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两周都会去墓地看望女儿,她爸只顾着工作、工作、工作!」

我们看到,失去孩子——尤其是失去唯一的孩子——父母都会感到极度哀伤和痛苦!

提请注意的是,在这个问题上,人们通常有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那就是:既然父母承受了相同的打击,那么他们的哀伤反应和应对方式也应该相似。

 1.

有研究者针对男性和女性的哀伤反应做了深入分析,并指出:女性会较多地表现出直觉性哀伤,用直觉去感受哀伤并直接表现出来,比如在他人面前哭泣、诉说自己的遭遇;而男性则倾向于表现出工具性哀伤,理性地去思考和认识哀伤,并通过做一些具体的事情(比如拼命工作)而不是借流泪或诉说来表达哀伤。

此外,在失去孩子后,夫妻双方对性生活的态度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女性的性欲受环境和情绪的影响较大,情绪不好的时候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性欲了;与之不同的是,男性的性欲受激素水平的影响更大,可以通过性生活来调节情绪。

还有,女性会更积极地寻求外界帮助,而男性在这方面的积极性明显就要弱很多了。

…………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在哀伤强度和持续性上表现出的两性差异。

研究显示,对哀伤父母来说,女性比男性的哀伤程度更为严重,失独母亲尤为严重。

在多数情况下,女性的哀伤剧痛期更长些,需要更多时间缓解痛苦。

…………

至于其他方面的差异,值得重视的是:有些女性会觉得失去孩子就不该再去体验喜悦,因为那是对孩子感情的一种背叛,而男性较少有这方面的顾忌。

再就是,女性会记住和孩子有关的重要日子,而男性就没那么细心。

…………

 2.

导致男女哀伤差异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生物的(哀伤的时候,男性大脑只触发了杏仁核的一部分和右前额叶皮质的一小块区域,而女性大脑却触发了更广泛的区域,并且这些区域分散于左右脑)、社会的(「男儿有泪不轻弹」是社会对男性的期望)、家庭的(「父爱如山」是家庭对父亲的期望),且不去细究了。

要捎带提一下的是,男性对哀伤的克制减少了具有伤害性的哀伤情绪在家庭中扩散。

不过,过多的克制往往会导致男性更易罹患严重的心理和生理疾病。

 3.

扯了这么多,我无非就是想说,哀伤父母不必要求配偶和自己会有相同的哀伤反应。

哀伤反应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会因人而异:哀伤母亲的哀伤过程需要更长的时间,会有反复;哀伤父亲的埋头做事或沉默寡言也是种刻骨的思念。

 4.

虽说我们的社会并不推崇哀伤,但也请哀伤父亲能够面对、接受、表达自己的哀伤。

请哀伤母亲谨慎选择倾诉哀伤的对象。丧子哀伤,除了亲身经历的人,旁人很难理解的。当旁人回避这个话题甚至躲避你时,请不要感到惊讶和失望。

 5.

最后,也请丧子者身边的那个谁谁谁,不要试着用「坚强」之类的词来要求、鼓励和赞扬哀伤的父亲或母亲,因为这极可能是他们最不愿意听到的话。

大家要做的是对哀伤过程中表现出的「软弱」有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每两周都会去墓地看望女儿,她爸只顾着工作、工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