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来生,我们不要再见面了”——尊重是一切教育的前提

每隔一段时间,孩子自杀的新闻就会占据微博热搜榜。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卫组织,前几年发布过一个报告:“10至19岁青少年中,约有15%的人有过自杀念头。在自杀者年龄排列中,12岁占第一位(40.3%),其次为14岁(22.7%),11岁和13岁(13.6%)。”

孩子们是怎么了?

为什么会不愿和父母沟通?

为什么会选择“轻易放弃生命”?

网上看到一句话:

孩子自杀,不是惩罚自己,是为了惩罚父母。

想必是的。涉及死亡,比起成年人,孩子们却一个比一个刚烈。

新闻里的父母们总是痛苦的,身为孩子在这世界上最亲密的人,骨血至亲,却始终不能理解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局。

“明明我什么也没对ta做啊?”

“明明我很爱ta。”

“明明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ta。”

家长们似乎永远也不懂,孩子并不是因为不被爱,因为对ta不好,因为某句话才选择死亡的。

反而,正是因为爱。

因为你的爱,你的好,你那些自以为不算什么的“一句话”一次次,一句句,把孩子推向了“只能放弃生命”这个方向。

在我们的教育里,孩子听话是第一位。

温和一些的,就“孝顺”地依照爸爸妈妈规划的路去走,一路走来,“乖”惯了,以获得他人认可为主导,逐渐失去了表达自我的声音,忽略了自己的真实需求。

而激烈一些的,就显性表现出来了:抑郁症,自我封闭,或是选择“自杀”来对抗。

“你不是给了我命吗,我现在还给你。”

哪吒闹海,拔剑自刎,哪吒不是傻,哪吒是没办法。

古往今来,不会有人怀疑父母对子女的爱。因为错的都是方式,不是爱本身,谈及教育亦是。

这世界上从来不存有“完美育儿”的概念。因为无论是为人父母,还是身为子女,都是第一遭。彼此都需要用耐心和陪伴,来尊重彼此的“天性”,完美的孩子和完美父母没有统一标准,彼此融洽和依赖才是目的。

那么,到底如何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实施教育,我们有如下建议?

1 认真倾听孩子,多和孩子沟通,聊天。

父母的存在是让孩子知道,父母一直在,始终愿意为ta提供支持的安全感。父母愿意倾听ta的意愿。

在发出指令之前,试试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考虑孩子的想法,喜好。当你想要指正孩子的想法,或对孩子的做法下判断时,请忍住。最好避免给出决定,更不要给他们的想法或做法下结论。

2保护孩子“自由个性”的同时立好规矩,且自己坚守原则。树立榜样,避免ta走向另一个任意妄为的极端。

仔细回忆我们小时候,爸爸妈妈可能会说:“如果你再不来吃饭,我就把饭倒掉了!”或是“你再玩玩具不写作业,我就把玩具都扔掉!”这样的威胁在家庭生活中随处可见。几乎每个小朋友都知道,爸爸妈妈只是说说而已,他们不可能真的做出这件事。

所以,在孩子还小,甚至还不会说话时,我们就需要学会如何跟他们沟通、立规矩。

首先,尝试将挂在嘴边的命令式语气换成和缓的语气沟通,而不是一昧的威胁ta们。

最重要的是,当我们对孩子说出了一个要求,与孩子有了约定。一定要保证自己能够坚决执行到底。即使这代表着,在一开始,我们需要花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带着孩子来完成这件事。但,你对“规矩”的坚守,正是孩子对于“规矩”尊重的来源,这也正是孩子做事有分寸感的重要因素。

3 尊重孩子的本能,避免“听话”式教育,从孩子本身出发去帮助孩子感知世界。

在很多家长的教育理念中,似乎“听话”才是好孩子的最高标准。这样的孩子既好带又能省去许多麻烦。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确实不断地要求孩子乖乖听话,将自己的执念强加在孩子身上。

有大量的研究表明:

孩子的发展和成长是通过自己完成的。

理解了孩子的这些特征,我们就能够看到,大人是怎样阻止孩子的发展的。比如说不要动、不要碰、老实点儿、别喊、不许、不行!

在这种“听话”式教育下,孩子终于变成了一些父母想要的模样。

ta们墨守成规,穿着家长们挑选搭配的衣服,参加家长希望ta去上的补习班,吃着家长觉得好吃健康的食物,找父母觉得安稳的工作,甚至去结交父母说的“好的”“靠谱”的朋友…

这,是一个“很听话”的乖孩子,但是,这样的孩子,还是ta自己么?

而,这样的“好”又真的是孩子认同的“好”吗?

《童年的秘密》的核心观念是:“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本能:所有的新生儿都有一个预定的心理机能,就像蜜蜂一出生就知道自己该怎样去成长。婴儿有自己去成长的生存本能。他们通过自己的方法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探索这个世界。”

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你或我,或是家庭的衍生品。孩子不是我们的复制品,而是独立的生命个体。

真正的教育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若有来生,我们不要再见面了”——尊重是一切教育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