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只有高分笑,也要听见低分哭

今天网上有17个省市公布了高考分数线,意味着17个省市的考生已经拿到了分数。尽管教育部三令五申不允许宣传状元,也不允许宣传高考升学率,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但微信圈还是被很多状元和高考升学率刷屏了,某省的状元、榜眼和探花各科成绩都写得清清楚楚,各个市县的状元也粉墨登场。各所学校挖空心思,按照不同的尺子量出自己的优势,大肆宣传,把老百姓弄得晕头转向,完全置有关部门的严肃处理而不顾。

年年岁岁花相似,今年自然也如此。

媒体更是兴风作浪,推波助澜,吸引眼球,唯恐天下不乱。考得好的学校打擦边球,你不让我宣传,但我透露给媒体,让媒体宣传,你奈我何?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有的学校招生宣传,更是踩别人抬自己。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从学校角度来说,学生考得好,固然值得高兴,甚至也值得庆贺。但当我们疯狂庆祝、大肆渲染的时候,有没有想过那些考得不好的学生?我们的欣喜若狂,有没有在这些学生伤口上撒盐?

当我们宣传本科达线率99%的时候,有没想过那1%的学生,心里究竟是什么感受?他们好像白花花的鱼,被潮水搁浅在沙滩上,无处藏身,无法呼吸。教育如果失去了慈悲和悲悯情怀,那就只剩下功利和冷血!

高考过后,当我们围绕着高分学生,狼奔豕突,为他们出谋划策,吹吹打打,这是收获后的喜悦,无可厚非。但那些可怜的低分学生呢?

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更何况还是你自己的学生!他们唯一的过错就是考了一个低分;但低分怎么了,低分不是人?低分就不是你的学生?

其实,高分学生已经有高分带来的喜悦,自然有人锦上添花,反而是低分的孩子更值得同情和爱护。你不能说高分学生是你的功劳,低分学生就与你无关。所有学生都是你培养的,都是你的学生,他们都是平等的人,从来没有一所学校向这些孩子表示适度的歉意和忧伤,也没有想到这些孩子更需要指导和帮助。如果高分学生是你的功劳,那么低分学生就是你的过错。

从高分学生来说,高兴是肯定的,也是应该的。古人也是如此。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但一定不能得意忘形。更不能因此就疏远了那些考得不好的学生,分数鄙视链比财富鄙视链更加丑恶。他们考得不好,但仍然是你一辈子的同学。未来谁更有发展前景,除了天知道,还有就是时间知道。

记得2009年,江苏某报要求采访江苏省理科第一名吴敌同学。吴敌说:“你们有没有弄错,我是不是第一名。”当确信自己是第一名之后,吴敌说,状元也没什么好说的,现在是状元,不等于将来还是状元。其实他中考就是状元,高考又是状元,正是这种谦逊,使得他永不满足,始终向上。进入广发基金工作之后,短短时间就担任了基金经理,工作中他还是状元。这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学校最要关注的是低分的孩子。挫折之后,这些孩子普遍存在着自卑和迷惘,心理很容易产生问题,更需要帮助和抚慰,但很多学校不再搭理,他们忙着捧高分学生,就让这些孩子自生自灭去了。

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不是制造工具的车间,连工厂卖出的产品还有售后服务,但学生考得不好,却连一声安慰都没有。学校只顾着宣传自己的丰功伟绩,这是怎样的幸福者和哀痛者?这是这样的无知者和无耻者?

我很多次看见这样的场景,高考分数出来之前,大家都是一个集体,兄弟姐妹,不分彼此,无问西东。成绩一出来,高分的一堆,低分的一堆,人为分成了两个群体,仿佛他们之间有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我常常因此而痛苦,仿佛看见了迅哥儿闰土。

老师们好好看一看,那些考得不好的学生从此宅在家里,不肯见人;考得好的学生,呼朋引伴,结伴旅游,发朋友圈,笑傲江湖……我们要引导孩子改变这种认识,高考只是一次考试,根本不代表人生。就算榜上无名,只要不抛弃、不放弃、不丢弃,仍然会脚下有路。

俞敏洪高考考了三次,照样上北大,创造新东方,成为中国第一个赴美上市教育公司;李修平高考三次落榜,自强不息,照样成为央视新闻联播的主播,风华绝代;孟非高考落榜,做过搬运工、送水工、保安,还他妈地开过超市,后通过成人考试拿到文凭,照样应聘江苏电视台,成为综艺界绝对大咖。还有马云,曾经三次落榜,只考了一个杭师大,但人家愣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杭师大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还有我这个破老师,高考低分飞过二本,后来也在教师招聘中拔尖。作为语文老师,我的普通话一点也不普通,但我从不自卑,一个小老师,仰不愧于天,俯无怍于地,行无愧于人,现在也不算一个差老师。

但这一切,都需要学校和社会多给孩子一点理解,一点信心,伸出温暖的手,告诉他们,抛弃自卑心理,勇敢面对未来,我与你同在!

(转载公众号:王开东

我个人非常喜欢敬佩的语文教师,时常有犀利观点,怀有悲悯之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由来只有高分笑,也要听见低分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