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4 《史记·秦本纪》商鞅变法

商鞅这个人大家都不陌生。过去大家谈论商鞅,都会把它作为一个伟大的改革家,而近年来大家在说起他来,似乎都在对他那种急功近利的改革进行反思。不过急功近利并非商鞅的本意,而是秦孝公的选择。接下来我们就还原一下商鞅游说秦孝公的过程,然后再看看错误的利益被秦国带来的悲剧。并且思考一下他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

商鞅游说秦孝公一共进行了三次。《史记》中是这样描述的。商鞅细入秦后,通过孝公的宠臣景监见到了孝公。第一次商鞅讲尧舜禹汤的大道,讲了半天,秦孝公听的睡着了。会面结束之后,孝公向景监发了火,说你推荐的是什么自大的人啊?让景监请商鞅离开,商鞅听到景监的反馈后不气馁,说,你再给我一次机会吧。于是五天后景监又给他安排了第二次见面,这一次商鞅讲周文王,武王的王道。秦孝公听了有点儿兴趣了,说这个人可以一起聊聊天,但是依然没有打算启用商鞅。

景监把孝公的意思回复给商鞅后,商鞅说我已经知道该怎么游说他了。请再给我一次机会,第三次,商鞅以霸道说服孝公,和孝公聊了五霸之事,孝公听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中身子不断向前移,差点跌倒。这之后,孝公又一连几天请教商鞅,并最终决定用商鞅变法。

景监知道后就问商鞅,既然你知道大王的心思是富国强兵,称霸诸侯,为什么前两次还要和他谈地道王道的事情呢?商鞅说我是怕如果他真是一个有大志向的人,我一开始就跟他说那么一层次的事情,把他看低了。

商鞅最初在国开展变法法令不能通行太子违犯禁令。商鞅说法令无法推行的原因正是由于贵气的阻挠,你一定要推行变法的话,就先惩治太子,对太子无法动用极刑,就对他的师傅动用即兴,于是令很快得以推行秦国民众被治理的很好,等到校工去世以后,太子继位宗是很多人怨恨商鞅,商鞅逃亡,太子趁机为他定下反叛的罪名,最终对他施以车裂之行在秦国示众。

商鞅为秦国制定了功利性很强的法律,这些法律作为政治和军事的工具,在短期内功效明显。但是商鞅清楚它的负面后果,商鞅说。这一来,国家终究不可能超过商朝和周朝。最后的结果也不出商鞅的预料,暴秦在统一中国后到20年就灭亡了,更可悲的是他的宗室亦遭灭族。如果孝公知道他的子孙会得到这样的结果,不知道他是否会后悔选择了采用霸道治国的道理。

商鞅三次分别用了帝道,王道和霸道游说,显然秦孝公对他们的态度截然不同,最后采用了一种速效且危险的策略。但最终让秦国走向了死胡同。秦孝公想用短期的方法达到长期的目标,这是不可能的。而在生活中很多人也同样想用短期的方法达成长期的目标。比如学什么专业可以挣大钱或者快速获得成功。

有道是,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一个人如果追求的层次本身就是中下,是不可能靠运气不断进步的。人必须掌握一些专业之外的知识,因为只有这样的人,他的眼界才可以开阔起来,才能更好的和别人合作,才能调动更多的资源。毕竟今天早已不是一个人可以关起门来搞定所有事情的时代。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12-14 《史记·秦本纪》商鞅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