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分析是一系列短期战略与战术协定。它可以为企业提供快速的评估和路线图,帮助企业识别机遇和规划转型路线
业务指标分析可以为企业提供快速的评估和路线图,帮助企业识别机遇和规划转型路线。它还可以通过分析,帮助企业开启实现价值和竞争的新途径。
业务分析通过帮助企业构建业务分析,商业智能,绩效管理,企业信息管理,和企业内容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从而辨认出关键的市场模式,降低管理成本并提高利用效率,积极主动地管理风险,实现利润的增长。
作为一个数据分析人员,要明确数据分析是用于解决企业的业务问题,帮助企业更准确地预测未来,发现以前无法预见的商机。
数据分析师所做的工作是要从识别企业的业务问题开始,然后才开始解决这个问题。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这个环节被叫做问题构建,它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很重要。
为了做到这三点,需要数据分析师具有非常敏锐的洞察力,熟悉所在企业的业务,和拥有良好的数据科学领域的修养,包括:
在数据分析开始之前,数据分析还未到来。预感和直觉可能是决定继续进行某种分析的推动力。
定量数据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使用一些数据来检验目前你的预感,这就是定量分析和定性的区别,数据分析人员应当用数据模型来检验他们的预感。
为了对业务问题进行“ 问题构建 ”,在问题的识别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事情是充分理解该项业务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以及这个问题在企业内部的重要程度。
数据分析人员需要找到企业内部相关者,就是哪些人员从这个业务中收益。在企业中,管理层是内部利益相关者,企业股东,投资人,部门中层管理人员,和企业员工也都是内部利益相关者。
对利益相关者的管理。对将要立项的数据分析项目,识别所有的与项目有关的利益相关者,并记录这些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评估和分析利益相关者的感兴趣的方向,及对数据项目的影响,通过这些了解来管理利益相关者的预期。
总的来说,投资者希望企业能够在经济环境中取得良好的表现,并为他们带来可观的回报。
包括识别现有的直接竞争者和潜在竞争者的现状和未来动向,收集与竞争者有关的数据库,对竞争者的战略意图和各层面的战略进行分析,识别竞争者的长处和短处,洞察竞争者在未来可能采用的战略和可能做出的竞争反应。
是为了准确判断竞争对手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并在此基础上预测竞争对手未来的战略,准确评价竞争对手对本组织的战略行为的反应,估计竞争对手在实现可持续竞争优势方面的能力。
数据分析人员应当**具有从市场和行业两个方面来识别企业的竞争者的相关业务知识。**具体的来说,要识别竞争者的策略,判断竞争者目标,并评估竞争者的优势和劣势。数据分析人员还能够帮助管理层确定竞争者的战略,及判断竞争者反应模式。
黑莓手机曾经是全球最受欢迎的智能手机之一,但在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中逐渐失去了优势,最终导致了其消亡。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黑莓手机消亡的原因:
缺乏创新
黑莓手机最初的设计重点是安全性和保密性,但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发展,其他品牌也开始提供类似的功能。同时,其他品牌也在不断推出新的技术和功能,如触摸屏幕、高分辨率相机等,这些都是黑莓手机所没有的。因此,缺乏创新成为了黑莓手机的一个致命弱点。
不适应市场变化
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快速变化,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例如,他们希望手机更加轻便、易于携带,同时也需要更多的娱乐和社交功能。然而,黑莓手机的设计和功能并没有很好地适应这些变化。此外,黑莓手机也没有像其他品牌那样积极地与第三方应用程序和服务进行合作,这也限制了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管理不善
黑莓公司的管理和组织结构也被认为是其消亡的原因之一。在过去的几年中,黑莓公司一直在努力转型为一家软件和服务提供商,但这个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公司内部的管理层级过多,决策过程缓慢;同时,公司也没有很好地利用自己的专利和技术优势来开发新产品和服务。这些问题导致了公司的业务发展缓慢,最终导致了其消亡。
竞争对手的崛起
最后,黑莓手机的消亡还与竞争对手的崛起有关。在智能手机市场的早期阶段,黑莓手机是市场上的领导者之一。然而,随着苹果、三星等品牌的崛起,它们的市场份额逐渐增加。这些品牌不仅提供了更好的硬件和软件功能,还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与此同时,谷歌等公司在移动操作系统方面的领先地位也使得它们能够更好地控制市场。所有这些因素都导致了黑莓手机的市场份额逐渐下降。
