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用类图书怎么读效用最大?答案在拆书帮

这是一本2017年就出版的读书方法论,回想起来那会我的注意力全在孕期新鲜上,即使有看到过,也不会有比今天收获更大。

没错,这是一本令我感慨相见恨晚的读书方法论,承包了我多年来关于读书的许多疑问。

也许只有突然立志每天抽出时间来精进自己的人才有这样的烦恼:时间有了,读书肯定要安排上。接下来的问题是,即使明了自己要读什么书,读到什么程度算不枉费时呢?

读书笔记算一种,而对于一本有分量的好书,起码要两遍以上才能写读书笔记。按照经典指导《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方法,还需要给书写目录大纲。这个担子并不轻省,一本书花费一周的空余时间是可能的。

对于我自己,自从把读书的态度从消遣转为功利之后,一直思考如何才能真正得到量化的好处呢?不必直接跳到变现, 起码有一些行为或看法上的改变也算呢。

赵周老师的《这样读书就够了》里面,特别提到致用类书籍,便是非常适合急切想要通过读书有所改变的人群。

不同于在校期间的知识类学习,我们成人学习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不必苛求掌握一本书的详细大纲,而要追求其中为我所用的知识精华,真正能有所应用。这是对读完书定要写大纲的一大解脱。

如何寻找精华,并为我所用呢?简单来说就是先从书中找到对自己有所触动的一个知识点,首先用自己的话转述这句话的要义,然后回想自己以往的经验,看是否有所类似的难解问题,最后是针对这个问题,为自己以后怎么做写下计划。

寻找合适的知识点,确保不是断章取义,以及把三个步骤做成便签记录,在书中都有详细讲解,值得仔细研读。这个方法还适用于对经验与信息的整理,因为书本知识、个人经验、手机信息都是我们可以加工的智慧来源。

码字于我实在是一种焦虑转移:我不知道把这些花费宝贵时间啃完的知识往哪里放。比起把让知识转变为智慧,融入个人成长,吸眼球赚流量其实不太重要。

便签法读致用类图书已经让我跃跃欲试,起码可以用在这本书以及许多我看完不久的同类图书上。

这里仍有几个问题先备案待查:

  1. 书架上的书都是经由信任的人推荐或自己确认有用才买来的,不看完就从其中提取所谓标签,实在说不过去。这个心结有待处理。
  2. 任何的知识都要落到需要改变的行动才算有意义,我每天居家带娃,难道只能在育儿、烹饪、整理上才可以检验新知、发展智慧吗?
  3. 成人读书是为了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知识体系要以个人核心能力为中心展开,我的核心能力从哪里界定?

你可能感兴趣的:(致用类图书怎么读效用最大?答案在拆书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