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工作力》——力争做π型人才

又是没时间,拿5年前的读书笔记来凑数,后续时间可能要重新规划一下了,不然日更流于应付式就没意思了。

作者:大前研一,曾任麦肯锡日本分公司董事长,兼任许多跨国公司的管理顾问,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评选为“全球五位管理大师”之一,“日本战略之父”。

同样的职业,收入差距达到百倍的年代已经来了。可以拿程序员这个职业来说:

年收入300万日元的程序员:只会按照高级程序员设计出来的体系结构进行编码。

年收入3000万日元的程序员:充分理解客户业务,判断客户需要的系统,并设计相应的架构。

年收入3亿日元的程序员:能为客户改善已有的业务与内容提供方案,并设计开发相应的配套系统。

产生价值差距巨大,所以收入当然差距巨大。而产生价值的区别是由工作能力的区别造成的。

本书从改变生活习惯开始谈起,后面涉及能力范围有:构思规划能力、高效会议、谈判能力、培养人才能力、营销能力、自身能力提高方法、人生设计等,当然还有跳槽和创业方面的内容(你们全部假装没看到这个)。涉及内容非常多,可以选其中一条开始模仿实践,随便哪一条都可以,先从“形式”入手,也比明日复明日好多了。下面摘抄几点:

以“6W2H+2”来阐述自己的提案

1、what——什么样主题的改善,目标是什么;

2、why——因何理由和目的而做出这样的改善;

3、who——谁来执行改善计划,那些地方因此而获利;

4、when——执行的详细计划日程;

5、where——计划执行中会涉及对象(公司?部门?),涉及多大范围;

6、which——达成计划的方法有几种?还可能有几种?哪种方法更好?理由是什么?

7、how to do——执行的具体方法是什么?

8、how much——执行计划需要多少时间、人力、物力?谁负担?

9、预判好坏——对改善后的好处和坏处进行预测,并针对可能的失败做预防准备;

10、建立基准——判断在执行中,未达成预计效果时,在哪个阶段开始修订计划,或者终止计划?并在哪个阶段报告计划进展?

以“T型人才”为努力目标,力争做“π型人才

以“T型人才”为目标去努力,是指具有广泛的知识和经验(T的横线部分)的通才的同时又具有一门专业知识(T的纵线部分)。再进一步,成为通才的同时,又具有2门专业知识,即成为“π型人才”。

“T型人才”在广泛观察事物的同时还能够按照一个标准深刻地加以理解。人物代表:从麦肯锡到IBM的郭士纳(通才+财务专业),事迹:力挽狂澜拯救IBM。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读《工作力》——力争做π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