱的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脑里存在认知吝啬,有时候也无法打开内心的黑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