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亨植:同甘共苦的异国兄弟

许亨植:同甘共苦的异国兄弟

1942年8月3日清晨,黑龙江省绥化市庆安县大罗镇东山村的青峰岭下,歪倒在星星点点余烬的三个破旧搪瓷缸里,溅进不少树枝泥土的稀米粥开始凝固,它们的主人中的两个,已经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70多年后,一块“许亨植牺牲地”的纪念碑肃然挺立在这里,向人们讲述着一位朝鲜籍的中国共产党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英勇善战的抗日志士

这位长眠在黑山白水之间的抗日志士叫许亨植,又名李熙山,1909年出生在朝鲜庆尚北道善山郡,他的曾祖父是李王朝的贵族。但许亨植出生时,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李王朝的腐败无能,国势已经衰微,家境也逐渐没落。家里只能依靠祖父和父亲种地维生。朝鲜人民反对日本把自己的国家变成殖民地,不顾日本宪兵和军阀残酷镇压,纷纷起来反抗。许亨植的父亲也拿起武器,积极参与到风起云涌的义兵运动之中。

民众自发组织的义兵运动,在混乱时局之中,最后都一无例外地败在强权的残暴镇压之下。日本侵略者和国内军阀的严密搜捕,让许亨植的父亲只好带着全家人向中国流亡。1913年,举家迁往中国,最后辗转流落到辽宁省开原县李家台子居住的许家,只能靠父亲开一 爿药店艰难度日。已经14岁的许亨植在动乱漂泊、艰难困苦之中,哪有上学的条件?好在天资聪颖的他,在父亲的教导下,一边参加农业劳动补贴家中生计,一边刻苦自学。许亨植不仅学会了朝鲜文、读了不少汉文书籍,还结识了很多当时流亡到东北的朝鲜爱国志士,阅读不少进步书籍,接受了很多先进思想,对日本侵略者凭借军事实力疯狂扩张、不顾人民群众死活的本性认识愈加清晰。

日本强占朝鲜,对中国觊觎已久。在局势极为复杂的东北从未停止军事行动。日俄战争、伪满政权让东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共在东北建立了农民同盟、青年同盟、妇女会等群众组织,开展反帝反封斗争。刚刚结婚的许亨植,毅然走上了革命道路。为了完成党的秘密工作任务,他不辞辛苦,长途跋涉,来往于哈尔滨与阿城、珠河(今尚志县),汤原之间。为了尽快适应工作需要,他经常深入汉族群众中,边工作边学习,学会了一口流利的汉话。经过斗争锻炼,他很快成为党的可靠干部,并于一九三〇年初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0年的5月1日,组织决定在哈尔滨组织反日游行计划。许亨植率领黄山嘴子的十几名党、团员来到道外"东升号"粮栈集合。由于当天下雨,其他示威群众没能按时集合,北满特委负责人主持临时会议,商定已经组成的队伍到日本领事馆进行抗议,许亨植和李启东被选为游行队伍的指挥。游行队伍高举红旗和"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反对日本侵略满蒙"等标语,呼喊着口号向日本领事馆前进。游行队伍在许亨植等的带领下,沿途散发传单,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罪行,号召群众起来抗日。愤怒的群众不顾军警开枪射击,拣起石块、砖头砸碎了领事馆的门窗。游行队伍被东省特区的数百名警察马队包围,将许亨植等13名朝鲜族青年逮捕。后来,许亨植等几名游行示威组织者以"共党嫌疑犯"押送沈阳监狱。在狱中许亨植受尽了酷刑,但他坚贞不屈。直到1931年"9 · 18"事变后,在党组织的营救下他才和其他同志一起被释放出狱。哈尔滨"5 · 1"反日游行在东北各地引起了很大震动。

敌人的监牢没有击垮许亨植的意志,反而给他增长了不少斗争经验。出狱之后的许亨植,马上投入到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游击队,领导进行反日的斗争之中。

整编派别不一的抗日义勇军,清除敌伪据点、解除敌伪武装,帮助地方党组织普遍建立起群众反日组织,在斗争中学习经验,在经验中不断提升,许亨植迅速成长为一位英勇善战的抗日志士。敌人开始"春季大讨伐",重点进攻珠河游击根据地。许亨植根据司令部的指示,率领二团,联合在铁道北活动的义勇军各部,灵活机动地进行外线作战,打击敌人。他首先率队攻破了延寿县的柳树河子据点,接着又摧毁了珠河县大小亮珠河地区的敌军农场。然后,他指挥部队迂回行军,胜利地攻破了宾县的高丽帽子。这一系列战斗的胜利,不仅狠狠地打击了"讨伐队"的嚣张气焰,使游击队得到锻炼和壮大,而且,打破了敌人把游击队围歼在根据地的阴谋。

