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写文章要“以读者为中心”
充分“思考”和“准备”的,是好文章;不经任何思考,也不认真准备就开始动笔的,则一定是坏文章。
以此类推,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对事物坚持不懈地进行思考,就能逐渐提高写文章的能力。只要在“思考”和“准备”上面多下功夫,你写的文章就会有明显的进步。
我们在写文章时,和发行汽车杂志是同一个道理,最关键的是要考虑写给谁看,即明确“读者定位”。写文章时考虑到对方立场的这种方式称为“以读者为中心”。
写出“以读者为中心的文章”,有如下三个要点,无论哪一点,都必须先明确读者定位的问题。
【要点1】写读者想看的东西
【要点2】写读者感兴趣的东西
【要点3】尽量写得通俗易懂
策划书、报告书、建议书、演示资料、传单、新闻通讯、电子杂志、博客、 Facebook、小论文、论文、随笔、专栏……无论写哪种文章,都不能无视读者的存在。
刚说在写策划书时,你的读者有这些类型
对于1 注重成本的类型——加入数字,把成本、营业额和利润明确地显示出来;
对于2 注重为社会做贡献的类型——加入“盘活人口稀少地区”等社会效益的要素;
对于3 喜欢创新性事物的类型——强调项目的创新性、新颖度;
对于4 重视部下积极性的类型——表现出策划人的积极性和热情。
了解读者兴趣和需求的写作者,就像知悉顾客烦恼的优秀推销员(销售人员)一样。
“写文章”和“赠送礼物”非常相似。对方如果收到需要的东西,会非常高兴;但如果收到不需要的东西,反而会成为累赘。赠送礼物(写文章)的流程如下:
1. 了解对方(读者)属于哪种类型;
2. 了解对方(读者)的兴趣和需求;
3. 采取符合对方(读者)兴趣和需求的方法。
2 充分调动记忆,向外“输出”
平时经常和别人聊天以及经常做笔记的人,能够从记忆中调取更多的信息量。因为,他们通过“说”和“写”,实现了“理解信息→整理信息”的过程。
如果要记录书中内容,尽量不要“抄写原文”,而是合上书本,先用大脑“理解信息→整理信息”,然后再用自己的话写下来。运用这种方法,就能把信息从“短期记忆”转移到“长期记忆”。
“对谁说”和“说什么”都无所谓,当然,如果有“(最近非写不可、一吐为快)很想尽快写下来的事情”或“平时经常写的事情”,则不妨以此为话题和素材,积极地诉说。
除了“说的训练”之外,我还建议大家同时做“写的训练”。不需要写得很完美,也不需要写长篇大论,只需用笔记本或智能手机积极地做记录即可,即使只有一分钟的空闲时间也能做这项训练。
·刚看完的书有什么共鸣之处;
·最近做了什么让别人开心的事;
·最近做了什么被别人夸赞的事;
·最近有什么让你捧腹大笑的事;
·最近有什么让你感动的事;
·最近有什么办砸了的事;
·最近有什么恼火的事;
·现在有什么烦恼;
·现在想完成什么目标;
·现在想拥有什么东西;
·将来有什么目标;
·想向别人推荐什么东西。
3 多问自己,文章就会有质的飞跃
能够做出“回答”,是因为对自己“提问”。如果没有对自己提问,就不可能写出任何东西来,文章的内容(包括自己的意见和主张)是要通过对自己提问而引出来的。
如果你对自己的提问平淡无奇,那么你只能写出平淡无奇的东西;如果你对自己的提问含糊不清,那么你只能写出含糊不清的东西;如果你对自己的提问很肤浅(敷衍了事、马虎),那么你只能写出肤浅的东西。
反过来说,如果你想写得犀利一些,那就要对自己提出犀利的问题;如果你想写得具体一些,那就要对自己提出具体的问题;如果你想写得深刻一些,那就要对自己提出深刻的问题。
“自问”的时候,需要有一种“替读者提问”的意识,这点很重要,也就是说,替读者问他们想知道的事。
当你养成替读者提问(发问)的习惯后,还能提高你的“预见、预知能力”——“写什么才能受读者欢迎呢?”“写什么才能让读者接受呢?”“写什么才能给读者带来惊喜呢?”写文章时,能经常体察读者的兴趣和需求,制订写文章的计划。
如果对事物和信息采取被动接受的态度,那么我们渐渐就问不出“为什么”了。这样肯定写不出真正深刻而犀利的文章来。
无论你如何努力想写好,意识不到的事情终究是写不出来的。只有意识到,才能写出来。“意识”能为我们拓展写文章的可能性。
首先进行横向拓展的自问自答,然后再进行纵向挖掘的自问自答。只要学会搭配运用这两种方法,就能丰富自己笔下的内容(无所不能)。
4 形成“习惯动作”,能提高专注力
习惯动作有助于保持专注,这是有科学根据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发挥的精神状态,在心理学上被称为“ZONE”(区),而习惯动作正是引导自己进入“ZONE”的诱因。
5 设定“截稿时间”,能提高写作速度
当截稿时间迫近时,会超常发挥,如有神助——大家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吧?!
