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夜》

图片发自App

      坐在沙发上,身子沉了下去,因为思考;身子倒了下去,因为烧脑。

      毕赣因《路边野餐》被称之为电影诗人,诗人古称之为骚人,所以毕赣的作品也骚得很。所以我从诗的角度来骚一骚这出《地球最后的夜晚》。

图片发自App

        看完它,我第一反应就是想到《蒹葭》,因为其中的顺逆追寻,因为其中的在水一方。

        对于人生的整个过程,你认为你是顺流而下,还是逆流而上?

        当然,上下的意很广很丰富。我简单狭隘地认为生命是顺流而下,而对生命的思考是逆流而上的。毕赣的这两出电影都如江河行舟,顺流而下到一个生命的思考点上,然后逆流而上折回寻其本源。

图片发自App

        诗言志,毕赣做到了要用他的形式去表达电影,去挖掘思想;诗言情,毕赣做到了用他的角度去描述情的状态,去剖析情的存在。他的电影有古风,他的电影诗却隐晦。本来根源性的“古典”也已经够“骚”了,还要在此基础上蒙太奇,魔幻派,后现代,镜像化……你想不“烧”都不行。

        电影里的影像是分明的,所有的东西都重复着,就像在同一条河流顺逆行驶所看到的两岸相同的景观。但又如来往时情绪的不同,这些景观又都有微妙的变化。红绿的汤唯,大小的白猫,长短的枪,大小的钟表,苹果与蜂蜜,水与火……都在爱与恨,困与解,生与死的过程中发酵与凝固。

图片发自App

        看完电影,我觉得图一的电影广告语有忽悠之嫌。写完影评,我忽然觉得它很真。如果你走进影院看这出电影,十分钟后开始犯困或玩手机,二十分钟后退场,然后骂场……不是因为你看不懂,是你不懂得什么叫爱。

        有些时候,你的爱一样支离破碎,一样形式主义而已。电影广告语把一对对挽手萌哒的“形”男“晒”哥“装”女“蒙”妹之类的红男绿女吆喝进影院,毕赣把他们的底裤脱掉,赶出影院,赶上床去。

图片发自App

        夏至与冬至的夜晚——是最后的一个最短的或者是最长的夜晚。旋转的是房子吗?不,是地球,是梦。

        爱与恨的去来,你知道它们的去来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烧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