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准备
硬件:笔记本CPU i5-4300M 2.6G,内存8G,
操作系统:WIN7 64位
使用软件:VMware Workstation 12 Pro
2. 创建虚拟机
a. 点击创建新的虚拟机
2.1 创建虚拟机时选择“典型”
b1. 弹出创建向导 页面,选择“典型”(我的虚拟机是为了Oracle试验使用,所以不需要太多硬件方面的特别设置)。
c1. 选择“稍后安装操作系统”
ps. 如果这一步指定了安装系统用的ISO文件,那么VMware会按照VMware的默认设置,自动安装操作系统。
可以通过点击链接查看VMware官方对简易安装的更多说明。
d1. 指定虚拟机中将安装的操作系统种类
e1. 指定虚拟机的名称和虚拟机文件存放位置,名称只要自己能识别就可以,最好放在空间比较多的盘
f1. 指定虚拟机磁盘大小和文件分配。
虚拟机实际占用硬盘空间是按照虚拟机磁盘中存放的文件多少变化的,划分空间并不会占用实际硬盘空间。
个人认为还是使用单个文件存储更好,拆分多个文件可能是为了兼容FAT32这种文件需要小于4G的情况,但现在已经很少使用了。而且多个文件在转移时也比较麻烦,万一有某个文件出错就会导致虚拟机无法使用。
g1. 在弹出的确认页面,选择自定义硬件。
虚拟机的内存大小就按照建议内存设置。
如果对虚拟机的CPU性能没有太多需求,CPU按照默认设置就可以了。这里有个限制,“处理器数量”x“每个处理器的核心数量”的乘积,不能大于系统实际CPU线程数。比如我的CPU是双核4线程,那么这里可以设置的线程数最多是4个,如果大于4就会出现警告。
h1. 在CD指定ISO文件位置,便于后面安装系统。
ps:之前已经将虚拟机的主板启动顺序改成了CD>移动设备>硬盘
i1. 选择网络连接模式,如果IP地址足够,一般建议用桥接。
几种网络连接方式的区别简介:
- 桥接:虚拟机通过虚拟交换机直接连接网络,虚拟机IP可以和主机在同一个网段,也可以不在一个网段。
- NAT模式:虚拟机将实际主机虚拟成路由器,实际网卡虚拟为路由器外网口,通过虚拟网卡与实际主机连接。虚拟机作为子网主机,IP必须不能和实际主机在同一个网段。
-
仅主机:需要实际主机将网卡共享给虚拟机,虚拟机才能访问外网,否则只能通过虚拟网卡连接实际主机。
NAT模式和仅主机模式使用的是实际主机中不同的虚拟网卡,桥接模式不会在实际主机中虚拟网卡。
j1. 点“关闭”,返回g1步骤的确认页面,点“完成”。
至此,虚拟机创建成功。
2.2 创建虚拟机时选择“自定义”
b2. 选择“自定义”
c2. 选择硬件兼容性,一般如果不考虑与低版本VMware软件兼容的话,就选择最高版本就可以了。当选择了低版本之后,软件会自动提醒兼容和不兼容的硬件设置。
这里我选择最高版本12.0
d2. 选择“稍后安装系统”,与c1步骤一样
e2. 选择准备安装操作系统的种类,与d1步骤一样
f2. 设置虚拟机名称和虚拟机文件位置,与e1步骤一样
g2. 设置CPU核心线程数,与g1步骤中类似,总线程数不能超过实际CPU线程数。
h2. 设置内存,按照推荐设置
i2. 设置网络连接,并有几种连接方式的简要介绍,也可见上面i1步骤的介绍
j2. 选择SCSI控制器类型,一般选默认的LSI Logic就可以
比较具体的说明可以看VMware官方说明文档。
k2. 选择硬盘类型,就默认的SCSI就可以。
l2. 选择磁盘设置,都有简要说明,没有特殊需求,选择默认项即可
m2. 选择磁盘大小和磁盘文件类型,都有相关说明。如果选中立即分配选项,会立即占用分配大小的硬盘空间,不建议。
n2. 指定磁盘文件名称,后缀名为.vmdk,一般不改
o2. 进入最后确认页面,具体的设置已经在前面步骤基本完成,点击完成即可
至此,新建虚拟机成功。
当然,如果需要对虚拟机配置做任何修改,也可以在这里点击“编辑虚拟机设置”,或者点击对应的设备进入编辑界面。
-
安装CentOS
3.1. 设置成从光盘启动(开机按F2,+-号调整上下顺序,F10保存),启动虚拟机(PS:发现不修改启动顺序,也能从光盘启动,毕竟没有操作系统)
3.2. 选择第一个选项“安装或者升级已存在的系统”,系统自动运行到介质检测时会停下来让我们选择是否进行,一般选Skip就好
3.3. CentOS 6.5 安装知识点:
- 有两种安装模式:图形模式,文本模式
- 内存超过628M,才能启动图形安装模式。
- 由于文本安装模式下,不支持自定义分区,所以推荐以图形安装模式安装。
图形安装模式有点类似于Windows,一路NEXT就行了
选择安装过程中使用的语言:
选择键盘布局:
选择存储设备,一般选第一个就好了:
存储检查,会跳出确认页面,选“是,忽略所有数据”:
接下来会让我们设置网络,这里可以直接按照默认配置下一步,等装好后再设置网络,也可以点击配置网络来进行设置:
如果配置网络,会看到
选中eth0,点编辑会看到:
可以选DHCP,自动获取IP地址(需要有DHCP服务器),也可以手工设置IP、网关、DNS服务器IP等信息
选择时区,UTC时间默认选中
为root用户设置密码,需要输入2次,并且不能少于6个字母。如果密码过于简单,还会弹出警告。
如果是生产环境,建议密码长一些并且最好大小写、字母数字、特殊符号等组成一个复杂安全的密码,并定期更换。
这里由于是自己做实验就简单点,直接点“无论如何都使用”。
然后需要指定空间使用方式,这里我选自定义:
这时选中“空闲”,点击“创建”
按照需要,创建分区。这里我选择标准分区,点创建分区或者双击空闲都可以。
有关分区方案和swap分区大小设置的经验可以看这里
设置分区属性,主要是挂载点、文件系统、空间大小。
编辑中和所有分区分完之后的截屏如下
弹出格式化警告,选择格式化
再次弹出警告/确认框
确认引导分区和操作系统分区,按照默认设置来就可以了
默认是最小安装,可以选择安装另外的软件支持,或者等以后再安装。这里按照默认设置来。
之后就开始安装系统了。
重启后,系统会再次跳出引导界面,需要进行后继续设置,比如添加一个root以外的账号,设置系统时间等等。就像Windows一样下一步下一步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