无论你写什么文章,都一定要设定截稿时间。
设定的关键(诀窍)在于,自己先估计用多长时间能写完,然后再缩短20%左右,以此作为截稿时间。如果你估计1小时能写完,就设为50分钟;如果你估计30分钟能写完,就设为25分钟;如果你估计15分钟能写完,就设为12分钟……
当然,如果你想给自己增加压力,也可以“缩短30%”或“缩短50%”,设定更高的目标。设定更短的期限,将会极大地提高你的行动力和业务处理能力。一旦切身体验过“最后期限”的效果,你从此一定会时常求助于它的。
只要坚持不懈地进行挑战,按时完成目标的次数一定会逐渐增加,这种“更专注了,也写得更快了”的切身感受将会使你变得更加自信。
6 充实表达方式的弹药库
在无穷无尽的表达方式中,作者选择了哪一个呢?这过程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才能和品位(感觉)。表达方式的装备库越充实,写文章就越游刃有余。使用哪种表达方式呢?需要从数量众多的备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文章就是在这样反复推敲的过程中写成的。
第2章 写出通俗易懂的文章的训练
7 要明确地提出结论,才能清楚、更好地传达
那你为什么老是写不出结论(不把结论写出来)呢?其实,你并不是写不出结论,而是得不出结论,进一步说,是你“没有思考”。但如果最终得不出结论,那么你其实是在(做壁上观)袖手旁观而已。换言之,就是处于一种“置身事外”的意识状态。
无论是哪一种,只要有判断标准,就能得出结论。
首先需要有“判断标准”。如果没有标准,就无法做出判断。即便在没有标准的状况下做出了判断,那也是缺乏根据的判断,无异于(其实就等同于)“不经大脑(没经过思考、不假思索)”就决定了下家,这和按判断标准做出的决定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我们要明白:不按标准做出的判断会有很大的风险。
列举出各项判断标准→确定优先顺序→得出结论。”当你把这个流程形成常规习惯(习以为常)的时候,就一定能写出结论鲜明的文章来。
8 冗长的文章不会有人看
写文章时,最好要一气呵成,写完文章后,再从头过一遍,把其中的废话(多余的文字)删掉。
这个方法,我美其名曰:“热情地下笔,冷静地下刀。”玉石要经过琢磨才能变成美玉,同样,文章也要经过琢磨才能变成美文佳作。
“冷静地下刀”必须遵循一条规则:尽量删除掉和自己想传达的信息关联性较弱的信息。“把文章删减一半的训练”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通过半强制性地整理信息,最后剩下的就是“重要的东西”和“需要的东西”了。
9一定要具体化
一定要具体化,做到这一点,就能提高写作能力,因为“语言”本身就是“抽象”而“含糊不清”的。
在“具体的词语”当中,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数字”和“专有名词”。可以说,“数字”和“专有名词”是具体性的极致,如果可能,请积极地加以运用。
当你意识到使用了抽象词语时,既可以替换成具体的词语,也可以用“抽象词语+具体说明”的搭配方式。
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如果你想获得周围的信赖和认可(有志成为一名深受周围信赖和好评的社会人),就要努力成为“会用具体词语写文章”——即“能写出通俗易懂的文章”的人。
10与读者形成共识
为了加强“说明能力”,我向各位推荐“简洁明了(简明易懂)地解释的训练”。做法很简单,例如,对“海”进行说明时不要用到“海”字,对“河”进行说明时不要用到“河”字。以下举几个例子。
·海:占地球表面70%的凹陷地带里填满的盐水。
·河:从高山淌过大地、流向大海的水流。
11 准确地描述事物和传达信息
如果没有比较对象,就无法对事物做出评价。
为了清晰明了地传达意思,除了明确比较对象之外,还有另一个方法:设定范围。
如果你想准确地描述事物和传达信息,就要有效地运用“比较”和“设定范围”的方法。
举出合适的比较对象和范围,一定能得到对方的共鸣(同感、赞同、赞许)和热烈回应的。
第3章 写出有说服力的文章的训练
12 防止信息遗漏
无论写任何文章,都必须意识到5W3H。
13 获得读者的共鸣和赞同