但不甘失败的日伪军,以日军师团长岩越中将为头目,重新动员日伪军和警察组成"讨伐队",首先向珠河游击根据地进行疯狂地围剿。敌人在帽儿山成立双(城)、阿(城)、珠(河)、宾(县)、延(寿)、五(常)六县办事处,组织"治安工作班",闯入游击根据地放火烧毁民房,强迫群众移居到"集团部落"之中。此时,珠河根据地一片血海烟云,铁道北的许多村屯被烧光,沿山区几乎没有人家。许亨植率领的第二团在恶劣的环境中与强敌搏斗。有一次,他在五常县高丽营子宿营时,被日军侦悉,天未亮,敌人乘马爬犁围了过来,情况十分紧急,他当机立断,马上派人去抢占制高点,其余部队则埋伏于道路两旁的树林中,当敌人进入伏击圈时,他一声令下,排枪齐射,打得敌人懵头转向,乱成一团,这次战斗消灭了100名多敌人。第三军主力到松花江下游之后,开辟了新的游击区,队伍得到很大发展。与此同时,在珠河的三团也有了显著加强。

1936年9月18日,珠河、汤原中心县委和三、六军党委,在汤原附近帽儿山召开了联席会议,讨论了政治、军事和组织方面的重大问题,成立了北满临时省委。许亨植被选为省委执行委员,并调任三军一师政治部主任。三军为粉碎敌人对汤原根据地的"围剿",提出了远征铁力、海伦的计划。9月底,许亨植根据三军司令部指示率领先遣队200余人,从汤原出发经东兴、庆城(今庆安)到达铁力附近。在这里开展群众工作,并为主力部队准备给养。11月赵尚志率领500多人的骑兵队到达铁力与先遣队会合,休整之后继续向海伦方向进发。许亨植率先遣队留在这里开展游击活动,以配合主力部队。他们在北满的林海雪原中,冒着零下40多度的严寒,爬冰卧雪,把敌人引进小兴安岭的密林中。许亨植率队活动到孙灵阁山时,与装备精良的500多人的"讨伐队"相遇,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许亨植利用有利地形,沉着勇敢地指挥队伍与敌激战,打死日军80余人,缴获轻机枪1挺,马30多匹,击毁重机枪1挺、炮1门。战后,他迅速率队安全转移到铁力县郑金店休整,随后,又机智地缴取了敌人警察局、所两处。

1940年,许亨植兼任十二支队政委,在十二支队中选拔六十余名战士,组成精干的部队渡过了呼兰河,进入了兰西县境内。接着急行军,横穿中东铁路,跨过甜草岗,九月初到达肇州县境内的李道德屯。根据当地群众提供的情报,许亨植组织了夜袭丰乐镇的战斗。许亨植根据事先侦察的情报,利用黑夜悄悄地摸进丰乐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干净利落地缴了警察局的枪械,活捉了伪镇长,打开了银行、仓库,把缴获的物资分给群众。

丰乐镇战斗之后,十二支队准备袭击宋站车站,但因伪甲长告密,支队遭受突然袭击,在战斗中队伍被冲散,许亨值也受伤,只带十几名队员冲出敌人包围,返回铁力后方密营。被冲散的另一部分队伍在徐泽民、张瑞麟等指挥下,与地下党组织配合攻克了哈尔滨西方的肇州县城,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抗联十二支队在三肇地区取得的重大胜利,给驻哈的日军很大震惊,大大鼓舞了北满广大人民群众。

抗联三路军成立后,龙南、龙北广大地区积极开展了游击战争。在1940年前一年半的时间里与敌战斗300余次,攻克纳河、克山、肇州等县城在内的城镇27处,袭击火车站5处,日本移民团义勇训练所5处。还袭击日本军用机场1次,颠覆军用列车2次,俘虏敌伪警察1557人,伪军团长、连长、警察署长42人,毙敌500余(其中百分之八十是日军),获机枪7挺,迫击炮4门、步枪1250支,手枪201支。取得了重大胜利。

1941年夏,苏德战争爆发之后,日本侵略者向东北急剧增兵,日本关东军的兵力从40多万激增到76万。同时,敌人以"确证后方治安"为名,更加疯狂地对抗日部队进行"讨伐"。抗联的活动处于极端艰难的环境之中。

同年10月,许亨植根据三路军总指挥部指示,把他领导下的第六、第十二支队的150多名同志送往苏联,进行整训。只留下总指挥部的部分工作人员和两支小部队由他率领在国内坚持活动。一支是朴古松指挥的小部队,活动在庆安、铁力一带。另一支是张瑞麟指挥的小部队,活动在巴彦、木兰、东兴一带。小分队除在必要时打击孤立的小股敌人和敌人据点之外,主要是深入群众,发展秘密的反日救国组织,并为小部队活动准备粮食、物资,侦察敌情等。由于小部队的积极活动,半年多时间在庆安、铁力、巴彦、木兰、东兴等县的广大地区建立了反日救国会组织,会员发展到200余人,积蓄了新的抗日力量。许亨植冒着危险,经常来往于各地,具体指导小部队的工作。

