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有生//文化底蕴在书法艺术中的价值

文化底蕴在书法艺术中的价值

郭有生


      我们常会听到这么一句话,书法的高下,最后决定于文化底蕴的深浅。

      这其实在告诉人们,文化会渗透、影响和改变书法,使书法的内蕴性、审美性和艺术性,达到最高的化境。

      我们从书法的历史进程中,会发现文化对书法影响最大的在这么三个方面,即思想、艺术和宗教三大文化领域。我们可以从影响最大的一些书法事件来看这个问题。

      在《周易》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哲学论点:“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这就是说一阴一阳的运行变化称之为道,顺着这些运行变化的就是好的,形成这些运动变化的是事物自然本性决定的。

      这种哲学思想,最起码在汉代被书法家注重起来。蔡邕在《九势》中说:“ 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这段话怎么理解呢?蔡邕是说:书法源自于自然,所以自然使书法形成,阴阳就出现了;阴阳的出现,又会产生各种形态和笔势。藏头护尾,骨力蕴于字中,每当下笔用力,就应该使形态如玉肌香肤一样美。所以说:笔势到来不可阻止,笔势离去不可遏制,只有笔软才能产生千奇百怪的形态。

      显然蔡邕指出,书法的形态和笔势都蕴含着阴阳对比。如形态中的粗细、长短、开合、收放、疏密等阴阳对比;笔势,也即各种笔法中的起止、疾徐、纵勒、逆顺、涩掠等阴阳对比。这是哲学思想对书法具有历史意义的最大的一次影响。

      再一个就是儒家学说中,提出的中和思想,对书法也有深刻的影响。什么是“中”呢?

      高怀民先生在《中国先秦与古希腊哲学之比较》中说:“中央为一直画,向左向右的飘带叫做‘游’,向左向右是一样的,只是借以表示中间一直画的不偏不倚而正立,故‘中’义与‘正’义不离。中间之四方形读‘围’,象征一地域,一直画立于其中,代表治国者应持此不偏不倚之‘中正’之道行事,唯有行‘中正’之道的人才能有土有民,得有拥护之者。中间这一直画更有深意,其贯通上下,代表天道与人道思想相通,治国者与被治者意见相通,父母与子女意见相通,个人则为思想与行为相贯通,大而放诸治天下,小而至于一言一行,何谓“中”,即此之谓。”

      要求“允执其中”,就是真诚的坚持中庸之道。有“中”,就有对立的左右两端,从书法来说就是各种对比因素,处理这些对比因素,一要不偏不倚,所谓不偏不倚谓之中。比如方圆对比,只有方而没有圆,就是偏于方;只有圆而没有方,就是偏于圆,这都不合中和之道。再者要注意过犹不及的原则,太过,如对比超过一定的分寸;不及,如没有对比或对比过于微弱,也都不符合中和思想。三要突出某种对比因素,也要有所制约,我们常说,刚中有柔,柔中有刚;直中有曲,曲中有直;朴而不野,雅而不媚,都是为了求得“中”。

      毛主席曾说:“过与不及乃指一定事物在时间与空间中的运动,当其发展到一定状态时,应从量的关系中找出与确定具有一定稳定的质,这就是‘中’或‘中庸’或‘时中’。”从这个观点中,我们应当注意“量”的把握,是中和思想的重要内核。

      那么,怎么理解“和”呢?一是“中则自和”;二是如《左传》中晏子所说:“清浊、大小、长短、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所谓“相济”就是互相补益添彩;三是和谐,就当注重异中有同,即所谓“和而不同”。


      下来谈谈气韵美学观念。

      孟子曾说“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什么意思呢?这是说:在一个人身上,能体现一个人的性情,莫过于他的眼睛。眼睛是掩藏不了他内心邪恶的。心胸正直,眼睛就明亮;心胸不正,眼睛就暗浊。听他说话,同时观察他的眼睛,这个人还怎么能隐藏了善恶呢?这说明人早已注意到眼睛传神的问题了。而真正在艺术中提到传神,却是在东晋之时。