“目的”是“想要实现的事项、行动的意图”,而“目标”则是“为了实现目的而设定的中途标记”。
为了实现某一个目的,可以设定多个目标。
目的和目标并不是各不相干,而是相辅相成的,“目的”也有可能成为其他目的的“目标”。
为了准确地抓住目的和目标的感觉,我推荐有效的“目的&目标的训练”。自己进行某项行动时,在明确“目的”的基础上,从目的逆向反推回去,设定合适的“目标”。按“目的→目标”的顺序思考,是这项训练的基本理论。
目的&目标的训练”不仅能提高写作能力,还能提高你的计划力、预见力、行动力、回避危机的能力等,是一项非常有益的训练。每天早上,当你睁开睡眼时,可以从当天的计划中选出特别重要的事项,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而设定必要的目标。
14 信息不足会导致文章内容薄弱
文章里,“原因”承担着增强说服力的重要作用。无论你说得如何天花乱坠、义正词严,如果没写明原因,就不可能让读者接受。
“信息+原因的训练”中,你传达了某个信息之后,需要接着说明原因——在对方发问之前,自己就主动进行说明。
“信息和原因”经常是搭配在一起的,在传达完信息后,一定要说明原因。
15 通过具体事例来增强说服力
没有具体事例的文章无异于“没放配料的酱汤”,难免有些——不,应该说相当乏味(薄弱)。使用“例如”把事物具体化的习惯一旦形成,写文章时就会不由自主地加入具体事例。当你达到“不加入具体事例就觉得不爽”的境界时,就可以学成出山啦(说明已经得到真传啦)。
16 区分事实与判断
所谓“事实”,应该是“谁都无法否定的事”,而“判断”,则因人而异,千差万别,是通过作者自身经验、价值观、偏见等过滤而成的观点。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种情景时,会(做出判断)产生各种印象。我们需要分清这些印象是否是“事实”。——这就是“分辨是否是事实的训练”。
只要学会从眼前所见的情境中提炼(提取)出“事实”,那么自己动笔时,就能写出不含虚假信息的、诚实的文章。
17 “事实→结论”模式能加强文章的逻辑性
【流程⑴】把握事实
【流程⑵】根据事实导出自己的结论
要学习如何从事实导出结论,“用‘所以’导出结论的训练”是非常有效的。当你看见或经历过某个事实时,尝试用“所以”导出自己的结论。
用“所以”导出的结论,能鲜明地反映出作者本人的意见和价值观。也就是说,这项训练还能起到认真审视自己的意见和价值观的作用。虽说训练的主要目标在于“加强写作能力”,但其实还隐含着“发现自我”的深层目标。
18 用“总而言之”传达最重要的信息
【流程⑴】把握事实
【流程⑵】概括事实,传达信息
与文中的“事实”相比,读者更想知道的,是作者想通过这个事实传达什么信息。
“总而言之”之后,说出总结性。这样,最重要的信息就会凸显出来。
要学会从前文概括出“本质”,就需要在平时养成总结的习惯,对此,“总结别人话语的训练”是非常有效的。当你和别人聊天,听对方说完某个话题的时候,你要判断对方话语的本质,并且适时地把“总结”说出来。
关键是要抓住话题的本质与核心,这项“总结别人话语的训练”还能起到加强交流能力的效果。
如果你的总结抓住了话题的本质与核心,那么会话应该会顺利地继续进行下去;但如果没抓住,那么对方很可能表现得反应迟钝,或是流露出诧异的表情。
19 运用比喻,写出通俗易懂的文章
擅于表达的人,大都是运用“比喻”的高手。
运用比喻时,最基本的条件是要比原来的事实更形象化。比如说,以“汽车”“食物”作为喻体,大多数人都能在瞬间联想到相应的形象;“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写作的秘诀,那就是:用自己的独特语言,写出让每个人都能看懂的文章。”
第4章 写出有深度的文章的训练
20 增加不同视角,使文章更有深度
当看不见其他视角时,不妨绕到事物背面、潜入事物底下,或者将事物扭转、拉伸、抛掷、敲打、揉捏,以发现新的视角——这一点很重要。如果只是默默地临渊羡鱼,谁也不会帮你找到新视角,只能靠自己努力。
例如,你刚从国外旅游回来时,能收集到哪些视角呢?请思考一下。以下举出几例:
·食物、物价、经济状况、活力、自然、文化、语言、治安、政治、历史、国民气质、景观、特产……
如果能收集到这么多视角,就一定能写出有趣的游记来。
你刚看完电影时,能收集到哪些视角呢?
