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看手机时,你在看什么

白岩松老师在《白说》中写到,他自己没有微信,也没有微博,别人要找他只能是打电话。

在大多数人看来这绝对一个反常的做法,难以理解,无法接受。

从2007年苹果发布第一代IPhone 开始,手机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通信工具,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它变成了一个带通话功能的设备。

手机的屏幕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完善,我们可以用它来拍照,看视频,上网,玩游戏,做文档,聊天等等。以前需要用电视,电脑,相机完成的任务,现在就只需要一部手机,它在生活中变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很多人觉得离了手机就像丢了魂,连半分钟都活不下去。

所以,你会看到每个人时时刻刻都在低头盯着自己的手机看。走路的时候看,吃饭的时候看,上厕所的时候看,只要有时间,就会掏出手机。

由此还派生出了一个新词"低头族",有的城市还为低头族专门规划了道路,红绿灯不是装在空中,而是在地面上显示。而且你会听到公交车上时不时提醒"请使用手机时,注意安全。"

手机渗入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如此之深,如此之大,估计苹果公司发布第一代iPhone时恐怕没有预料到这种情况,可能没有人能预料到。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时刻抱着手机,究竟在看什么?

有人会说,这还用问,当然是刷微博,刷抖音,刷朋友圈,刷淘宝,看视频,打游戏...

没错,这绝对是大多数人的行为。但是,这些行为背后肯定会有某些深层次的因素在支配,可能是社会因素,也可能是心理因素。

以我自己为例,我手机上显示的过去7天屏幕使用时间是每天平均5小时40分钟。娱乐总计12小时,社交总计10小时,其他5小时。最常使用的app是7个,每天拿起手机的次数是80次,拿起后第一次使用最多的是微信,为143次,每天大约收到40条通知。

我手机上总共安装了不到10个app,微信所有的群消息都是免打扰,不玩游戏,看到这个结果我很吃惊,因为娱乐和社交的时间占据了一半以上的时间,更别说那些安装了几十个app,加入了不知道多少个微信群的人了。

从这个统计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你每天的时间都花在哪里了。

无处安放的孤独

人是群居动物,而且是靠分工协作从事生产劳动,获得所需的物品。所以就免不了要和其他人打交道。

电话没有出现之前,书信是主要的联络方式。其中不乏世代流传的名诗名词。白居易在《寄元九》中写道:“一病经四年,亲朋书信断”。人在病中,孤独之感越发强烈,他却找不到人来诉说。

这种愁苦随着手机的普及就烟消云散了。两个人无论相隔多远,只要在通信网络服务区内,几秒钟就能联系上对方,还可以用视频看到对方。

我们不仅能随时得知亲朋好友的消息,也能随时得知这个世界上每时每刻在发生什么。

抖音、微博、朋友圈时刻都在提醒着你。窗外明明在下雨,你却是从朋友圈得知的这一消息。

社交媒体一方面满足了人天生的好奇心,一方面满足了人的表达欲。

媒体热搜榜靠前的永远都是些娱乐圈的八卦消息。抖音上的各种自拍短视频,微博微信里各种晒照,有时候还会引来众多陌生人的围观和评头论足,一不小心可能还会成为网红。一个默默无闻的路人甲,瞬间就成了众人瞩目的对象。

有的人为了获得关注,还花钱买粉丝,要是真的粉丝也就罢了,这种买来的“机器粉”(或者叫“僵尸粉”)除了能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外,还能有其他作用吗?有时候甚至连那点虚荣心都满足不了。因为熟悉你的人都知道你是谁,不熟悉的人根本就不在乎。

社交媒体更多的是一个媒体,社交只是一个附带功能,它让你在表达自己的时候就完成了社交,只是你不知道社交的对象是谁。

现在最常见的情况就是,一群人出去聚会,几乎所有人都是围着桌子看手机,还时不时的傻笑,各自都顾着把自己觉得好看的东西给别人看,事后回忆这次聚会吃了什么菜,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可能都记不太清楚。能记清楚的可能是微博上又有人爆料某个公认的好男人出轨了,自己发了一长串的感叹号。