总之,黑莓手机的消亡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缺乏创新、不适应市场变化、管理不善以及竞争对手的崛起都是导致其消亡的重要原因,并且从总体上低估了竞争对手,没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市场机会的识别是对市场机会的寻找,识别过程,是企业管理者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一个好的市场机会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大多数企业面临的一个共同业务问题是市场的机会在哪?或者说如何发现新的市场机会?找到新的市场机会意味着新的利润增长点。市场机会往往存在于消费者还未被满足的需求中。数据分析人员利用数据分析手段对当前市场机会进行挖掘与筛选,并研究当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如政府颁布新的法规,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发现新的用户群体,挖掘出新的用户需求,研发出解决用户需求的新技术,供应商采用新型工艺,新的市场机会就会出现。
施乐公司在复印机竞争中失去行业老大地位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施乐公司在复印机技术创新方面逐渐失去了优势,对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能力不足,导致产品的功能和性能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市场定位过于保守:施乐公司过于注重自身产品的高端定位,忽视了中低端市场的需求,而竞争对手在这些市场拥有更多的份额和机会。
缺乏营销创新:施乐公司在营销方面缺乏创新,过于依赖传统的销售渠道和模式,对数字化营销等新兴方式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投入。
企业管理不够灵活:施乐公司在企业管理方面过于官僚化和体制化,决策过程缺乏灵活性和迅速性,无法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
综上所述,这些因素导致施乐公司失去了市场优势,无法与竞争对手抗衡,逐渐失去了行业老大的地位。
风险控制是指风险管理者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消灭或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或出现,风险控制的目标是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时对企业造成的损失。
风险转移的主要形式是合同和保险: 采取合资,联营,联合开发等措施实现风险共担。通过技术转让,特许经营,战略联盟,租凭经营和业务外包等实现风险转移
营销诊断非常形象地诠释了企业的经营活动。对于数据分析师来说,企业也是人,社会学中称之为“法人”。同“自然人”一样,“法人”也是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也有生老病死。营销诊断就好像给企业“看病”一样,要找出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才能使企业“病体”回复健康和正常。
数据分析人员应具有一定的诊断能力,在企业目前的条件以及竞争环境下,通过全面的营销检查,发现目前所存在的营销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的过程。最终通过提供营销诊断书的形式提供给相关人员。
当我们完成对一个业务问题的“问题构建”后,接下来我们需要“业务理解” ,就是具体分析哪些业务内容?显然,数据分析要发挥对企业营销业务的驱动作用,其分析内容必然围绕企业市场营销展开,因此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是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定义是指企业管理者计划和执行关于商品和服务的定价,促销,和分销,以创造符合企业目标的一种过程。
市场营销既是一种组织职能,也是为了组织自身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创造,传播,及传递价值给客户,并进行客户关系管理的一系列过程。
而根据现代市场营销学之父科特勒的思想,所谓市场营销,是指企业在现有营销环境下,根据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利用现有的资源和能力,比竞争对手更快捷,更有效地向目标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实现企业赢利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和经营活动。
企业如何确定自己从事哪些生产和经营活动呢?或者说,企业的战略方向该如何选择?
