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对朋友这么说话吗?

我是在激励孩子自我评价,还是依赖于别人的评价?

我是在尊重孩子,还是在摆家长的架子?

我是看到了孩子的观点,还是只看到了我自己的观点?

我会对朋友这么说话吗?

看到这四个问题的时候,刚和小宝又一次不欢而散,小宝端着碗眼泪汪汪地进了她的房间,我自己一个人被晾在了客厅。

中午到家有点累,好在老公已经做好了饭,第一碗端给了小宝,她坐在餐桌前,边吃饭,边看碗边的手机,还不忘给我推荐一部影片《闪光少女》,我说你这是第二次给我说了,昨天说了一次,今天又说一次,小宝争辩:我给你说三次了,前天还说了一次。“你前天没有给我说啊,我就记得昨天今天两次。”“我给你说了。”小宝不服。

“你给别人说话,你得等到别人听到吧?我又没听到,你一直在这辩解你说了你说了。”我有点躁,“就像昨天你让我停车,你说你说了在市医院前面停,我根本就没听见,你就说你说过一遍了。”禁不住扯起了昨天的事,当时拉着小宝出去,半路她要买馅饼,给我说停车地点,在我看来,说了两次,小宝争辩说了三遍。

说话间,匆匆忙忙将剩下的饭菜盛出,厨房里热气腾腾,再看那边小宝已经红了眼圈,禁不住火从心头起,撂出“我都不知道你委屈啥?想哭去你那屋哭吧,我累了一上午,不想看见你在那摆脸色。”

于是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反观事情经过,只是她说了我没听到,小得不能再小的一件事,可为什么最后成了这样的结果呢?两个人都不开心。

问自己:我说那些话有什么意义?我是在尊重孩子,还是在摆家长的架子?我是看到了孩子的观点,还是只看到了我自己的观点?我会对朋友这么说话吗?

尤其最后一个问题“我会对朋友这么说话吗?”如果是任何一个朋友这样做,这样说,我还会这样说吗?

如果是朋友说话,我没有听见,我会怎么做?一定会老实表示没有听到或者没有听清楚,诚恳地请他再说一遍,或者即便到了最后,也会自己先妥协,“怪我咯,我没有听见。”而收场。

但是对待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仅仅因为她是我的孩子吗?仅仅因为她不会反抗我吗?仅仅因为知道她不会对我有什么厉害冲突吗?

……

在那一刻,我和她,谁不讲理?谁是孩子?为坏情绪买单的是我,还是孩子?

她本来兴冲冲地给我推荐电影的,我只需要一句“妈妈吃过饭就看,你这样推荐,这片子一定不错!”就行了,皆大欢喜。

虽然只是一次小小的不快,但真正折射出来的是什么?

如果把孩子当作朋友,我会怎么做?不会再摆什么家长架子,什么自以为的权威,会耐心地听她说完不打断,更不会贸然加入自己的评判和预设,会尊重她的思考和态度,会心平气和地和她沟通,会将自己的情绪和脾气按下暂停键或者消音键,会专注对她。

把孩子当朋友,提醒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会对朋友这么说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