那首不知作者是谁的诗《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现在可以改一下: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却看着手机。情侣之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吧。

除了社交媒体之外,还有各种婚恋交友app,这为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机会认识异性的人提供了便捷的途径。的确也有很多人通过这个方式找到了自己的意中人。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你会在那些美女头像下面看到各种各样的留言,有的简直不堪入目,人性丑陋和邪恶的一面暴露的淋漓尽致。

如果说你在现实中遇到这样一个美女,充其量就是多看几眼,甚至是想入非非,但绝对不会一见面就满口污言秽语,一来你要维护自己道貌岸然的形象,二来你说错了话、做错了事要承担一定的后果。

很多人反对网络实名制,觉得实名制就限制了言论自由,违背了互联网开放的精神。正如白岩松老师所说,当一个人可以不为自己的言论负责,当他处在一个极度安全的阴影里,他可能会展现人性“恶”的一面。

这种“恶”表现出来的是另一个种暴力,可以叫语言暴力,也可以叫网络暴力。它给人造成的精神和心理上的伤害要比身体上的疼痛重得多。

在这些交友app上经常会看到有人吐槽,说这些软件上面的人没有一个是正常的,不是骗子就是神经病。有一个女性用户发了一个帖子说,某个男的第一句话就是问她的内裤是什么颜色。

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在这些社交媒体,交友平台上全部暴露了出来。就算是实名的,很多人依然肆无忌惮,就算被举报了,充其量就是被平台踢出去,注销账号,他可以换个平台继续。

有统计调查表明,社交媒体出现后,离婚率随之持续攀升,它成了婚姻的“隐形杀手”。这个现象似乎印证了科斯定律,一个女生无论现在跟谁在交往,只要成本足够低时,她最终会和最合适的那个人在一起。手机和社交媒体无形之中就降低了认识陌生人的成本。

有人可能会说,有人用刀杀了人,你不能怪刀,得找持刀的那个人。没错,它们也只是一个工具,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关键看人怎么用。但是手机和社交媒体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要看背后设计的人怀揣什么样的目的,因为它是人造出来的。

微信朋友圈曾经一度被微商攻占,其中最畅销的产品应该就是面膜了。有的看起来功效很神奇的产品只需要几块钱,如果在商场里看到这样的产品,你可能还会犹豫一下,觉得那肯定是骗人的。

这种产品要是出现在朋友圈,你可能就忽略了这些问题,因为卖这些东西的人是你的朋友,甚至是闺蜜这样关系很亲近的人。她没有骗我的理由,我也没有不相信她的理由。有的人因为买到了质量不好的产品而导致毁容。

她可能并不是存心骗你,因为她自己都不知道这个产品是个什么东西,见都没见过。

对朋友的信任加上常识的缺席,酿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与网络交友类似,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再加上利益的驱使,人性贪恋和自私的一面被充分放大。谁都很难经受住“教你在朋友圈卖面膜月入5万”这样的文案诱惑。

你觉得你是在社交,其实大多数时候都像一个看客,甚至成了一个被宰的羔羊。

看着别人的不幸,吃着自己的泡面,看着别人的幸福,还是吃着自己的泡面。

蒋勋先生在《孤独六讲》中写道:“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每天起来翻开报纸,在所有事件的背后,隐约感到有一个孤独的声音。不明白为何会在这些热闹滚滚的新闻背后感到孤独的心事,我无法解释,只是隐隐约约觉得,这个匆忙的城市里有一种长期被忽略、被遗忘,潜藏在心灵深处的孤独。”

