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终结了中国的豪族社会

大唐帝国的血脉里有深厚的草原基础。从隋朝开始,皇室就利用北部的胡人来巩固边防守卫国土。大唐自初始以来,就是一个二元帝国。唐初的皇帝,经常与游牧民族打交道,非常熟悉草原上的治理逻 辑。唐太宗时期,曾经单枪匹马冲到突厥阵前,痛斥入侵的突厥可汗违背盟约。最终,唐太宗分化并击溃了突厥汗国,以“天可汗”而非皇帝的身份,统领起胡人,把突厥的组织机制与大唐帝国的秩序 糅合在了一起。唐太宗还任用突厥将领,统一了广大的中亚地区,成就了一个伟大的世界帝国。

而到了唐高宗开始之后的皇帝,对胡人的了解就远不如开始,既无战争经验,也无草原英雄的人格。而且大唐定都长安,远离胡汉过渡地带,对治理草原所需的知识了解越来越少。

所以,到了唐高宗时期,突厥再次脱离大唐,成立独立的突厥汗国。

唐玄宗时期,对草原了解越发少,甚至主动放弃大唐的草原身份。

太宗时候,大唐是以南北朝时期的北周为正统所在,认为大唐继承的是鲜卑人建立的北周及隋朝的统绪,并不认为胡人做天子有什么不同。到了唐玄宗时期,提出唐朝的统绪是从汉朝继承来的,南北朝 时期的正统不在北朝,而在南朝。于是,大唐帝国的草原身份就此被抛弃。而在对胡人不甚了解甚至放弃草原身份的情况下,玄宗重用了胡人安禄山,他掌管着大唐北部边境四个节度使当中的三个,相 当于掌握了帝国的命脉。到了玄宗统治末期,安禄山史思明突然发动暴乱。唐帝国内地的军队不堪一击,朝廷不得不录用其他胡人抵抗叛乱,最终动乱平定了,而帝国的命运也不在朝廷手里了。

安史之乱给大唐带来了衰败,同时却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安史之乱后,大唐陷入藩镇割据。华北是割据最严重的地区,这里同时也是朝廷的财政来源。进入藩镇割据,朝廷没有了财政来源。也就没有实际力量恢复天下秩序了。

相比起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因为安史之乱是突然爆发的,中原人民来不及组织,只得零散难逃。而永嘉之乱发生之时中原已经乱了两年,南迁的时候,是以坞堡的形式集体南迁,所以到了南方仍然是 豪族社会。而安史之乱后,零散逃到江南的人民已经没有力量组织起来,而安史大军是草原骑兵,打到淮河就不打了。江南就此形成了一个平民社会。

安史之乱之前,江南地广人稀,人力短缺,所以实行粗放式的土地耕作制度,轮耕制。安史之乱后,江南一下子涌入大量人口,变得地狭人稠,土地不够耕种了,于是不得不发展出更为精细的耕作制度 ,土地复种,水稻插秧等。于是,江南一下子成为帝国最重要的经济区。而原来从隋炀帝到武则天、唐玄宗等一直在苦苦寻找的豪族之外的经济来源,在这里出现了。江南成为了帝国的经济核心。

唐代在780年进行了极为重要的赋税改革,将从北魏继承来的租庸调制(按户分派,每户每年上缴一定量的粮食布匹服一定时期的兵役等)改成两税法,每年夏秋征收两次税钱,不再征收实物。两税法 是中国历代赋税制度的主要基础。拿着钱,朝廷比拿着粮食有更多的办法来对付豪族。江南经济的大发展,使得从隋炀帝开始就在寻找的对抗豪族的力量出现了。然而此时大唐已经无力整合资源了,借 着新出现的经济资源,只剩苟延残喘。

与此同时,新的知识传播技术也出现了。那就是印刷术的发展。从唐代开始,印刷术就出现了,但主要用于印佛经,因为当时的豪族社会对儒经的需求很有限(读书的人少),而寺院对佛经需求却很多。到了平民社会出现,对儒经的需求日益增长(百姓需要读书参加科举),印刷儒经逐渐成为一个社会性的商业活动。于是,知识传播的成本急剧下降,这使得大量普通百姓有机会接触知识。所以到了宋代,皇帝终于有机会从平民中选拔人才充 实官僚体系。科举制从隋朝创立之初,至此,终于成为皇帝对抗豪族的一个重要武器。中国社会也就不可逆地进入了平民社会结构。

你可能感兴趣的:(安史之乱终结了中国的豪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