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x 核心 & 数据响应式原理
vuex 使用总结(详解)
vue的双向绑定原理及实现
axios 是由 promise 封装的一个 http 的库。
promise是 es6 为解决异步编程的。
什么是异步?
1. 不会按照浏览器的加载方式 由上到下。
1. 回调函数
2. 定时器
3. 事件绑定
4. ajax
二、列举一个例子
axios它是基于promise的http库,可运行在浏览器端和node.js中,然后作者尤雨溪也是果断放弃了对其官方库vue-resource的维护,直接推荐axios库,小编我也是从vue-resource转换过来的,差别说不来,我们讲一下axios在实际开发中的用法
axios特点
1.从浏览器中创建 XMLHttpRequests
2.从 node.js 创建 http 请求
3.支持 Promise API
4.拦截请求和响应 (就是有interceptor)
5.转换请求数据和响应数据
6.取消请求
7.自动转换 JSON 数据
8.客户端支持防御 XSRF
一、promise是如何产生的
promise并不是一个新的功能,它是一个类,它只是对 异步编程的代码进行整合,它是解决异步(层层嵌套的这种关系),让你的代码看起来更简洁。
在 es6 中 promise是一个类(构造函数),使用它需要 new 实例。
注意:
在 es5 里 类和构造函数是一个意思,在es6中 类是类,构造函数是构造函数
只要创建一个 promise 实例的时候都处于 pending (进行中)状态。
promise 构造函数接受一个函数作为参数,该参数的两个参数分别是 resolve 和 rejected,当你成功调用 resolve 当你失败调用 rejected。
promise 的使用方法:
1. then 是成功的,catch是失败的,
2. 第一个函数是成功函数,第二个是失败函数,
3. 成功函数来自 resolve(),
4. 失败函数来自于 reject(),
5. p1 是在内存中存放着,如果我想使用它,就需要通过 点 操作符去使用,
6. then 如果里面有两个函数,第一个是成功,第二个是失败,如果有一个函数就是成功函数,
安装axios和qs
npm i axios --save
npm i qs–save
创建项公共模块API
我是用vue-cli创建的项目在src->util->api.js(公共请求模块js)
引入axios和qs
import axios from ‘axios’
有时候向后端发送数据,后端无法接收,考虑使用qs模块
import qs from ‘qs’
判定开发模式
if (process.env.NODE_ENV == ‘development’) {
axios.defaults.baseURL = '/api';
}else if (process.env.NODE_ENV == ‘debug’) {
axios.defaults.baseURL = 'http://v.juhe.cn';
}else if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axios.defaults.baseURL = 'http://v.juhe.cn';
}
全局设置头部信息
axios.defaults.headers.post[‘Content-Type’] =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charset=UTF-8’;
全局设置超时时间
axios.defaults.timeout = 10000;
请求路由拦截
在请求发出去之前,可以做一些判断,看是否是合法用户
axios.interceptors.request.use(function (config) {
// 一般在这个位置判断token是否存在
return config;
}, function (error) {
// 对请求错误做些什么
return Promise.reject(error);
});
响应拦截
axios.interceptors.response.use(function (response){
// 处理响应数据
if (response.status === 200) {
return Promise.resolve(response);
} else {
return Promise.reject(response);
}
}, function (error){
// 处理响应失败
return Promise.reject(error);
});
封装请求方法
使用ES6模块化export导出import导入
在ES6前, 前端就使用RequireJS或者seaJS实现模块化, requireJS是基于AMD规范的模块化库, 而像seaJS是基于CMD规范的模块化库, 两者都是为了为了推广前端模块化的工具,现在ES6自带了模块化,不过现代浏览器对模块(module)支持程度不同, 需要使用babelJS, 或者Traceur把ES6代码转化为兼容ES5版本的js代码;
get请求
export function get(url, params){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axios.get(url, {
params: params
}).then(res => {
resolve(res.data);
}).catch(err =>{
reject(err.data)
})
});
}
post请求
export function post(url, params)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axios.post(url, qs.stringify(params))
.then(res => {
resolve(res.data);
})
.catch(err =>{
reject(err.data)
})
});
}
实际使用
在main.js中引入js
import {get,post} from ‘./utils/api’
//将方法挂载到Vue原型上
Vue.prototype.get = get;
Vue.prototype.post = post;
配置请求环境
这里通过devServer请求代理
当在请求过程中有/api字符串会自动转换为目标服务器地址(target)
devServer: {
historyApiFallback: true,
hot: true,
inline: true,
stats: { colors: true },
proxy: {
//匹配代理的url
‘/api’: {
// 目标服务器地址
target: ‘http://v.juhe.cn’,
//路径重写
pathRewrite: {‘^/api’ : ‘’},
changeOrigin: true,
secure: false,
}
},
disableHostCheck:true
}
这是请求聚合数据的接口为列子
this.get(‘/toutiao/index?type=top&key=秘钥’,{})
.then((res)=>{
if(res.error_code===0){
resolve(res);
}else{
//这里抛出的异常被下面的catch所捕获
reject(error);
}
})
.catch((err)=>{
console.log(err)
})
返回数据
图片描述
使用promise
1.比如用户想请求url1接口完后再调url2接口
var 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reject)=>{
let url1 = '/toutiao/index?type=top&key=秘钥'
this.get(url,{})
.then((res)=>{
resolve(res);
})
.catch((err)=>{
console.log(err)
})
});
promise.then((res)=>{
let url2 = '/toutiao/index?type=top&key=秘钥'
this.get(ur2,{})
.then((res)=>{
//只有当url1请求到数据后才会调用url2,否则等待
resolve(res);
})
.catch((err)=>{
console.log(err)
})
})
Promise对象
Promise有三种状态
pending: 等待中,或者进行中,表示还没有得到结果
resolved: 已经完成,表示得到了我们想要的结果,可以继续往下执行
rejected: 也表示得到结果,但是由于结果并非我们所愿,因此拒绝执(用catch捕获异常)
这三种状态不受外界影响,而且状态只能从pending改变为resolved或者rejected,并且不可逆(顾名思义承诺的后的东西怎么又能返回呢)。在Promise对象的构造函数中,将一个函数作为第一个参数。而这个函数,就是用来处理Promise的状态变化
这里要注意,不管是then或者catch返回的都是一个新的Promise实例!而每个Primise实例都有最原始的Pending(进行中)到Resolve(已完成),或者Pending(进行中)到Reject(已失败)的过程
Promise基本用法
Promise.all()用法
var p = Promise.all([p1, p2, p3]);
all()接受数组作为参数。p1,p2,p3都是Promise的实例对象,p要变成Resolved状态需要p1,p2,p3状态都是Resolved,如果p1,p2,p3至少有一个状态是Rejected,p就会变成Rejected状态
Promise.race()用法
var p = new Promise( [p1,p2,p3] )
只要p1、p2、p3之中有一个实例率先改变状态,p的状态就跟着改变。那个率先改变的 Promise 实例的返回值,就传递给p的回调函数,p的状态就会改变Resolved状态
Promise resolve()用法
Promise.resolve(‘foo’)
// 等价于
new Promise(resolve => resolve(‘foo’))
有时需要将现有对象转为Promise对象,Promise.resolve方法就起到这个作用.
Promise reject()用法
Promise.reject(‘foo’)
// 等价于
new Promise(reject => reject(‘foo’))
Promise.reject(reason)方法也会返回一个新的 Promise 实例,该实例的状态为rejected。但是Promise.reject()方法的参数,会原封不动地作为reject的理由,变成后续方法的参数。这一点与Promise.resolve方法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