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情感的奴隶”到“生活的主人”《非暴力沟通》教你如何翻转人生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个人成长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情感的奴隶”

在这个阶段,我们相信自己需要为他人负责--让他人快乐是我们的义务。如果别人不高兴,我们就会感到不安,觉得自己有责任做点什么。此时,我们特别容易把对方看作是负担。显然这会伤害到彼此的关系。

这让我想起我小学的时候,有段时间常常偷偷地去帮助班里书桌膛脏乱的同学清理书桌膛。放学了,同学都走了的时候,我就开始行动。第二天我再去观察他们的反应。《非暴力沟通》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其实是把他们的情绪也当做一种负担,我常常觉得他们开心我就开心。虽然我做了匿名活雷锋,但是,现在想想,也许别人并不需要或者说并不喜欢甚至是厌烦我这样做。我想去热心地“帮助别人”,其实未必是件好事,也有可能反倒伤害到彼此的关系。

有些小伙伴在恋爱中发现,如果恋人过得很糟糕,就会认为自己做的不够。最终由于不堪重负而提出分手。然而,如果意识不到感受的根源在于自身,就会一味地指责恋人,把恋人假象为过度依赖自己到难以继续恋爱关系。这也是一种伤害,一种不懂得摆脱自身“情感的奴隶”的属性而造成的令人惋惜的伤害。

和亲人的相处也常常这样,我们总是想要为亲人做点什么去让他们开心,时间久了变得不堪重负。很可能会反过来埋怨亲人给自己的负担重种种。这也是一种关系的伤害,一种不能意识到自己是被“情感的奴隶”所禁锢带来的伤害。

第二阶段:“面目可憎”

在这个阶段,我们发现,为他人的情绪负责,牺牲自己迎合他人,代价实在很大。想到日子过的这么憋屈,我们可能会很恼怒。此时,如果遭遇他人的痛苦,我们可能就会无动于衷:“这是你自己的问题!和我有什么关系?!”虽然不再愿意为他人负责,但我们还心存疑虑。因此我们的态度也就显得生硬。

在这里,我想表达一个观点:真诚待人比委屈求全更加可贵。如果习惯去用委屈自己来迎合他人,久而久之,我们的人格会发生扭曲,走向抑郁或者焦虑。

即使表达真实想法的时候我们会让人看起来“面目可憎”,我们还是要去真诚表达自己。如果别人感到不安,我们可以认真倾听,但无须责备自己。

第三阶段:“生活的主人”

在这个阶段,我们乐于互助。我们帮助他人,是出于爱,而不是处于恐惧,内疚,或者讨好迎合。那是自由快乐的行为。此时我们意识到,虽然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有完全的责任,但无法为他人负责。我们还发现,人与人相互依存,损人无法真正利己。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正是想要帮助我们既表达自己,又关心他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情感的奴隶”到“生活的主人”《非暴力沟通》教你如何翻转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