·故事、出场人物、场面、台词、画面、音乐、剪辑、导演、演员、演员的演技……
你刚在餐馆用餐后,能收集到哪些视角呢?
·菜单、味道、室内装修、氛围、餐具、地点、待客热情、服务、餐馆特色、价格、顾客人数……
·关于最近读过的书→作者信息、书的主题、话题性、读书动机、读后感……
·关于自己所在的城市→房地产的行情、社会保障体系、学校数量、餐馆和酒吧等餐饮业……
·关于自己的工作→工作内容、社会贡献度、职场氛围、薪酬……
·关于长年形成的某个习惯→做法、起因、效果、缺点……
·关于自己喜欢的菜肴→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的、喜欢的原因、大众评价、食材、味道、口感、外观、香味、配菜、在哪家餐馆能吃到、这道菜能否自己做、常吃这道菜的国家和地区……
其实,在很多情况下,从出人意料的视角、奇怪的视角看问题,反而能写出有意思的文章来。对于自己收集到的视角,不要轻易地判断是好是坏,因为你不知道,究竟哪个视角才埋藏着“宝藏”。
21 深挖某种情绪的来由
如果能发现“疑惑”的来由,就说明你具备了写出深刻文章的素质。作者只有坦诚地审视(挖掘)自己内心,才可能写出某种情绪的来由。把审视自我的过程写下来,也是一种高超的写作技巧。
对于朦胧不清的情绪追问为什么,就能使原因浮出水面。当你感觉到“不知为何……”“奇怪的是……”“不可思议的是……”这样的情绪时,请用“为什么”进行深挖,以便找出这种情绪的来由(原因)
就像隐藏于云间的富士山突然现身时一样,当朦胧不清的情绪豁然开朗时,这种感动是无法言喻的。你应该为自己在审视自我情绪上花费了时间和精力而庆幸,因为辛苦挖掘出来的东西,十有八九都是值得写进文章里的。
人的情感是很复杂的。可是,正因为复杂,正因为难以捉摸,自我审视才更有意义。只要你挖掘到真正的原因,就能写出深刻的文章、有趣的文章、值得一读的文章来。
22 通过描写细节来吸引读者的兴趣
所谓“细节描写力”,顾名思义,就是描写细节的能力。写文章时,这种能力适用于描述各种事项,包括前一章提到的“情感”,还有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回忆、事实、风景、模样……
对于心理和事物状态,如果只是茫然地呆看着,写文章时是做不好细节描写的。为了培养细节描写力,平时需要进行“细节把握→描写描写”的训练。
学会用“虫眼”(即观察细处的眼睛)看世界——原先模糊不清的世界将变得真真切切,有色彩,有声音,有气味,有形状……
所有的发现都很宝贵。如果说原先看见的风景就像“钢琴伴奏加演唱的单音源”(平面的),那么发现各种细节之后,则变成了“经过精心编曲的、声音层次丰富的完美版”(立体的),虽然旋律相同,但给听众带来的印象却大不一样。
23 提高“发现力”,就能找到取之不尽的素材
从外部找到素材之后,应该怎么办呢?——应该和自己擅长的内部素材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运用“外部素材×自己擅长的素材”这一乘法公式来写文章。
要从外部获取写作素材,需要安装“天线”,每天随时收集可能成为素材的信息。以新鲜资讯、热点时事、大多数人的关注焦点引入话题,还能吸引读者的兴趣。
找到两者之间的本质共同点,是“乘法”取得成功的秘诀。
经常训练,能提高“发现力(灵感)”,更敏锐地找到事物之间的共同点。为了写出独具魅力的观点,请一定要好好地磨炼这项技术。
第5章 写出吸引读者的文章的训练
24 开头就要打动读者
“文章开头无异于广告词。”
对于水平较高的人,我再介绍一项训练方法。这项训练是在看了广告词而不为所动时进行——既然不为所动,那么自己就需要思考:“怎样修改才能变成令人动心的广告词呢?”关键是要揣测读者的心理。
