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型设计模式—迭代器模式

迭代器模式:也叫作游标模式,能在不暴露复杂数据结构内部细节的情况下遍历其中所有的元素。在迭代器的帮助下, 客户端可以用一个迭代器接口以相似的方式遍历不同集合中的元素。

当集合背后为复杂的数据结构且希望对客户端隐藏其复杂性时 出于使用便利性或安全性的考虑),或希望代码能够遍历不同的甚至是无法预知的数据结构 可以使用迭代器模式

行为型设计模式—迭代器模式_第1张图片

  • Iterator 接口: 这个接口会定义一些基础的操作函数,如hasNext()getNext()等。通过名称就可以看出,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执行遍历集合、重启迭代等操作。
  • Collection 接口: 这个接口代表了要被遍历的集合。在这个接口里定义了一个createIterator方法,该方法会返回一个Iterator的实例。
  • Concrete Iterator: Iterator接口的具体实现类。
  • Concrete Collection: Collection接口的具体实现类。
  • 客户端 Client:通过集合和迭代器的接口与两者进行交互。 这样一来客户端无需与具体类进行耦合, 允许同一客户端代码使用各种不同的集合和迭代器。

迭代器接口

type Iterator interface {
    hasNext() bool
    getNext() *User
}

集合接口

type Collection interface {
    createIterator() Iterator
}

用户类

type User struct {
    name string
    age  int
}

用户集合数据结构

type UserCollection struct {
    users []*User
}

// 实现集合接口
func (u *UserCollection) createIterator() Iterator {
    return &UserIterator{
        users: u.users,
    }
}

实现迭代器接口

type UserIterator struct {
    index int
    users []*User
}

func (u *UserIterator) hasNext() bool {
    if u.index < len(u.users) {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func (u *UserIterator) getNext() *User {
    if u.hasNext() {
        user := u.users[u.index]
        u.index++
        return user
    }
    return nil
}

main函数

func main() {

    user1 := &User{
        name: "a",
        age:  30,
    }
    user2 := &User{
        name: "b",
        age:  20,
    }

    userCollection := &UserCollection{
        users: []*User{user1, user2},
    }

    iterator := userCollection.createIterator()

    for iterator.hasNext() {
        user := iterator.getNext()
        fmt.Printf("User is %+v\n", user)
    }
}

结果

User is &{name:a age:30}
User is &{name:b age:20}

迭代器模式在平时编程的时候使用的并不多,像Java、C#编程时都自带了迭代器模式的实现,也支持实现语言内置的Iterator接口来给自定义集合创建迭代器。

你可能感兴趣的:(go语言设计模式,设计模式,迭代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