他觉得,社会越来越孤独,快速进步的科技依然无法照顾到内心巨大而荒凉的孤独感,人们没有机会面对自己,只是一再地被刺激。

我想,这应该就是频繁使用社交媒体背后的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

像白居易一样,我们每个人都害怕和别人失去联系,害怕独自去面对自己空荡荡的内心和焦躁的灵魂。所以就一遍又一遍的寻找刺激,用它来麻醉自己。

可是放下手机的那一刻,那种孤独感又会油然而生。

孤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害怕孤独。

只有学会了和自己相处,才能很好周遭的世界相处。

娱乐不“乐”

小时候没有钱买玩具,就自己造。电视是黑白的,只有一个台,每天下午放学后能看会动画片就是莫大的享受。

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第一次看到像键盘一样的学习机,插一个卡片连在电视机上就可以打游戏。记得有一次周末打了两天游戏,周一上学的时候大拇指头就开始脱皮。

电视机逐渐从黑白的变成了彩色的,尺寸越来越大,画质越来越清晰。智能手机出现后,电视上播放的节目全部用一个APP整合进了手机里,还可以随时随地看。电视成了摆设。

一大清早,你就会看到有人带着耳机,一边走路一边看着手机上的节目。要是在地铁和公交上,这种现象就更普遍了。有的人开得还是外音,而且声音很大,完全不顾及其他人的感受,你时不时就会听到一些奇怪的声音。不知道他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还是真的以自我为中心,完全无视他人的存在。毕竟,现在的社会讲求标新立异,讲求表达自我。如果你说他,他可能还会反过来让你把耳朵堵上。

令人没想到的是,打败电视的不是更好的电视,而是手机。

说到视频,抖音绝对无法回避,你随时随地都能听见那种神经质的BGM。

我是个怪人,从来没用过抖音,但是一听到那种笑得快要死掉的笑声,就恨不得冲上去把那人的手机给砸了。

抖音官方发布了年度数据,平均每人每月有13.5天在使用抖音。为此,抖音还上线了反沉迷系统。

几乎所有视频网站都在想办法增加用户的停留时长,抖音却要想办法限制用户的使用时长。

而且抖音的用户范围有三四岁的小孩,也有五六十岁的老人,没有哪个产品能有如此广泛的受众群体。

天涯上有个用户发起了一项调查,问题是:讨厌抖音吗?总共有1969人参与投票,选择讨厌的人占了8成。

有位用户说:“很讨厌,主要是老公老是刷抖音,感觉跟个脑残一样,声音也太吵了。”

另一位用户说:“有些人好像看不起抖音自己就变得清晰脱俗了。”

哲学家黑格尔说过一句名言:存在即合理。

抖音的用户如此庞大,那说明它很好地满足了人们的某种需求。但是,把每个月三分之一的时间都用来刷抖音的话,恐怕就要深刻反思了。

凡是会上瘾的东西,必然就会产生一定的危害。

《反恐精英》当年风靡一时,有时候会看到整个网吧的人都在玩这个游戏。手机可以联网后,去网吧的人也就变少了,电脑游戏就开始走下坡路。手机游戏出现爆炸式增长,很多公司也为经典的游戏开发了手机端的版本。

《王者荣耀》与《绝地求生》更是把手游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除了游戏本身制作精良外,游戏中一向匮乏的女性玩家在这些游戏中比比皆是,很多单身狗和宅男可能就是为此而来。他们在平时生活中没有几个女性朋友,此时就可以在这些女队友面前充分展现大无畏的男子汉精神,高兴地不亦乐乎。

此时,游戏就成了现实生活的补偿,娱乐倒是其次了。有时候可能会因为某个游戏好友而放弃这个游戏。

有的人平时在生活中可能是处在最底层的人,做着又苦又累的工作,总是要看人脸色,不被人待见。但是在游戏中他可以成为一个叱咤风云的大神,接受一众菜鸟的膜拜,可能还会领导一个不大不小的队伍。现实与游戏世界形成了如此巨大的反差,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难以拒绝的。生活中的辛酸和不幸在游戏中得到了释放和补偿。你很难说是好还是不好。

