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老中医的“秘术传人”稿本 ——吴陵王少云和他的出诊秘方

民国老中医的“秘术传人”稿本

——吴陵王少云和他的出诊秘方


最近看了几集电视剧《老中医》,剧中的翁泉海实在是“高大全”,从其言行中还闻出一些腐朽的味道。大多病人,到翁泉海诊所,都能方到病除,翁氏医方到底有怎样的神奇,我不得而知。带着好奇心,从书柜里一堆旧书中,找出这本民国老中医的出诊秘方稿本,来看看与翁泉海同时代的老中医到底怎样出诊,怎样开方治病。

稿本的封面,草草写满字,不知是不是稿本的主人有意为之。在一大团乱字中,羞答答藏了 “秘术传人” 四个字。在乱字上面盖了方印,印文为“吴陵王少云之印”,字堆里依稀有“少云”的落款伸腿露脚。吴陵是泰州唐初的用名,泰州历史上称谓吴陵仅有4年,大多人只知泰州古称 “海陵”,王少云在用印上冠“吴陵”二字,是不是有卖弄的嫌疑?

查了查泰州地方文献,知王少云在民国时期是个颇有名气的儒医,生于1891年,卒于1947年,家住泰州孙家桥北街,诊所在孙家桥南街。

王少云喜好风雅。他收到一方泰州清初名士宫伟镠“春雨草堂”的印章,就将自己的居所命名为“生春草堂”。1940年10月,泰州的一些文化名人成立了“泰社”,有尹天民、仲一侯等数十人,王少云名列其中,且活动积极。“泰社”的第二次集体活动就安排在王少云的居所。“生春草堂”内一时贤达云集,会聚了50多人。年届50的王少云请出其曾祖的“岁寒兰友图”,满室文友对图作诗,或坐或立,或侧耳相商或拈须自吟,胖圆的脸、蓄着八字须、戴着金丝镜的王少云穿行期间,好不快意。文会的高潮是一场酒宴,觥筹交错之后,是众人对主人的答谢。此后经年,当王少云独处居所时,在空落落的厅堂间,或许还能听到当时文人雅集时热闹的喧哗。

王少云交游广阔。一个有名的医生,交游本就广阔,何况还是个喜欢诗文书画的儒医,结交的贤达尤多。当时泰州第一流的书画家凌文渊、陈冕甫、金野樵、仲一侯等均是他的座上客。这其中因凌文渊的关系,还与齐白石结识并成为好友。凌文渊客居北京时,与齐白石同为“京师四大画家”,常相来往。凌文渊退居泰州后,两人之间的联系未曾中断。1940年至1941年间,华北的伪政权想拉齐白石出任伪职,齐白石不就,应凌文渊之邀来到泰州,居于凌府,王少云频繁出入凌府作陪,与齐白石遂成好友,齐白石还为之作画。

王少云为人有趣。在其还没有出名的时候,他包有一辆黄包车,黄包车动辄拉着他穿行于泰州的街头巷尾,十分拉风,颇为招摇,这是向认识的人昭示,他王少云出诊很忙,这算不算是一种自我营销的方式?

王少云医诊严谨。来看看这本“秘术传人”的稿本,有200多个出诊条目。每个条目下,记录了病人姓什么,住哪里,什么时间接诊,什么症状,开的什么药方。

接收王少云诊治的病人地域很广,近有泰州城内的,如:招贤桥、歌舞巷、南阮家巷;稍远有泰州城外的,如:孙家庄、陈家岱、郑家庄;更远的有东台、宜陵人。王少云诊治的症状多样,一个家住老东河陈姓的病人,症状是“温邪六七日,体热冒汗不解,夜烦谵语,不眠,满舌白砂苔,吐白沫,病势重”,王少云开的方是“柴胡汤、石膏、知母、括姜、白芥子”。

王少云的出诊记录条目清楚,有时也写得随性。有一页上,在几个条目的出诊记录之间,写了“九成宫醴泉铭”几个字,

是不是王先生写方时,突然手痒难禁,有一展楷书的冲动?再看另一页,居然有“风月宝鉴” 四个大字,旁边还有一段诗:“一见娇姿情未终,多情天谴又相逢,只疑弱水无船渡,谁料仙源多路通。”

这是想起了《红楼梦》,还是想起了《西厢记》?王少云呀王少云,你真是一个性情中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民国老中医的“秘术传人”稿本 ——吴陵王少云和他的出诊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