25 用引号增加临场感
引号里可以是对话、自言自语、心理活动等内容。加入引号,就能增加临场感,更充分地传达你想传达的信息。
在这项训练中,我们除了表达自己的心情,还可以(设身处地)积极地设想“别人”“物体”以及“动物”的心情。除了绝对无法发出声音的场合下,请尽可能开口说出来——即“自言自语”。
26 要有诚实表达的勇气
读者想看的,是你的“真实感受”。反过来说,如果你不敢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那干脆什么都别写得了,这样无论对社会还是对自己都是好事。
想要培养诚实表达的自信心,首先需要消除内心的“恐惧”,松开内心的“制动器”,“认可他人的训练”就是一剂特效药。
27 用自己的话谈体验
很多人在写介绍文和读后感的时候,一上来就开始说明:“这本书里写了……”然而,人毕竟是有情感的动物,对理论很难产生兴趣。而内容说明就属于理论,无论你说得多么天花乱坠、义正词严,如果不是读者特别关心的话题,是很难从情感上打动读者的。
你习惯了“唤起体验的训练”之后,就会逐渐明白把各种体验用作写作素材的方法。每道题目至少要举出两三例,有的题目甚至可以举出十多例的体验吧。
28 以故事打动人心
为了更鲜明地传达信息,在看待某个事实时,不要局限于“点”,而是有意识地运用“时间流动”和“高低变化”来把握。然后,在头脑中形成故事。
29 要有“自信”和“决心”
“斩钉截铁”是指断定式的表达方式,要做到斩钉截铁,需要有“自信”和“决心”。在“斩钉截铁”的深层里,多多少少含有这样的意识:“即便不能得到所有人的赞同也无所谓,即使有人提出异议、反驳和批评,我都敢于面对。”“自信”和“决心”是“斩钉截铁”的驱动力。驱动力越大,就越能打动读者。
很多人都不喜欢“斩钉截铁”的说话方式,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缺乏“自信”和“决心”,不愿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负责任。他们处于一种“优柔寡断”的状态,想为自己“留退路”,否则就惶恐不安,无法行动。所以,他们做不到斩钉截铁,自然也就无法打动读者。
30 合理地运用“逻辑”与“情感”
逻辑,属于道理、理论。
情感,是指感情、情绪、感觉
这就好比音乐一样。按照曲谱分毫不差地演奏的曲子,可谓“逻辑满分”,但如果没有投入情感,就无法打动听者。相反,全情投入地演奏的曲子,可谓“情感满分”。但如果缺乏技术,同样也无法打动听者。
“逻辑”与“情感”密不可分,所以,不能偏重于某一方,而要平衡两者的比重,才能写出打动人的文章来。
最理想的,自然是兼具双方特性的教练,既擅长教技术,又经常鼓励学生——这正是擅长运用“逻辑×情感”的教练。
诊断结果出来之后,如果你的表达方式属于“情感派”,那么在写文章以及和别人谈话时,就应该有意识地增加逻辑的比重,这样更有助于对方接受你的观点。相反,如果你属于“逻辑派”,则不妨有意识地增加情感的比重,这样更有助于向对方传情达意。
31 用灵活的表达方式增加现场感和活力
会话中多使用拟声拟态词,作用不仅仅在于“丰富自己的表达方式”,而且还能增加临场感和跃动感,更能吸引对方的兴趣,从整体上提高表达能力。
第6章 通过写文章改变你的世界和人生
32 为你的文章增添光彩的七个建议
(1)以别人的文章为鉴,改正自己的文章
(2)区分使用“鸟眼”和“虫眼”
(3)多读书能提高写作能力
(4)请为“遇到难关”而欣喜
(5)通过“写文章”来“认识”自己
(6)写文章具有“宣泄和净化情感”的作用
(7)通过撰写“未来简历”提高自我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