战略分析是通过分析企业的内外环境,包括企业内部诊断和外部环境分析两个部分。
战略方案是根据企业目前所处的营销环境来确定。什么是企业的营销环境?营销环境泛指一切影响和制约企业营销活动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总和。
企业的营销环境包括三个部分内容,首先是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比如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环境,其次是市场环境,比如,行业规模,行业利润,行业生命周期。最后是竞争环境,比如竞争对手,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
数据分析人员可以SWOT分析方法和内外因素评价矩阵方法协助企业相关部门进行判断并得出哪些业务领域具有吸引力,哪些业务领域自己更擅长,从而选择正确的战略方向,确定自己要从事哪些生产和经营活动。
SWOT分析是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就是将与企业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和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通过调查并依照矩阵形式列举出来,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决策性结论。在这里, S代表优势, w代表劣势, 0表示机会, T表示威胁。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也称为EFE矩阵,是一种对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的工具。基本做法是从机会和威胁两个方面找出影响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根据各个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确定权重,再按企业对各关键因素的有效反应程度对各关键因素进行评分,最后算出企业的总加权分数。通过该矩阵,企业就可以把自己所面临的机会与威胁总结出来。
数据分析人员应能够帮助企业制定营销战略规划。需要理解营销战略制定过程的基本步骤。
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对象是所有的消费者吗?客观来说,企业的销售对象是特定群体或目标消费者。
目标市场营销是由目标消费者决定的。
所以我们发现,一方面,消费者需求是不同的,企业需要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开展差异化营销,而另一方面,企业没有足够资源关注各类消费者,所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消费者就很重要。
目标市场营销,是指企业识别各个不同的购买者群体,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作为目标市场,运用适当的市场营销组合,集中力量为目标市场服务,满足目标市场的需要。
目标市场销售由三个部分组成,
数据分析人员需要熟练使用目标市场营销的方法,配合企业的相关业务和管理部门进行目标市场营销相关的数据收集和模型分析,具体来说要对下述3个方面有深度了解。
所谓市场定位,是指企业在选定的目标市场上,根据自身的优劣势和竞争对手的情况,为本企业产品确定一个位置,树立一个鲜明的形象,以实现企业既定的营销目标。数据分析人员需正确认识到目标市场营销策略是企业明确营销服务对象的关键所在,是支持企业营销业务的一项重要分析内容。
消费者分析通过分析消费者所购买商品的购买量,购买频率,购买时间,购买地点,购买动机等五个方面的内容作出相应的数据分析。
消费者偏好是反映消费者对不同产品喜好程度的个性化偏好,是对特定的商品,商店或商标产生特殊的信任,重复,习惯地购买同一商标或品牌的商品。消费者偏好的一般定义是指消费者在考量商品时所做出的理性的具有倾向性的选择,是消费者认知,心理感受及理性的经济学权衡的综合结果。
消费者偏好主要由当时当地的社会环境,风俗习惯,时尚变化对整个消费者群体或某个特定群体产生的影响所决定。
利用消费者偏好,我们可以将消费者划分为4种基本类型的群体。
产品分析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一种,指对产品的产量,品种,和质量3个方面进行分析。对这3个方面可做单项分析,也可做产量,质量,成本的平衡关系分析。
产品分析通常包括产品性能分析,产品质量分析,产品价格分析,产品采购分析,产品工艺分析等,并与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进行比较分析。
任何一个产品都是由三层构成的,最里面是核心产品,第二层是外围产品,第三层是外延产品。
核心产品是指向顾客提供的产品的基本效用或利益。核心产品也就是顾客真正要购买的利益,即产品的使用价值,如果我们对产品进行系统包装,包括定位,文化,形象方面,这样的产品称为品牌,而没有包装的只能称为产品。所以,品牌不仅注重产品质量,风格,特色方面,更注重产品文化的树立与引领。由于现在大多数商品都是买方市场,商品严重过剩,在这种环境下,产品与品牌的关系是品牌是核,产品是表。产品要围绕品牌来打造。
