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了解死亡,是外婆的去世。
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小到记忆还很模糊,但是那一天的回忆直到现在依然还很清晰。
外婆病危以后我被送到爷爷奶奶家待了一段时间,直到外婆出殡那天,我才被带到了外婆家。
进门就看到一个大大的长方形的箱子架在几条高高的长板凳上,摆在堂屋中央。
模糊记得箱子上贴着类似封条的红纸,那时的我并不知道那个叫棺材,是的外婆去世的时候还是土葬。
我好奇地看着周围的人对着大箱子大喊大叫,也不知道在哭还是在笑。
走进里屋,看见妈妈坐在沙发上,脸上面无表情,脸颊上却挂着泪珠。
我问“妈妈你为什么哭啊”,妈妈也没看我也没说话。
过了一会,妈妈起身走到外面大堂,我也跟着出去。
只见妈妈也对着那个大箱子大喊大叫,也是不知道在哭还是在笑,嘴里说着我听不懂的话。
当然了现在的我明白了那是在哭喊,但是小时候的我一直是很迷惑,不知道大人们到底在干嘛。
外婆出殡的时候我也一路跟着去了,好奇地看着大人们挖了一个好大的坑,然后把大箱子小心翼翼地放了进去,再埋起来堆成了一个小土坡。
那个时候的我并不清楚外婆去世是什么意思,死亡这个概念大概是随着外婆的去世有了最初的模糊的了解。
在我懵懵懂懂的青少年时期,对于死亡的不断了解大概是随着奶奶、外公、爷爷的相继去世而越来越清晰的吧。
奶奶、外公去世的时候我并没有太大的触动,可能是因为从小到大接触的时间不是特别多,所以没有太多的感情。
但是爷爷的去世对我的触动却很大,可能是因为当时已成年,对爷爷的印象也一直是很和善的样子,而且爷爷去世的比较突然,都没来得及见到他最后一面,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所以爷爷的去世对我的打击还是挺大的,每每想起这件事,心里总还是有些难过。
从爷爷去世后,我忽然深刻地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人死不能复生,有些遗憾永远都没办法弥补。
隔辈亲人在我成长的不同阶段相继离开,也让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了死亡这个词。
1、生老病死是常态,早晚都需要面对。
身边亲人的离世让我更直观更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和灭亡,不过是一场虚无,不管是活到50岁还是80岁还是100岁,总归还是得尘归尘土归土。
有一句话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以前不太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近些年倒是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们以为来到人世间是何其幸运,概率不亚于中500万彩票,可是对于不想来到这人世间的人来说又是何其不幸,不来什么都不知道,来了就得把这人间的众苦通通品尝一遍,然后再经历一番死前的痛苦折磨,才最终重新回到没来之前的状态。
对于一个不想死的人来说,死可能是一件无比可怕的存在,但是对于生不如死的人来说,死亡何尝不是一种解脱。
就像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之前,那么长的空泛的时间,跨越了千年万年亿万年,跟我们也一点关系都没有。
可为何在这短暂存在着的几十到百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丰富的爱恨情仇、人间百态之后,我们依然觉得死亡是件可怕的事呢?
其实死亡的状态本身并不可怕,觉得可怕的是走向死亡的过程,以及对于既然已经来到人间一趟,却没来得及把想做的事都做完的不甘心。
所以人生更重要的是厚度,而不是长度。
人终有一死,不是今天死,就是明天死,要么是后天死,要么是大后天死,总有一天会死的,总有一天要面对与至亲至爱的离别,总有一天要经历自身的最终陨灭。
一切都是自然法则,谁都逃不过。
了解了生命不过是一场体验之旅,或许能够放下一些虚妄和执念,好好地活在当下。
2、生命无常,意外随时可能会到来。
生老病死是常态,意外却随时会打破这个常态,在一个不经意的日子里让生的状态戛然而止。
生命无常,人并不是按照顺序离开的,这一点提醒了人们,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且行且珍惜。
意外对于亲人的打击是最重的,因为没有做好离开的心理准备,没有好好地做过告别,因此心理上可能会长久地不能接受现实。
所以接受生命的无常,人生的不可预期,是每个人都需要做好的心理准备,因为这是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的人生课题。
心理上有了预备,也会更珍惜身边的人,更重视生命的体验过程。
结尾:
生死的话题说起来挺沉重,但是一旦真的把生死的课题想明白了悟透了,反而能够以一种更加超脱的状态立足于人世间。
只要想到人生不过百年而已,还有什么值得纠结痛苦的呢?
这一趟有去无回的列车,多去感受窗外美好的风景,而不是去和列车里的其他人无意义地争吵、争斗、攀比、内耗。
生命就是一种体验的过程,我想在这有限的生命里尽可能轻松快乐地活着,体验生命的丰富多彩,不留遗憾地离开,才不枉来到这人世间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