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语文》杯”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获奖教师优质课展示——《 卖火柴的小女孩 》课堂实录

《 卖火柴的小女孩 》课堂实录

姜锋老师

一、谈话导入,聚焦标题中的“小”字

师:今天,我们将共同学习一篇安徒生先生的作品。安徒生是 19 世纪著名作家,他一生写了 168 篇童话,大多是以普通的小人物作为主角。今天的这部作品也有一个“小”字。(在课题中补充“小”字,齐读课题)

师:看到这个“小”字,你能想到什么?

生:我能想到这个小姑娘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卖火柴,她的日子一定过得非常艰苦。

师:年龄小。还有谁想说?

生:我可以想到这个小女孩非常的艰苦,不然她的父母不可能让她这么小就去卖火柴。

师:一叶知秋。小女孩—在我们通常的印象里, 就是那种年龄—(小)、力气—(小)、能力——(小),这就叫小女孩。

二、走进文本,寻找文本中的“小”字

师:还有要说的吗?当你无话可说的时候,不妨去看看书。这个“小”字藏在课文的角角落落,找到它们,读一读。

(生认真读)

师:谁找到了第一处“小”字?

生:“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

生:“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

生:我找到的在第 5 自然段“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

师:虽有“小”,但不是说小女孩。还有没有“小”?

生:我找到的是“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

师:好的,还有没有了?

生:我找到的是第 11 自然段中的“新年的太阳

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

三、感情朗读,突显朗读中的“小”字

(课件出示: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

师:请同学们抬起头。就是这样一个小女孩,有着一双小脚、小手、小小的尸体。我们把这三句话读一读。开始。(生读)

师:字音读得很准确,但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句子是有温度的,如果以冷和暖来定位的话,这些句子给你的感觉是?(冷)谁来试着读第一句?

(一生读第一句)

师:有温度,就有味道。谁读第二句?

(一生读第二句)

师:不错,也读出了温度。最后一句,谁来读?

(一生读第三句)

师:我们以声音的大小决定了句子的温度。还是这三个句子,如果你是一位摄影师或者是一位电影导演,这应该是三个什么样的镜头?

(特写镜头)

师:没错,的确应该是特写镜头。那你会将镜头快速地掠过,还是慢慢地定格?

(慢慢定格)

师:让我们就这样把镜头慢慢地定格在她的—

生:脚上。

生:她的手上。

生:她的尸体上。

师:想一想这种温度,看一看这种画面,再读这三个句子。

(生齐读)

师:小女孩是个怎样的人,你一定不会停留在一个“小”字上,对吗?你能告诉我她是怎样的小姑娘吗?

生:身世悲惨。

师:“悲惨”两个字会写吗?上黑板写出来。(生上台写“悲惨”)

生:他是一个可怜的小姑娘。(生上台写“可怜”)

生:她是一个生活清贫的小姑娘。(生上台写“清贫”)

(教师指导台上学生写词语的位置)

师:当你无话可说的时候,读读书,再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也许在读的时候,你就有了答案。你可以把批注落在相应的内容旁边。

生:她是一个穷苦的小女孩。

师:家境贫寒。瞧,一读书就有收获了。还有谁要说?

生:她是一个乖巧的小女孩。

师:书中的句子也能告诉我们。还有没有?

生:她是一个生活艰辛的小女孩。

师:苦日子总是熬不到头啊。

生:她是一个向往美好生活的小女孩。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这么多,都是这个小女孩,对吗?把特写的画面放进去,把句子的温度读出来,把你的感情融进去,再读这三句话,你感觉应该更不一样。三句连读,慢一点。开始。(生齐读)

四、根据文本,质疑“幸福”

师:如果不出意外,按照读故事的经验,这个故事发展下去一定是一个——

生:悲剧。

师:的确如此,可是有一句话引起了我的关注。

(课件出示: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师:谁能读读这句话?我相信同学们在读的时候,一定会有一个词反复跳进你的眼中。

(生读)

师:哪一个词?

生:幸福。

师:举起手跟我写—“幸福”。(生书空一起写)读到这个句子,映入你眼帘的第一个词就是“幸福”,映入你眼帘的第二个词还是“幸福”,你可以就“幸福”这个词提个问题吗?

生:为什么这个小女孩曾经那么幸福,现在却过得这么悲惨?

师:我想把她这个问题调整一下,该怎么说?

(在老师的引导下,问题调整为:我们发现在前文中小女孩那么悲惨,结尾却提到的是幸福,为什么呢?)

师:这么有价值的问题,绝对不能错过,怎么解决它?(生读文章)

五、再读文本,找寻“幸福”

师:拿起你的书认真读,找到一个个幸福的瞬间,圈画下来。

(学生认真读书,思考、圈画、批注。教师巡视。)

生:“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火炉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师:(板书“火炉”)这是第一个幸福瞬间。

生:“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冒着香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

师:(板书“烤鹅”)这是第二个幸福瞬间。

生:“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样,在向她眨眼睛,小女孩朝画片伸出手去。”

师:(板书“圣诞树”)我在写“圣诞树”的“诞”这个字时,至少看了三次,因为这个字特别容易写错。举起你们的手,把“诞”字写一下。(生认真书空)注意它的右半边。这是第三个幸福瞬间。

生:“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

师:(板书“奶奶”)这是第四个幸福瞬间。

六、细读文本,追源“幸福”

师:这一个又一个的幸福接踵而至,一个又一个的幸福都是满足。如果让你在其中选择一个的话,你最想给小女孩哪一个幸福?再读书,把你的想法写到“幸福”的旁边。

生:我想给予这个小女孩儿奶奶,因为看到奶奶之后,小女孩又燃起了一大把火柴,说明她更希望奶奶留在她身边,不像其他三个,火炉、烤鸭以及圣诞树,都是一些物质上的满足,但这些比起与家人团圆又算得了什么呢?(掌声)

师:他发现了这四次幸福有一次是不一样的,哪一次不一样?