产品的品牌是企业向消费者长期提供的一组特定的产品或服务。品牌是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资产,它的载体是用于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服务相区分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其组合,增值来自于消费者心理中形成的关于该产品的印象。品牌承载的更多是一部分消费者对某个产品或服务的认可,是一种品牌拥有者与顾客购买行为间相互磨合出的产物。由于同类产品越来越多,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产品结构越来越复杂,品牌可以方便消费者进行快速产品识别,降低搜寻成本。
企业如果要想让目标消费者选择自己的产品,就要加强品牌建设,通过品牌文化影响目标消费者,这就是品牌建设的方式之一。品牌建设是企业建立有效市场区隔、获取品牌溢价的关键所在,是支持企业营销业务的第一项分析内容。
市场营销组合是指企业根据目标市场的需要,全面考虑企业的任务,目标,资源,以及外部环境,对企业可控制因素加以最佳组合和应用,以满足目标市场的需要,实现企业的销售目标。
美国市场营销专家麦卡锡教授在人们营销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4P营销策略组合理论,是4种基本策略的组合,即产品,定价,渠道,和促销。4P营销策略自提出以来,对市场营销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市场营销组合是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将企业可控的基本营销措施组成一个整体性活动。
市场营销的主要目的是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它是制定企业营销战略的基础,做好市场营销组合工作可以保证企业从整体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此外,它也是企业对付竞争者强有力的手段,是合理分配企业营销预算费用的依据。同样的产品和服务,往往有多家企业提供,这些企业就构成了竞争对手。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就要如定义中所说的,提供产品和服务时要比竞争对手更快捷,更有效。
由于营销组合是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支持企业营销业务的第一项分析内容,数据分析人员通过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协助企业做到比竞争对手更快捷,更有效的提供产品或服务。
数据分析人员和企业业务人员对营销组合方法进行定量管理,包括在产品规模,产品质量,产品价格,产品渠道,产品促销。并通过数据模型实现企业在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许多获得成功的日本企业,都花费许多时间,精力和资金去分析市场机遇,并对目标市场作深人的了解,研究消费者心理,摸清组织市场营销的活动规律。
在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公司索尼计划进入美国市场,但他们意识到他们的产品在美国市场可能并不受欢迎。因此,他们使用数据分析来了解美国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以下是索尼公司进行数据分析的案例分析:
市场调研
索尼公司雇用了美国市场调查公司,以了解美国消费者对不同类型电子产品的需求和偏好。通过调查,索尼了解到美国消费者喜欢便携式电子产品,如收音机,录音机和便携式电视机,而这正是索尼公司专长的产品。
竞争对手情况分析
索尼公司还分析了美国市场上的竞争对手,以了解他们的产品和定价策略。他们发现,美国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松下、松下、松下和松下等日本公司,但他们的产品定价相对较高。因此,索尼公司决定提供相对较便宜的产品,以在市场上赢得份额。
产品设备和因素分析
索尼公司还分析了他们的产品和定价策略,以符合美国消费者的需求。他们发现,他们的产品需要适应美国市场的不同电压和频率。此外,他们调整了产品功能和价格,以符合美国消费者的需求和价格敏感度。
基于以上分析,索尼公司成功地进入了美国市场,并获得了显着的市场份额。他们的产品在美国市场上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并成为了一个知名的品牌。这是一个典型的数据分析成功案例。
数据的价值之一就是用来建立各种业务指标,用以监控业务日常运营,并预警可能出现的业务问题,定位问题原因。同时,数据分析人员和企业业务管理人当一个数据分析人员拿到数据以后,假设数据存放在Excel表格中,我们可以按照下述二个方面来理解数据。
比如说,用户数据,行为数据,产品数据都是不同类别。
如何理解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业务指标?现代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提出用管理促进企业增长,他认为一个企业管理者要不懂如何衡量。那么如何进行衡量呢?管理者需要用某个统一标准去量化业务,这个统一标准就是数据指标的概念。所谓的“数据指标” ,简单来说就是可将某个事件量化,且可形成数字,来衡量目标,我们讨论绝大多数企业都要用到的数据指标:用户数据,行为数据,和产品数据指标。
