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梁启超家书》

文/快乐心

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则甚?着急他则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懦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那里是那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
              ————梁启超


梁启超不仅是中国近代的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他还是一位教育家,一位开明的父亲。梁启超共有9个子女:诗词研究专家梁思顺(令娴),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梁思忠,图书馆学家梁思庄,经济学家梁思达、梁思懿、梁思宁,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们之所以能个个成才,与梁启超的言传身教、耳提面命息息相关。梁启超在给子女的信中,字字珠玑,饱蘸慈父之爱和人生指导。


“教育”与“关怀”对于每一个年代的中国父亲来说,都不是陌生的课题。读《梁启超家书》对父母教养中的有三种角度与心情:

一、时间:这些书信写作的时间与今天虽有年代上的距离,但人性的爱是代代相同的,正确的教育从不会过时,家长不用追逐教养新趋势,因为人在这个世界的目标从来没有变过,先求生存,再求幸福;先能自立,而后益人,没有任何一代能否认这个教养目标。

另一种时间上的意义是,这些书信所持续的时间代表了很深的亲子挂念与不曾断续的亲切教导。爱是时间的礼物,爱也需要学习跟努力。

牵系:梁启超先生非常懂得启动子女之间的爱,他让大孩子去关怀弟妹,“有些事不必问爹爹,但记得与哥哥姐姐商量。”这可不是西方的摩登教育,而是中国家书中的用语;中国父亲真该深以为荣。手足之间能彼此相爱与拉拔,代表的是最成功的家庭教育、最没有烦忧的父母,跟今天多数的家庭比起来,梁家的爱是这么宽广、这么正确又这么有作为。梁启超不用担心自己对孩子公不公平,也不花时间来调停孩子之间的相妒,而孩子从他身上理解的爱更不是用任何物质与供应来计量相较的,我想,这才是真正值得学习的亲子教育。

这些家书中的细节并不是为读者提供教育妙方而写的,书中所有的主角都已作古,我们正可以把这本书放在当时动荡的时代背景之上,好好地思考这一大家人的教育是否真正地成功,他们的亲子之爱、手足之爱是否值得学习。

我自己从梁启超为人父母的诸多担忧与快乐之中,看他所展示的坚定信念。

三、语言:我很喜欢梁启超对孩子说话的口气与他所使用的语言,有亲昵,有严厉,有大方向更有小细节。我认为他之所以能够在教育孩子的工作上如此自如,是因为把所有的教导都放在一致的价值观上来思考,因此“期待”与“不舍”不自相矛盾。什么时候他会鼓励孩子们为坚持信念而吃苦,什么时候却不舍得他们吃苦,他都可以或重或轻地发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考虑;这一点对于今天的父母来说,似乎是最困难的课题了。我们往往连要孩子坐挺站好,工作中把头发绑起来都觉得冒犯了他们,更不要说跟他们讨论生活前途的大问题了。但仔细看看梁启超是怎么一一指导这个、那个孩子在不同阶段的求进与定向,他所顾及的还不只是孩子个人的发展而已,更要教导他们去爱当时那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与社会。

看完这本书,我非常、非常感动,只能说,父母表达自己如果能达到梁启超先生的境界,“爱”对于我们生命的庇护与滋润就真正宽广了。

他把种种道理就是这样在“润物细无声”的书信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

梁启超就像一位勤恳的园丁,辛苦耕耘,浇灌心血,最终收获丰硕果实,子女个个成才,故梁启超的为父之道和家风家教是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润物细无声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梁启超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