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老太被美国上将男友骗走25万 ,一起来解读情绪,防骗!!

近日,安徽石台县73岁的朱女士被“美国上将男友”诈骗25万余元。骗子自称罗伯特·梅森,正在叙利亚带兵打仗。他只会打字不会说中国话,和朱女士全程微信聊天。骗子称不想打仗了,想来北京买房,过上安宁日子,并和朱女士共度余生。从今年6月底开始,骗子以寄包裹需海关税等名义,一步步诱骗朱女士转账。朱女生表示,她接受过反电诈宣传,但没想到这种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上文中的老太被骗25万,其实我们生活中的也多多少少会被情绪冲昏头脑做出些夸张的事,而且因为情绪问题产生的社会案件也越来越多,很多时候我们自己意识不到,其实“情绪问题”是个比较严重问题。

只要情感一上头,就容易被气氛所欺骗。

我们不能说笑就是开心,实际上是开心或是其他原因导致笑,但开心表现不一定是笑,导致笑的原因也不一定是开心,很多时候是我们想的简单了,把笑当作开心。

巴瑞特教授认为情绪与三个方面有关:情感现实主义、概念的形成和社会现实的影响。情绪是由我们的大脑构建出来的。当有事件发生时,大脑便会预测出身体会做出何种反应。当身体感觉和外界事件产生共鸣时,情绪就发生了。如果预测不同,那么身体反应也会不同。

传统情绪观认为当发生某事情绪就会自动出现,并且可以通过面部表情声音动作表现出来,这是不科学的。情绪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没有全世界的普遍性,而且情绪与所处环境及个人经历密切相关。

情绪的源头是内在感受,即面对一件事大脑和身体的感受。你的大脑会通过以往经历构建的身体感受来构建对事物的感受,你的每一个感受都会在大脑里面输入一个模型,把模型统计整合就得到情绪的概念,比如开心、悲伤、抑郁等。

我们了解别人要从别人所处的环境出发,提高自己的共情能力,从情绪的特殊性推倒到普遍性中,再在心虚的普遍性中印证别人的情绪。

在判断情绪事我们要避免经验主义,很多时候经验主义会失效。

我们来先看一张图


是不是不知道这是什么,其实这是因为“经验失效”你的大脑没有找到对应的图案轮廓。

再次看上面的图案,是不是感觉图像自动在脑中浮现出来,其实这就是你的大脑在接受图片概念后总结出来的经验。

很多时候我们会情绪失控是因为大脑把现在经历的事和身体感受作为实例寻找对应的情绪感受,比如“天气寒冷。并且你现在饿着肚子,身体上的感受误导你的大脑觉得你现在情绪不好,如果有人一直和你聊天,你就很容易发火,其实你的情绪很正常,只是想补充能量,反正小老头没见过那个人自己越饿越生气。”

其实别人的很多经验是我们没有感受过的,在判断其心理是应该先去除外界干扰,多找一些参照物,用参照物刺激印证他的心理情况,再通过我们想了解的事来刺激他,观察他在接受刺激之后的反应对照的是那种情况。比如:我们想知道他对合同的看法,就在在他身体舒适,外界情况令他愉悦的情况下,问他最近有没有什么烦恼的事,一般在这种情况下想起来的都是他最困扰的事,以此观察他的身体动作和语言神态,再问他对合同的看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73岁老太被美国上将男友骗走25万 ,一起来解读情绪,防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