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刻意练习看教师卓越之道


Day 39

今天阅读《刻意练习》第四章 “黄金标准”。

这个章节探讨了一个问题:有目的的练习除了集中注意力、走出舒适区之外,还需要什么?

作者以音乐学院的小提琴专业学生的跟踪调查为例,揭示杰出学生和普通学生的真正差异。结果简单而“粗暴”:投入到专注练习的时间长短最重要——在18岁之前,优异的小提琴学生平均练习了5301,在对于最杰出的学生,则为7401小时。这也证实了一点,最杰出的人,往往是在各种有目的的练习中花了最多时间的人。

这让人不得不想起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即只要付出一万小时的时间练习,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行业的卓越者。果真如此吗?作者对此进行了批判,同时指出了刻意练习的特点,也是刻意练习真正能够使人走向成功的要素:

1.刻意练习更适合合理发展并具备行之有效的方法的领域。这多存在于音乐表演、国际象棋、体育运动等等,而更复杂的心智活动职业,如教师,则不存在非常客观的标准,但可以采用刻意练习的原则。

2.刻意练习需要人们走出舒适区并尝试“最近发展区”。

3.刻意练习包含特定目标。

4.刻意练习包含聚焦和有意识的行动。

5.刻意练习需要反馈,并就反馈进行有意识的监测和调整。

6.刻意练习与心理表征相辅相成。

从这些原则来看,显然刻意练习是比一万小时定律更为复杂,也更为有效的完善行动体系。对于作为教师的我来说,也可以尽可能地采用这种原则来走向卓越。对此,作者也提出了几条建议:

1.辨别杰出人物。杰出人物是一个标杆。在教育领域,这样的杰出人物数不胜数,而对我来说,李镇西老师就是一个楷模。他身上的特质:热爱学生、躬身教育(即使需要应对应试教育)、善于思考、终身写作,都是我模仿和追随的。他也确立了我以后成长特级教师梦想的标准。

2.找出杰出人物与普通人的差别,以及其训练方法。李镇西老师真正的差别在哪儿?在阅读他的著作时,我发现,在早期,李老师不仅不回避应试,而且在应试成绩上取得了瞩目的成就。这让我反思:应试是中国教育的必然,但素质教育怎样与应试有机结合而不冲突?郝老师也曾对我说过,“教师的虚弱,需要通过扎根于教室,做出踏实的成绩来击破。”简单的来说,在应试环境中,成绩是规范动作,没有成绩,做什么想什么都是“错”的。既然李老师可以做到,说明对于我来说,实际上还没有掌握把应试与素质相融合的通道。我之所以是新手,也许就在于我单纯地非此即彼,二元对立,这不正是一种稚嫩的表现吗?

李老师的训练方法我并不得而知,但我推测,任何方法,从发自于学习规律本身。要提高语文成绩,离不开读与思,那么对于我的英语学科呢?什么才是核心?孙影老师曾提到,输入和输出是英语学习的要义。那么我要刻意练习的,恰恰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怎样让学生更好地输入?大量的听、读;怎样倒逼学生输出?不断地对话、写作。

3.找到导师,取得反馈。要达到刻意练习的目标,由杰出人物充当导师,并在练习中不断给予反馈,是最理想的方式。在新网师,我写作、阅读、思维建构上的导师,也是重要他人,是郝晓东老师;在阅读时,那些给出真知灼见的作者、大家也是我的导师;而同时,许多优秀学友的关注、互动、分享,也给了我大量有效的反馈,使我得以调整自己的练习。这也是佐藤学所说的异质化学习的能力。

我相信,学友们通过真正沉潜于新网师课程,向导师汲取智慧,聚焦自己特定的目标,坚持学习,并不断地反馈、修正,必然会遭遇蜕变。这也正是无数榜样学员的蜕变之道。教师卓越之道如此,但终究离不开时间的积淀。十年新网师,十年榜样人。下个十年,有谁还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刻意练习看教师卓越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