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变》戴蒙德 第二章

芬兰的危机框架

1.愿意承担责任

芬兰人从“苏芬战争”“继续战争”以及战前的外交政策中吸取教训中明白,芬兰无论选择什么政策,那条连接芬兰和苏联的边界始终在那里,最终选择接受现实。

2.明确需要解决的国家问题

芬兰颠覆了自己以往的政策,即:不与苏联(俄罗斯)打交道的传统。转而采取了与苏联进行经济合作并开展密切的政治互动。作为一个富裕的国家,你可以看到芬兰街道上跑着落后的俄罗斯汽车。赢得苏联的信任是保持芬兰政治独立的唯一途径。

3.民众对国家认同

芬兰虽然只是一个小型的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但芬兰的民众具有非常强烈的国家认同。原因有二:芬兰语;在沙俄统治下长达一个世纪的独立自治历史。抵挡苏联的侵略时,芬兰人展现了不屈和团结的精神,捍卫国家主权并所有事情都重要。至今他们提起这段历史,都是无比的自豪,更加强了对自己民族的认同感。

4.诚实的国家自我评估

芬兰人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小国,与苏联(俄罗斯)有漫长的边界,不能指望盟友提供有效的支持。赢得苏联(俄罗斯)的信任是保持芬兰政治独立的唯一途径。尽管这样的政策对于很多西方国家来说都是“懦夫政策”,但这是唯一一个能够帮助芬兰解决困境的决策。

5.应对失败的耐心

尽管遭受过重创,但芬兰人的顽强抗争让苏联认识到使芬兰独立才是正确的选择。芬兰经历了漫长且持续的试验,找到了与苏联(俄罗斯)保持良好关系的方法。

6.特定情况下国家的灵活性

面对前苏联的担心和敏感,芬兰曾对自己国家的战时领导进行过追溯审判。其它国家可能会对这些措施不以为然,但这反映了芬兰的灵活性:牺牲部分原则来获取最不可侵犯的政治独立。芬兰人出色地“在几个最糟糕的选项里选择了最不糟糕的一项”。

7.国家的核心价值观

苏联赢得战争后,与芬兰签停战条约,并对芬兰提出赔款,要求芬兰在六个月内向苏联支付高达3亿美元的巨额赔款。芬兰人民再次展现他们的强大,赔款的压力不仅没有压垮芬兰人,反而刺激了芬兰经济的变革,促使芬兰发展包括造船业和出口加工业在内的重工业,带动了战后经济的增长,从农业国变成现代化工业国。另外,为了尽可能高效地利用全部生产力,芬兰的教育体系旨在为每一个国民提供良好的教育。出色的教育体系和高研发投入带来的结果是:出口占GDP的一半,并且以高技术为主。仅仅半个世纪,昔日穷困的芬兰一跃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富裕国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剧变》戴蒙德 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