1942年7月末,许亨植带着警卫员陈云祥到巴(彦)、木(兰)、东(兴)地区检查工作。他在这里听取了小部队负贵人张瑞麟的汇报,详细了解了小部队进行的工作情况,得知在这里发展了100多名反日会员,并把反日救国会组织发展到东兴县满天星和巴彦县农村中的情况非常高兴。这时敌人的"讨伐队"已经到这一带搜山,形势很紧迫,不能久留。8月2日下午,他在警卫员和张瑞麟派出的王兆庆护送下离开这里回指挥部所在地。为了避开搜山的敌人,他们在人迹罕见的山林荒谷中穿行。一天才走了2、30里路,天黑时到达春峰岩山下。这里群山耸立,邵凌河在山谷中流过。许亨植等三人在河畔露营。

第二天(8月3日)清晨,警卫员陈云祥起来生火做饭。由于这里地势低洼,炊烟迟迟不能散去。就在这时敌人派出的"讨伐队"庆安县伪军团长发现了山谷中的炊烟,立即包围上来。当许亨植等发现了敌人的动静时,已被敌人团团围住。许亨植在极端不利的条件下,率领战士与敌人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激战。终因寡不敌众,许亨植和警卫员陈云祥壮烈牺牲,王兆庆一人突围脱险。许亨植牺牲时年仅33岁。

同甘共苦的异国兄弟

在许亨植战斗的一生中,他特别注意团结同志,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把天下穷苦百姓都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

1931年“9.18”事变后,许亨植经组织营救出狱,根据满洲省委指示,他与金策一起回到宾县等地发动群众,组织反日游击队。金策任特支书记,他任特支委员。他善于做群众工作,经常以普通农民身份和群众一起参加田间生产劳动,边劳动边给大家传递革命思想和斗争经验,动员青年参加反日义勇军,和群众建立了密切联系,在群众中扎下了根。为提高抗日指战员的思想觉悟,增强部队战斗力,他利用自学的文化知识,主持开办了3期短期训练班,培训了100多名骨干,对提高部队军政素质起了重要作用。

斗争的形式多种多样,只要能够为革命争取到利益,许亨植竭尽所能。东北一带的朝鲜人很多,他们为了尽快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同时也是为了共同抵御日伪政权的压榨迫害,热衷于“拜把子”,也就是相互结交为异姓兄弟。许亨植充分利用这一习俗,与许多朝鲜族和汉族青年建立了密切联系,取得了群众的信任,并利用这种关系向群众进行抗日宣传,组织抗日活动。由于许亨植耐心而有效地工作,在各地很快组织起农民反日会、青年反日会等组织,党支部工作也很有生机,受到上级的表扬。

日军为了扩大侵略地盘,到群众中散布谣言,并侦探反日组织的活动。有一天,许亨植在王树棠家帮助劳动,并进行抗日宣传,有个姓高的人贼头贼脑地串到王家,声称是给日本人买鸡蛋的。许亨植觉得这个人行迹可疑,便派人跟踪监视,果然证实这人是日军的侦探特务。许亨植立即逮捕此人。召开群众大会揭发其罪行,从而提高了群众警惕性。

1934年春,驻珠河的日军进攻黑龙宫,许亨植组织地方自卫队保护革命群众。在这危急时刻,党支书王鸿生变节投敌,带敌人起走了地方游击队藏起的十几支枪。还有一个叫张有才的是许亨植拜把兄弟,是反日山林队"黄炮"的亲戚。他在"黄炮"受敌利诱投降日伪之后,企图献出许亨植等人秘密保存的缝纫机,向敌人请赏。机敏的许亨植发现阴谋后,抢先行动,连夜跑出村外,在大草甸子里蹲了一宿,第二天拂晓,他不顾全身透湿秘密回到村里吃点冷饭,立即动身前往铁道南游击区,领着游击队迅速返回来,逮捕了张有才和王鸿生,在周家店北小山里召开了群众大会,镇压了罪恶多端的汉奸走狗。这一果断的除奸行动,纯洁了内部,保卫了党和群众组织的安全,也有力地支援了珠河游击队的军事行动。

许亨植不仅冒着危险组织秘密武装,处置敌探和汉奸走狗,保护了党的组织,还要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为抗日部队解决给养问题。中共北满省委和北满抗联总司令部为了加强抗联各军之间的协同作战和统一征收、分配给养问题成立了依东(后改为哈东)办事处,任命许亨植为办事处主任。许亨植在任职期间较好地完成了省委和总司令部交给的任务。许亨植的右眼在1934年的战斗中负伤失明,再加上为抗日操劳不已,组织上照顾他的身体,给他配备的细粮,他悉数转交给其他伤病员吃。

许亨植同志在世界反击日本法西斯的统一战线上,与朝中两国人民同甘共苦并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他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充分表现了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2014年9月1日,许亨植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你可能感兴趣的:(许亨植:同甘共苦的异国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