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 能让我们掌握的高效学习法

《如何学习》,作者本尼迪克特·凯里,是《纽约时报》顶级的科学记者,从事医学和科学类新闻报道30余年。这本书就是作者根据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数十年的科研成果,总结出的一套颠覆传统认知的高效学习法。通过本书,我们将看到大脑汲取知识的真正途径,了解这台奇妙的学习机器的运作原理,并学习最前沿的科学学习方法。


01了解大脑的学习原理


我们的大脑机器能够同时处理多种信息,完成多项任务,在人的大脑中,用来学习和记忆的核心部位有三个:内嗅皮层、海马和新皮层。其中,内嗅皮层类似于过滤器,专门过滤涌入大脑的信息;海马是构筑新记忆的地方;新皮层,是大脑最外面那层薄薄的外皮层,是储存记忆的地方。人的大脑中至少有两套系统负责记忆的构筑,一套负责显意识的记忆,一套负责潜意识的记忆。科学家发现,左脑是智者,是语言专家,与右脑割裂开来后,人的智商完全不受影响;右脑是艺术大师,是处理空间与视觉的行家。

大脑对情绪、时间、生理节奏乃至场所、环境都很敏感,它能关注到我们的意识关注不到的东西。晚上我们睡觉时,大脑还会寻找在白天的生活琐事中隐藏着的联结和更深层的寓意,但是信息的存取并不会按照先后顺序进行。比如,刚学过的东西,第二天考试时可能就忘记了。



02遗忘的威力

遗忘总是让人感到很苦恼,但遗忘也有其正面作用。

正面作用一,遗忘有“垃圾信息过滤”的功能,能使人的大脑专注于一件事,只让该出现的信息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

正面作用二,正常的遗忘,也就是那种被动的、让人为之哀叹的记忆衰退,其实也有助于继续的学习。它就像我们的肌肉锻炼,先损耗,后增长。


遗忘在大脑运作中的作用就是屏蔽掉大脑中的背景噪音,让大脑把该输出的信号输送出来,而输出的清晰度与屏蔽的强度息息相关。“遗忘式学习”理论告诉我们,“遗忘”是“学习”的好朋友。证明大脑正以恰当的方式工作着。

“遗忘式学习”法则一,任何记忆都具备两种能力,即储存能力与提取能力。储存能力就是指记忆存储的能力,用来衡量我们学到的东西储存得有多坚实。大脑只保留对现在或将来有意义、有作用或有趣的东西。

提取能力,是用来衡量某种信息被提取到意识中的难易程度。相比于储存能力,提取能力往往很靠不住,既能瞬间形成,也能瞬间消减。

遗忘式学习”法则二,“必要难度”原则。它指的是,我们在提取某种记忆的时候越是大费力气,在得到之后,该项记忆的提取能力以及储存能力就变得越强,学得也更加扎实。


人们认为,学习就是用进废退,如果学到的东西没有机会不断运用,那么它必将从记忆中渐渐消退。事实是记忆也有“逆袭”的时候。研究表明,记忆在最初的几天里会增加,哪怕没有做过任何复习;而记忆的逐渐消弭,平均是从第四天之后才会开始。遗忘不仅是一个被动的衰减过程,更是一个主动的过滤行为,它会挡掉让人分心的信息,清理掉没用的杂乱垃圾。科学发现,记诵诗歌成绩比生词会有提升。一个人回想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学习时所用的材料。




03考试是记忆的好帮手

考试,或者叫自测、背诵、预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技巧,其作用远不止于测试学生的学习水平。

考试能够调整我们已经记住的内容,考试能够帮助揭开“熟练度”带给人的假象。考试用我们的记忆改变了我们的记忆,而且是以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做出了改变。研究表明,最佳的考试时机是早早考试,而不是延后考试。先考试后学习,将最大程度地利用无知的潜在价值。

我们的记忆有一个特点,即主动的回想比被动的重复效果要更好。我发现最近孩子背诗词的体验,一次次主动试着回想默写,的确记忆效果比较好。他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怎么能全默写出来!

