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胖《阅读的方法》20

        我能否跟随文字的追光,抚触真实社会的纹路?
                              追光
                      SPOTLIGHT
                      闪电划过夜空
                      那些“名场面”
                那些被光照过的地方
        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是一种特殊的能力。
        我在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读研究生的时候,听过一则传说:
        有个学生平时特别懒,所有作业都会拖到最后一天晚上再熬夜去赶。有一次该他倒霉,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做一条片子。通常,做一条片子需要很长的准备时间,不可能当天完成。但这位仁兄依然气定神闲,最后一天才开始准备。到系里领摄影机的时候,老师说,现在才想起来拍?你拍了也没空编。
        这个学生说,我这片子不用编。说完,他就拎着摄影机,弯着腰,在校园的核桃林里跑了一圈。第二天,他把这个片子交上去,命名为《狗眼看世界》,居然得了当年的作业大奖。
        虽然大家对校园都很熟,但毕竟没人从一只狗的视角看见过它。
        所以,当年老师经常问我们一个问题:电视摄像机的发明,到底给人类的视觉经验带来了什么?答案是:不仅让人看到了远方的事物,更重要的是,让人看到了前所未见的景观。
        比如,特写镜头——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能让你那么贴近观察;又比如,慢动作——日常生活中,你看不到那样纤毫毕现的刹那。
        其实在电视摄像机发明之前,有一些书就已经做到了这一点。
        它们像镜头一样对准了那些精彩的瞬间。通过对刹那的捕捉,很多珍贵的历史细节就能像拳头一样,打在我们的头脑中,成为记忆的烙印。
        那些“名场面”
        怎么才能用文字捕捉到刹那间的宝贵细节呢?用画面感来呈现是一个极好的办法。
        那些被光照过的地方
        除了用画面感捕捉精彩的瞬间,还有一类追光,是我特别喜欢的——作者用自己的笔触照亮了一个被忽视的领域。
        这类书在“社会学”领域非常常见。作者深入实地,近距离地进行了“社会调查”,在他们的描写、分析和研究下,很多以前未曾见过的真实景象,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这样的书,常常会对我们的观念造成极大的冲击。
        比如,我很早就从媒体上知道了深圳有一群“三和大神”。他们不去工厂上班,只愿意做“日结”的工作,有钱了就去网吧打游戏,没钱了就去睡大街。在我原本的认知里,这样的生活方式就是“混吃等死”,这样的人就是“没出息”。
        直到看了田丰、林凯玄写的《岂不怀归》,我才知道这种认知是多么没有同理心。
        “三和大神”们确实过着那样的生活。但问题是:这既不是他们的主动选择,也不是他们在谁逼迫下做出的选择,而是多种社会因素组成了一张网,他们只不过身陷其中,无力挣脱而已。
        除了手机之外,让“三和大神”过上这种生活的,还有很多因素。
        比如,深圳天气暖和,让他们露宿街头成为可能;比如,工厂的生活枯燥,让他们视为畏途;比如,这个时代物资丰沛,让他们可以用40元的生活成本过上一天,吃两顿面,喝一瓶水,加上一个15元的床位,还能有几块闲钱用来买彩票;比如,物流发达,让他们可以获得很多物流行业的临时工作;比如,围绕他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服务链条,过这样的生活并没有明显的不便;又比如,他们扎堆生活,身边全是处境类似的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足可自安。
        这是一张何等绵密、温柔又残酷的网啊。
        设身处地地想,如果我处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没有外部因素介入,我又有多少力量能破局而出?这本书的名字叫“岂不怀归”——“难道我不想回家吗?”——简直就是对我原先看法的质问。
        这时候,我脑子里冒出来的是《了不起的盖茨比》开篇的那句话:“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那些优越条件。”

        读到这里,我就在想:现在的生育率低是不是也有类似原由。

        多读书,读好书,不仅可以长见识,更能增加客观看世界的能力。

        把真实社会的原生复杂性摊开给读者看。看多了之后,对现实的敬畏感会一点点地在我们心里滋生出来,从此,我们对不了解的事物不再敢妄下断言。也许,这样的书才是人格养成最好的养分。
        乔恩·威特(Jon Witt)在《社会学的邀请》这本书里说,社会学有两个根本问题:第一,为什么我们会照自己做的那样去做?第二,为什么我们会照自己想的那样去想?
        看来,我们的所思、所行,并非尽合天理。
        幸好还有这样的书,像闪电划过夜空,帮我们照亮真实社会的纹理,帮我们疗愈因知识而导致的无知。
                          书单
                      BOOKLIST
        你可以在这些书的追光下,抚触社会的真实纹理:
        《下沉年代》〔美〕乔治·帕克,刘冉译,文汇出版社2021年版
        《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阎云翔,李放春、刘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项飙,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版
        《我的二本学生》黄灯,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年版
        《中国在梁庄》梁鸿,台海出版社2016年版

你可能感兴趣的:(罗胖《阅读的方法》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