游戏人生,人生游戏,有时候你不知道是人生,还是游戏。有时候,游戏就是人生。

成年人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制力和判断力,对于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如果缺乏必要的管制,沉迷游戏可能就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这个灾难并不一定像地震海啸那样的猛烈,但是后果同样严重。

最明显的影响就是视力。手机的屏幕是以一定频率闪烁的,只是速度很快,肉眼分辨不清楚,所以看起来就是静止的。你可以打开一部手机的摄像机,对着另一部手机的屏幕,这种屏闪看起来就很明显,而且不同的手机屏闪是不一样的。

画面快速的闪动和更新就会造成视力疲劳,引发眼干眼涩,流泪,视力模糊等症状。青少年正处于发育期,器官还没有成型,像手机这种电子设备对眼睛造成的伤害是不可逆的,家长有时候可能也并太在意。

小孩子无聊的时候,家长就会把手机塞给他,小到两三岁的孩子,大道七八岁的学生,各个都目不转睛的盯着手机屏幕,看得津津有味。家长以为找到了一个哄孩子的好办法,其实是在为孩子的健康埋下隐患。

从国家发布的统计数据来看,两个孩子中就有一个是近视,尤其是低年龄段比较突出。近视率攀升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长时间玩游戏,占比达到了四成。

我有一段时间也痴迷于“吃鸡”,经常会遇到学生,听声音像是小学生和中学生,他们玩起游戏有时比成年人还厉害,而且满嘴粗话脏话,完全不像是从一个未成年的学生嘴里说出来的。

他们有时候整个周末都在玩,不出去吃饭,不出去运动,不出去和同学玩耍,一个游戏玩腻了,再换另一个。都不知道家长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很难保证小孩子不受游戏世界里乌烟瘴气的东西影响,甚至是被污染。这种坏习气,坏思想就是成长的隐患。

曾经有一则报道,一个小女孩模仿动画片里跳伞的情景,撑了一把伞从楼上跳下,幸好没有生命危险。在她的意识中,动画片里的小人能撑着伞从高处跳下来没事,那么她也就可以。

这就是孩子的思维,他的行为都是通过模仿他人而来,最重要的是他在模仿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个行为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他有可能就会模仿游戏中的暴力,在现实生活中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游戏公司正在想办法交一份漂亮的财报的时候,可能某个儿童正在想办法逃课去玩游戏。

梁启超曾经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的成长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尽一份责任。

有人可能觉得这样说有点偏激,玩游戏也能有利于大脑发育,游戏本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没错,不能只说游戏坏的一面,忽略了它好的一面,凡事都有双重性,这一点不可否认。

是好是坏,关键就在一个“度”字。正所谓物极必反。

我们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看视频、玩游戏上,可能都忘了学校体育场上写的那几个大字: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新时代的俘虏

看到人们玩手机的情形,我不由得想起了晚清时期的烟鬼,他们手捧烟枪、斜躺在烟馆的竹榻上吞云吐雾,看起来何等的快活自在。

他们躺在烟馆抽烟,我们躺在床上玩手机,同样的姿势,同样的痴迷,这两种场景何其相似。

时光从指缝间悄悄流逝。

虽然没有明确的证据能说明玩手机会像吸鸦片一样让人成瘾,给人的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但是,能让人上瘾的东西,必然就有一定的危害。

沉迷手机可见的危害就是视力下降,可能是因为时间太短,深层次的危害还没有爆发出来。

至于说深层次的危害是什么,现在估计没人能说得清楚,也许有,也许没有。

机器人出现的时候,就有人担心有一天机器人会反过来统治人类,这种担心不能说毫无道理。现在的机器人在很多方面都超越了人类,阿尔法狗战胜了世界第一围棋高手。

手机当然不可能统治人类,除非《变形金刚》里的情节真实的发生。

值得深思的是:

手机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的方便,我们是否也真的变成了它的俘虏?

是我们在玩手机,还是手机在玩我们?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你看手机时,你在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