生:最后一次奶奶。

师:(再次询问刚才那位同学) 你把你发现的第一个不一样说给大家听一听。

生:不像前面几次愿望,她看到奶奶又擦起了一大把火柴。

师:之前擦几根?

生:一根。

师:现在擦多少?

生:一大把!

师:好,这是“一”不一样。谁能告诉我“二”不一样?

(没有学生举手,但孩子们开始主动翻看书页)

师:真好。我发现大家在没有答案时,学会去看书了!

生:(片刻有学生举手)第二点是,奶奶出现后,她希望奶奶不要走。别的好像不太一样……

师:时间比别的幸福要来得久一些,这是“二”不一样!我难为一下你们,有“三”不一样吗?

生:我发现的是,这里的奶奶在她眼里已经很真实了,不像火炉、烤鹅和圣诞树一样,那些都是她的幻想,她没有感觉自己在真的吃烤鹅什么的。但是在最后,她感觉奶奶把她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师:你提到了“幻”和“实”,难道这一次不是“幻”吗?不是幻境吗?

生:我觉得这里提到的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就是天国。小女孩死了,所以她跟奶奶团聚了。

师:我建议给她掌声。(生鼓掌)虽是“幻”,但更真实。虽同为幸福,但更加深入人心。

七、回溯文本,叩问“幸福”

师:都想把“奶奶”这个幸福送给小女孩是吗?我们来读一读这句话。

图片

(课件出示:奶奶出现在亮光里, 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 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生齐读)

师:刚才那位同学强调了这个感觉更真实,你们也反复强调了这一段看起来更幸福,应该说这是四个幸福里面最幸福的。你们能在这段话中找到理由吗?

生:我认为这便是小女孩朝思暮盼的奶奶。

师:我得打断你一下。为何你用“朝思暮盼”这个词,她缺什么了就这么想奶奶啊?

生:应该是缺了亲情。

师:真好!看来人有所思,必有所念,人有所念,必有所想。其他几个幸福也是如此吗?

师:为什么想到火炉?

生:因为她冷(渴望温暖)。

师:为什么想到烤鹅?

生:因为她饿。

师:为什么看到圣诞树?

生:因为她孤独。

师:为什么想到奶奶?

生:因为她想得到幸福。

师:既然有了这个最幸福的时候,那安徒生为什么还要写其他几个幸福,为什么不一步到位地写这个幸福呢?全文一共 1493 个字,独独写奶奶就用了一二百字。

生:这里运用了对比的写法,更加突出了这次的幸福对小女孩是很重要的,因为她需要亲情。

师:好!你提到了一个词叫“需要”。既是需要,又为何要这样写呢?(师按照四个幸福的顺序依次指过去)他这样一步一步写下来,这个幸福的顺序能不能乱?(学生沉默)

师:当你没话可说的时候,怎么办?(学生再次主动拿起书本)读书、思考。

生:不能!因为她先是冻僵了,所以她冷,需要火炉来取暖……

师:不不不,我不太同意你的看法。按你的说法,她先开始冻,之后开始饿,再之后开始孤独,她这个感觉是一阵一阵又一阵,所以她是一拨一拨又一拨,所以幸福的感觉是一个接着又一个?不是这样的吧!

生:第 3 自然段说她又冷又饿,她先想要温暖, 又想要吃东西,她渴望快乐地过年。

师:(手指板书)前三个要求比较浅,哪个要求最高呢?

生:亲情(奶奶)。

师:你得不到的,就是你最想要的。哪一个她已经绝对不可能得到了?

生:奶奶。

师:这句话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失去的才是—

生:失去的才是最珍贵的!

师:真好,掌声送给他。

八、前后联系,深悟文章的主旨

师:书读到这里,我们的心绪无法平静。卖火柴的小女孩最终不仅失去了这些幸福,甚至失去了最宝贵的生命。

(课件出示: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生齐读)

师:一开始,我们知道了这是一个“小小的”女孩;之后,我们知道了这是一个悲惨、清贫、可怜的小女孩,这是大家的第二次评价;当我们看到一个个幸福接踵而至的时候,她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女孩?(幸福的小女孩);当你读到这儿的时候,你觉得她还是你原来心里的那个她吗?

生:我刚开始认为她是一个可怜的小女孩,但是现在觉得她是一个幸福的小女孩。因为文章说她最后是冻死的,但却并没有让我们感觉到冰冷,反而是她看到了奶奶,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

师:这份温暖和那具冰凉的尸体,让你感觉到她现在是一个幸运的孩子,是吗?这些愿望她都得到了吗?(生摇头)既然没有得到,谁忍心将它们擦去?

生:我不愿意。我觉得小女孩既不能失去温饱, 也不能失去快乐,更不能失去亲情,不然她就算成了一个有钱人,也是不幸福的。

师:虽然现实没有给予她温暖,但至少在文字里给予了她幸福。我们要感谢安徒生,他用他的笔为我们写下了这样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小女孩形象。什么样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呢?我建议大家课后再去了解一下这位作者。

    (课件出示安徒生生平)

师:也许你会对他的作品有更深的理解。他有一句话说得好:追求幸福的途中,就是最幸福的。感谢与你们相聚,与你们在一起,同样也是幸福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七彩语文》杯”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获奖教师优质课展示——《 卖火柴的小女孩 》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