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母亲打电话

【齐帆齐微课  第70篇  1830字 ,累计130063字】

今天是母亲节,好想给母亲打个电话,问她在天堂的这六年里到底过得怎么样?她是否见到了先走几年的父亲。遗憾的是,母亲临终时我没有在她身边,她没能给我留下她天堂里电话。

父亲退休后在老家邻近的马路边租房开了一个小商店,所以我很早就给家里装了部电话,而且在父亲商店装了分机,既方便自己和兄弟姊妹与年迈的父母联系,也方便父母两老在家联系(主机和分机可互拨通话),免得有事时跑来跑去很不方便,有时我们还可与父母进行三方通话。

可是母亲没有读过书,加之年事已高,不会拨打电话,只会接听电话。父亲健在时,家里有什么事,都是父亲给我们打电话。

父亲去世后,我们兄弟姊妹又都不住在老家,每个人都把自己家里的座机号码和手机号码留在家里,有事母亲就请邻居给我们打的电话。

在母亲不顾我们兄弟姊妹的劝说,坚持要一个人住在老家的情况下,为了让她不感到孤独,同时也为了及时掌握她的生活及身体情况,我们兄弟姊妹隔三差五地给母亲打电话,每次母亲接到电话,我们就放心了。

母亲虽不会打电话,但母亲很喜欢接听电话。只要她在家,电话一响铃,她就会放下手中的活,第一时间接听电话。所以我们每次给家里打电话一般响一次铃就能接通电话。

尽管母亲年事已高,耳朵有点背,但我们兄弟姐妹包括儿媳、女婿、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给她打电话,只要一开口,她便听得出是谁给她打电话。

母亲对电话铃声特别敏感,离很远都会听到电话铃响,而且通过铃声分辨出是哪家的电话在响铃。

有一次她接完电话后听筒没有挂好,我给她一天打了三次电话都没有打通,把我急坏了。只好到处打听邻居的电话,然后通过邻居了解母亲的情况,并让邻居转告母亲把电话机挂好,然后我再打电话,那天直到晚上总算打通了电话。

还有一次,我打回去的电话是通的,但就是没有人接,只好又把电话打到邻居家,邻居说我母亲外出了,可等到晚上电话还是没人接,我又打电话到邻居家,邻居说我母亲在家,但没有听到电话响铃。母亲跑到邻居家接了电话,但说不知什么原因家里电话拿起听筒什么声音也没有。

我估计是电话断线了,第二天一大早我就打电话请维修人员去查修。维修员发现沿途线路都是好的,维修员到了我家才发现,可能是母亲搞卫生时不小心把电话线的水晶头从接线盒里弄出来了。

每次给母亲打电话,她都会先问我们的情况:孙女最近学习怎么样,在大学里生活习惯不,饭吃得饱不(因为我在省城读书时曾说过饭吃不饱)?我们什么时候去过学校看过没有;还提醒我注意身体,晚上早点睡,少加班、少熬夜,熬夜就是熬命。

当我们问她的身体状况时,她每次总是说:蛮好,蛮好,你们不要挂牵。请她到城里来住,她总是回答:不来,不来,我在家里蛮好。

大约两年后国庆节前夕,我正在外地出差,突然接到邻居给我打来电话,说母亲近来身体反常,手脚不灵活,还摔倒过几次,村医怀疑是脑部有毛病,建议我们接到城里医院检查治疗。

后来在县医院检查发现是脑梗,住院一段时间后出院,但生活已不能完全自理。兄弟姊妹商量,在县城妹妹家附近租下一套房子,并请保姆照料。

为了联系方便,我把老家的电话迁移到了县城的出租房。我们兄弟姊妹的电话全部写好放在电话机旁,让保姆随时与我们保持电话联系。但不到万不得已,母亲是不会允许保姆给我们兄弟姊妹打电话的,她怕影响我们的工作和正常的生活。

以前往老家打电话不多的我,也逐步增加了往出租屋打电话的频次。尽管那时母亲行走并不方便,但每次电话响了,她都会抢在保姆前接听电话。每次能第一时间听到母亲在电话那端的讲话声,我们心里也就安稳了。

要是听说母亲身体有些情况,就会下班后或周末赶到县城专程看望。平时我们每两周集体去看一次,这样持续了五年多时间。

2015年中元节前一天,我们兄弟姊妹还一起去看望母亲,并按老家传统习惯祭拜了父亲。临走时,母亲还到门口目送我们下楼。

我回到市区的家里后,给母亲打了电话,告诉她我们已平安到家。母亲在电话里还说:“你们到家了就好。”

听她说话的声音,她当时的精神状态还不错,声音也清晰、宏亮。但万万没有想到,中元节后一天的清晨,我刚起床,正准备做早餐时,接到小妹的电话,说母亲已在当天清晨去世。当时我简直不相信这是真的。

当我匆匆赶到县城,看到安然躺在床上的母亲,无论如何叫喊都没有醒来时,才意识到母亲真的已离我们而去。

母亲的离世,使中元节前一天晚上我给母亲打的电话,成为我给母亲打的最后一个电话。那天本想跟母亲多讲几句,告诉她等天气凉爽一点,接她到我家小住的。考虑到母亲晚上睡得早,怕影响她休息而没有多讲,哪知道就再没有通话的机会,留下永远的遗憾。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给母亲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