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这么做就能写好10万+文章的结尾

心理学上有个发现叫做“峰终定律”(Peak-End Rule):我们对一件事情的记忆由两个因素决定:高峰时与结束时的感觉。人在经历一件事后,所能记住的就只是在峰与终时的体验,而在过程中好与不好体验的比重、好与不好体验的时间长短,对记忆差不多没有影响。所以,如果把读者阅读一篇文章看作一次经历,那么,只要文章中有亮眼的句子或段落作为高峰,再有一个漂亮的结尾,那么他对文章整体的评价就不会差。如此看来,以前人说“凤头猪肚豹尾”还是啰嗦了一些,写文章开门见山就好,不必特地去想一个酷炫的开头,最关键的是两点,一个“凤腹”,一个“豹尾”

01 用总结点题法结尾

文章结尾对全篇内容进行总结,重申自己的观点,进行升华和拔高,让主题更有深度、更有说服力。例如,《建立界限感之后,我开始享受社交》一文的开头和结尾是:

开头“今天,很久没联系的学妹找我聊天,说到毕业后这几年的变化,她感叹道:“姐,你跟以前不一样了。从朋友圈都能看出来,有一些说不上来的感觉,就感觉你状态很好,很平和。”

结尾:有来有往,爱才会流通起来。

在任何长久的关系里,肯定同时有两个东西:得到、付出。哪个方面缺失了,亲密关系都难以为继。

我发现建立界限,就是一个很好用的方法,能让别人看到该如何尊重、爱我们。

让我们在体贴别人的时候,也能留出缝隙,享受到别人对我们的体贴。

大胆点,亮出界限,给自己一个被爱的机会,感受社交的乐趣吧。

02 引用名人名言/金句结尾

文章结尾引用名人名言,借用名人的力量,来增加文章的深度。名人的话让读者更能信服,或者,留下一两句金句,令人回味、引人转发。例如,《真正厉害的人,都在过“低分贝”的人生》一文的结尾,引用了《法句经》的一句话——

《法句经》里面有这样一句话:“能克制自己,过于胜他人;若有克己者,常行自节制。”

真正成熟的人,早已不再事事张扬,而是懂得克制。

生活本不累,累的是说多做少;生活本不烦,烦的是情绪失控;生活本不苦,苦的是欲望过多。

把言语、情绪、欲望调至低分贝,人生反而会过得越来越从容洒脱。

真正有滋有味的人生,必定是回归到真实简单的自己。

愿你我,能够在喧嚣的生活里,觅得一份清净,克己自律、向内探索,闲庭信步度此生。”

03 巧用反问法结尾

反问的时候在结尾时提出一个问句,用反问的语气来问,代表的就是一个肯定,来表达对前面内容的肯定;例如《年轻时候的毛泽东,从来不焦虑》

从直面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是一个完整的闭环,贯穿其中的关键还是在于自己的思考。

你如果也能做到这样,就不会再感到焦虑。

取而代之的,是迫切想要自我改变的冲动,是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是达成目标时的激动心情。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有伟人在前面指路,还有什么好焦虑的?

4 引导行动法结尾

文章结尾还可以用引导行动法,起到呼吁作用,引导读者如何去做,这种方法多用于情感文写作中。例如,《今妈妈睡前坚持对孩子做这件事,让孩子受益一生!后悔才看到》一文的结尾是:

利用晚上的一小会儿时间陪陪孩子,用心的夸赞孩子一句,不会浪费你太多时间,但对孩子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妈妈们何不坚持一个月,看看会收获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吧!

5 提问法进行提问

先进行提问,然后再进行回答,让读者感觉到更有力量、更有深度,进而进一步深化主题。例如,《百万粉丝博主“惩罚6岁女儿”惹众怒:接受孩子是个普通人,到底有多难?》一文的结尾是:

做父母的,我们经常要反问自己:我的孩子如果很努力,拼尽全力,但依然成绩还是不好,我还会爱他吗?

我想我会爱他,我对他的爱是毫无保留的,没有条件的,不管他成绩好不好,不管他将来混得怎么样,因为他是我的孩子,我会一直爱他。

接受自己的孩子只是个普通人,对父母来说是一生的课题。

土耳其有句谚语:“上帝为每只笨鸟都准备了一根矮树枝。”

孩子,比起你能不能超越别人,我更希望你能找到自我的价值,用自己想要的方式去过完这一生。

6 金句结尾

先进行提问,然后再进行回答,让读者感觉到更有力量、更有深度,进而进一步深化主题。例如,《成年人世界的扎心真相:误解是常态,理解是意外》一文的结尾是:

杨绛先生说:我们曾如此盼望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这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误解是人生常态。

不苦恼于别人误解,相逢一笑便是晴天;

不纠结于没人理解,悲喜自渡亲疏随缘。

人生路上,自己才是主角,他人不过是沿途的风景。

往后余生,愿你内心山河壮阔,始终相信人间值得。

以上就是写出“豹尾”的关键6点,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而绝妙煞尾给读者带来的审美体验,不正是这般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只要这么做就能写好10万+文章的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