假设在快手上的一个直播平台,为了扩大粉丝的规模,主播每天都会通过各种渠道,包括从其他主播哪里,导入新的粉丝放到平台上,这些新的粉丝就是平台上的新增用户。
平台上的部分参与者经常在平台上点赞,这些人就是活跃用户。剩下的一部分参与者经常待在一个角落里,这些参与者就是不活跃用户。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粉丝觉得平台没意思,就跑到其他平台上了,这部分粉丝就是流失用户。留下来的人就是留存用户。
到目前为止,这个平台上共有3类用户,分别为新增用户,活跃用户,和留存用户。其中活跃用户对应的是不活跃用户,留存用户对应的是流失用户。
快手上有很多直播平台,为了成为快手上的顶流平台,我们必须找到合适的指标来衡量平台上的留存和活跃情况,从而制定对应的运营策略,才能靠直播赚到钱。
除此之外,与用户数据相关的其他指标还可以包括:日新增用户数,是对于新增用户描述的指标。
活跃率,是对于活跃用户描述的指标。留存率,是对于留存用户描述的指标。日新增用户数就是企业每天新增的用户有多少。活跃用户数按时间又分为日活跃用户数,周活跃用户数,月活跃用户数3个类别。 日活跃用户数:一天之内活跃的用户数。周活跃用户数:一周之内至少活跃一次的用户总数。月活跃用户数:一个月之内至少活跃一次的用户总数。
数据分析人员需要注意,统计人数要去掉重复的数据。活跃率是活跃用户在总用户中的占比,计算时用活跃用户数除以总用户数。根据时间可分为日活跃率,周活跃率,月活跃率:活跃率 = 活跃用户数/总用户数*100%
对于新用户,经过一段时问可能会有部分用户逐渐流失了,那么留下来的用户就称为留存用户,也就是有多少人留下来了。所以留存和流失正好是相反的概念。
我们为什么要关注留存呢?留存可以评估产品功能对用户的黏性。如果一个产品留存低,那么说明产品对用户的黏性就小,就要想办法来提高留存了。留存反映了不同时期获得新用户的流失情况,如果留存低,就要找到用户流失的原因。反映用户留存的指标,用留留存率的定义为在一个统计周期(比如,周或月)内,活跃用户数在第N日仍活跃的用户数占比的平均值。计算方法如下:留存率=(第一天的新增用户)在第N天使用过产品的用户数/第1天新增用户数
用行为数据主要回答用户干了什么?用户行为相关的数据指标包括:访问次数,访问人数,转发率,转化率, K因子,共5个指标。
产品数据相关的指标共有4类,分别为业务总量指标,人均情况指标,付费情况指标,和产品情况指标。
数据分析人员在选择数据指标时需要明确指标的目标定位。
首先,如何选择数据指标?企业业务指标的定位分为下面三个层次,分别为:战略层指标,业务层指标,和业务执行层指标。
假设一个电商平台的战略层指标是交易额,那么,业务层指标既可以设定为各种商品的交易额,也可以设置按地区的交易额。如果战略层指标出现问题,比如,出现交易额不达标的时候,管理者可以快速查询到问题的源头。在明确了业务指标的层次之后,我们需要确定数据指标服务于什么目的?如果是企业的战略层指标,这些指标应为整个企业认可,是用于衡量企业业绩的核心指标。
企业的业务层面指标,是对战略层指标的分解,通过查看业务层面指标,管理者可以快速定位导致战略层指标出现变化的原因。具体到业务执行层指标,是对业务层面的具体分解,业务执行指标通常是业务过程中非常详细的指标。
所以,数据分析人员在建立业务指标体系需要与各业务部门紧密沟通,还需要对公司业务和各部门职能的深刻理解,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建立指标体系的方法,不断进行尝试就能够搭建出合适的指标体系。
业务指标体系能够帮助一个企业从不同维度对其业务进行梳理,把业务有系统地组织起来。所以,一个业务指标不能叫业务指标体系,几个毫无关系的业务指标也不能叫业务指标体系。同样,对于一家公司的业务是否在正常运行,可以通过业务指标体系对业务进行监控。当业务出现异常时,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发现问题,开始分析,然后解决这些问题,最大化地减少损失。
如何构建一个企业的业务指标体系是数据分析人员的一项基本技能。在构建体系时需要考虑业务指标体系的构成,业务指标体系的作用,及如何在企业中建立业务指标体系和在建立业务指标体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指标体系是从不同角度来描述某项业务,围绕业务把几个指标有系统地组织起来。如果一个业务指标能够完全描述业务,也可称为体系,但把几个毫无关系的指标放在一起,则不能叫指标体系。利用业务指标体系,管理者可以大致判断所在企业的业务是否正常,也就是通过业务指标体系对业务进行监控。当业务出现异常时,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然后解决这些问题,达到减少损失的目标。
为了建立一个企业的业务指标体系,数据分析人员应协助相关管理人员和其他部门的业务人员,根据下述步骤建立业务指标体系。
业务报表是指对业务内容和数据的统计分析图表。一般是企业内部的自制报表。统计图表则代表了一张图像化的数据,形象地呈现了数据。我们常常提到的可视化分析图表一般包括比较类图表,占比类图表,相关类图表,和趋势类图表这几个类别。
业务报表就是通过可视化分析图表撰写数据分析报告,这是对整个业务指标的一个总结与呈现。通过报告,把业务指标的数据结果及建议完整地呈现出来,供业务分析人员参考。
一份好的数据分析报告需要满足以下3点要求:好的分析框架,明确的结论,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议或解决方案。
业务分析是一系列短期战略与战术协定。它可以为企业提供快速的评估和路线图,帮助企业识别机遇和规划转型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