      在《世说新语》中,有这么一段文章:“恺之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媸,本无阙少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中’。”在这里第一次提出绘画当“传神写照”。“传神”,即要表现人的性格、情感和心理活动;“写照”,即描绘人们所观照到形象。

      而之后南齐谢赫在《画品》中说:“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该。而自古及今,各善一节。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  这里提出了“气韵生动”说。何谓“气”,许慎解释说:“云气也,象形。” 大概人在冬天,呼吸也会吐出云气般的雾气,于是有了“气息、呼吸”的意思。人死了,没有了呼吸,人的一切生理机能随之消失,所以人们意识到“气”和人生理机能的关系,于是“气”有了“生理机能”的意味,如胃气、肾气、肺气等等说法,而关乎一身生理机能的自然是元气。而这些脏腑之气,古人又发现和人的性格、情绪和精神状态相关,如《灵枢·本神》 中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  《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也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于是“气”就引申出了“情感、性格和精神”等意味。这就是“气韵”之“气”的意思。  “韵” ,古代指和谐悦耳的声音;引申出“和谐”之意,《说文解字》 称“和也。” 和谐是美的最基本因素,因此引申出审美情趣、情调的意思。陈传席在《中国绘画美学史》中说,“进一步全面的解释韵,本义是指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个性情调、体态风貌所显露的美,这种美是给人的感受,而不可具体指陈。方植之《昭味詹言》:‘韵者,态度风致也。’说的也是对的。”这里显然认为,“韵” 是美,是美感。这样看来,气是神,韵是美。二者都蕴于形中,所以王昱在《东庄画论》中说“奇者不在位置,而在气韵之间;不在有形处,而在无形处。”所以《书谱》 中“达其性情,形其哀乐”,正是这种观点在书法中的表现。

      书法要有气韵,要懂得各种对比的形式意味,要懂得不同风格的表现力,要懂得联觉在书法中的应用方式。但同时也要懂得,在诗文绘画中所涉及到的一个概念“洗炼”。说到洗炼,让我们想到艺术中的舍得,懂得艺术的减法。要表达不同的气韵,就要舍弃有碍表现力的艺术技巧或因素,从而突出有表现力的技巧或因素。恽南田说:“画以简贵为尚,简之入微,则洗尽尘滓,独存孤迥,烟鬟翠黛,敛容而退矣。”  也是这个道理。                                                                                                                  艺术包含的范围很广,不只是绘画对书法有影响,其它艺术也会有影响。

      如音乐的节奏观,让人们明白书法的律动。

      传统戏曲的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千军万马,让人们明白以少胜多的诀窍,在于符号化,在于藏露的艺术处理,在于触发欣赏者的想象。书法能否成为某种意味的符号,关键在于形式的同构。而这形式的同构,正是藏其气韵情趣等内涵的基本方式,也是触发人想象的触发点。

      园林的布局,让人们体会到字法或章法也当有空间的疏密;而影视中的时空并置、叠印和套嵌,以及时空的夸张变形,都将对书法有或远或近的启示。比如每个字,外围的轮廓构成一个空间,而偏旁的外围轮廓线也可视作一个空间,那么这些空间就像影视的蒙太奇组合一样,不同的组合方法会产生种种趣味。如“间”,可以看做两个空间的套嵌,外圆内方的套嵌是一种趣味,外方内圆的套嵌又是一种趣味;再如“是”,上下当作两个空间的叠置,当改变原来的空间大小比例,采用夸张的方式,放大上面的“日”,而下面缩小,则是一番别致的结字构型;或者“日”旁扭曲变形,其形式意味又不相同。

      诗歌的诗眼,让人们明白书法也当有书眼,如最能突出意趣情味的对比,即整体书法的主对比。

      和书法邻近的篆刻艺术,不仅在结字、章法上对书法有启示,而且不同的流派也让我们有许多发现。如不同的艺术理念和审美趣味,正是篆刻多样化的前提,书法何尝不是如此。


      宗教对书法影响大的,第一是道教,其次是佛教。如道教的“无为”观,佛教的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等。由“无为”,产生了书法的“自然观”;由“无常”,影响了书法的“变化观”等。

      这个问题,就不多赘言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郭有生//文化底蕴在书法艺术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