作者认为:要获得学习与背诵的最佳搭配效果,最恰当的比例是阅读和学习只占30%。也就是说,先花1/3的时间去学去记,剩下的时间则用来凭记忆背诵。

学习环境的实验中,频繁更换学习环境的学习效率要比一成不变的学习环境高40%以上。因为我们的大脑在储存记忆的时候,会同时储存学习知识时的背景,在不同的背景下学习,关于知识的提示就会成倍的增加,这就给记忆提取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我们成倍地增加记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使我们的学习场所加倍,即多换几个地方。

课堂学习技巧应用的顶级权威专家丹尼尔·威林厄姆曾建议自己的学生,备考复习时,不要直接照着笔记复习。最有效的方法,是把笔记放到一边,重新整理学习材料,自己想出一套全新的重点概述来。是以一种不同的思路去过一遍学习材料,这与变换局部环境的做法异曲同工。

如换一个完全不同的房间,换一个完全不同的时间段,换一家不同的咖啡店,换一个不同的练习场,用布鲁斯替换古典音乐,这些针对惯常行为的每一个改变都会帮我们把记忆保留得更长久。以后我们记得去不同房间学习,去公园,去图书馆,去操场,去面包店等等,我也曾在不一样场所学习课程,至少学习状态是感觉不错的,现在还会想起那个场景。

另外,与其一口气全都学完,还不如今天学一点、明天学一点,在某些情况下,分散式学习能让我们的学习事半功倍。适用于全新内容的学习与记忆。

研究发现,要建立并维持一套外语词汇、科学概念或其他信息资料的学习记忆,最佳的复习间隔是:第一次学过之后,一两天之内复习一次,然后过一个星期再复习,过一个月再复习。之后,复习间隔可以拉得更长。




04 渗滤,交替学习

在创作中,创造性的飞跃通常出现于创作者沉浸于某个故事或主题一段时间之后,暂时放下之前,而且常常以零零碎碎的形式出现,既没有一定的先后顺序,也没有一定的大小规则,更不讲究重要程度。

作者描述,渗滤是长期的、逐渐累积的学习过程。它是用来创作新作品的辅助工具,渗滤的关键在于一直保持着心神的警觉,不断想办法调动起我们的头脑来,关注与当前未完成的项目相关联的一切,随时采集各种对外界的感知,并感悟自己内心的反思。这套方法用在写作上,再合适不过。

渗滤常常包含三个阶段:

一,面对一个难题,先退下来并心里惦记着它;

二,有意无意间地采集数据与资料;

三,听取自己的想法,比如我怎么思考、怎么分析、怎么收集数据。

常常不断沉浸在反思中,让渗滤出现在创作过程中。


实验发现,运用交替学习能使训练成效倍增。“交替学习”就是把既相关又不相同的题材混合到一起来学习。交替学习的功效就是让大脑准备好随时面对意想不到的事情。

虽然交替练习给人一种进步缓慢的表象,跟单一重复的效果似乎没法比,但是,随着时间的累加,交替练习所累积起来的进步要比单一重复多得多。从长远来看,单一技巧的重复训练反而会阻碍我们进步。

交替学习最为关键的是,我们在设计交替学习方案时,一定要把新的科目或技巧跟学过、练过,但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复习过的内容混合到一起。



05睡眠也是学习

关于睡眠,有两种理论。一种理论认为,睡眠本质上是一种时间的管理与调节。另一种理论认为,睡眠的主要目的是巩固记忆,是学习。科学发现,大脑在睡眠的不同阶段中有不同的运作方式,都有助于不同学习技能的增强。

2007,研究学者通过实验告诉我们,无论是需要靠记忆力的学习还是需要靠深度分析能力的学习,在傍晚的考试中,那些白天睡过一小时午觉的人,成绩会比没有睡午觉的人高出大约30%。在睡眠的过程中,人会拓宽记忆的透光孔,因此能看到更完整的景象。

大量数据说明,睡眠能增强我们对前一天所学内容的理解力和记忆力,可以辅助我们的词汇学习、单词配对、逻辑推理,并且有助于工作中的陈述报告、学校里即将到来的考试等等。

实验还发现,白天睡上一小时到一个半小时所得到的学习辅助效果,跟一整晚8小时的通宵睡眠几乎不相上下。最新研究表明,睡眠可增强记忆力、理解力、学习力。换句话说,睡觉就是学习。睡眠同样具有价值,我们可依此来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清醒的时候,抓紧时间学习,此时效果自是最佳,等收效越来越低时就应赶紧去睡觉,睡眠会帮助我们继续完成。

调整睡眠将是加深学习的一种手段。看来白天打个盹或晚上早睡,不仅可以让我们精力更充沛,还可以看作是闭着眼睛在学习。哈哈,我们大脑太强大了!



学习,伴随我们成长,它是我们每天要做的事。如何学习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课题,学习靠的是积累和努力,不能急于求成。但我们可以利用更好的方法去拥有更多的时间,更高的效率,也能更快乐地学习。通过了解,我们可以变换过去的旧习惯,比如一再重复、超负荷练习、专攻一项,等等。尝试好好利用新的科学方法,探索践行,让学习变得更高效。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学习》| 能让我们掌握的高效学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