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父母的重视,永远都是父母的心头爱,尤其是孩子。不管这个孩子还在小,或者已经进入青春期,再或者,已经成年。
有一天,羊和我说起他们班上的一个同学:“他居然希望他生病,最好得个艾滋什么的。”我倒抽了一口冷气:“他是不是希望不上课了,好每天躺着玩游戏?”羊笑了:“其他同学就是这样问他,还问他,是不是生病了零花钱就可以多了点。但我觉得不是这些原因。”
我立刻想到了问题的所在:“他是不是借由生病希望得到更多的关心与爱护?希望得到爸爸妈妈对他的重视?”羊叹了口气说:“是的,他就是这样想的,我真想帮帮他,可是我又不知道怎么去帮。”
我拍了拍羊说:“如果可以,你多和他交流交流,开导下他,希望你的友谊能让他走出阴影。”
樊登拍过一个纪录片《我在美国读高中》,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教育选择的纪录片。尽管这部片子只是给家长们一个启示,但可以在片中看到美国关于中学教育的一面。
所以,在看樊登这本《读懂孩子的心》时,我是有期望的,我以为他会讲很多一些关于青少年的话题。
看了一千五百多本书,我几乎很难找到十本关于青春期孩子的书。因为家有青春期的男孩,所以我更希望能看到一些关于读懂这些随时会炸毛孩子的心的书。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发现对于初中之前的孩子真的是特别简单。为什么呢?因为只要家长不要过度地用成绩来衡量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关心与爱;给孩子足够的信任;少给孩子一些约束;多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与他交流下他喜欢的事情,孩子就会欢欣鼓舞。而此时孩子的想法非常简单,要读懂他们的心,并不是一件难事。
难的是什么?难以读懂孩子的心,开始于孩子青春期的到来。随着孩子渐渐地长大,他们开始明白自己的不同,他开始要从父母的怀抱中挣脱出来,他开始想自己一个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他开始把自己的心事收藏起来,他开始在意别人的眼光,他开始讨厌父母给他定下的所有规矩。
最恐怖的事情不是遇到鬼,而是遇到一颗变幻莫测的心。从羊上初中的那一天起,我就开始有意识地记录着孩子的成长,期望能从观察中理解他的心。
这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那种突然由乖孩子变成一只无从下手无从拥抱的刺猬的感觉,简直不要太酸爽。就算到了今天,孩子离初中毕业只有三个月多一点点的时间了,我还是很难去适应孩子突然翻脸的情形。
如果有人说他能够完美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这话我是不太相信的;但如果说这话的人是亲自带过青春期的孩子,能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良好的,那么我就信了。
孩子就是一块照妖镜,青春期的孩子会把自己骨子里隐藏着的妖气完全暴露出来。小学的孩子写不来作业算什么,有本事看看青春期的孩子,你不小心说了一句什么话,人家立刻跟你翻脸,你都还不知道是怎么回来。当然,此时的父母第一反应就是:我这么辛苦还不是为了你,你怎么不理解我的心?
一个女人的一生,一定要生一个孩子,并且亲自把他抚养长大,看他上学,容他叛逆。只有完整地把整个孩子童年青少年时期都经过了,然后把自己变得更完美了,我觉得女人的一生才不算虚渡,也才能真正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爱。
想来学富五车的人,面对青春期的孩子,也没有什么好的妙招。如果写出自己暴跳如雷的样子,有些掉自己的面子;如果过分美化自己,又觉得内疚。
也或许樊登的孩子已经在美国读中学了,青春期的问题已经完全交给了外部力量,自己可以轻松地发展事业。
不然,真的想看看他与他青春期的儿子故事是怎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