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A超市的故步自封
与大部分“30未立”的小伙伴一样,我的婚房在某二线城市(勉强)二环外的新小区,周围配套基本无。
小区不大,有两个门,南门和东门。
东门是小区的正门,正对的是一个迷你公园,和出入小区的唯一一路公交车,每天我都会从这个门进出。东门口有个超市,叫A超市。
南门正对是另一个小区的正门,因此南门超市比较多,有3个比邻,就叫B超市、C超市、D超市吧。
这4个超市规模差不多,都是每个小区楼下都会有的便利店规模,面积不大,三四排货架子,种类繁多,生活必备。
这4个超市除了A超市稍稍占据地理优势,另外3家直线距离不超过100米。
基本一致的商品,完全一致的客源,小规模突围战一直在进行。
A超市开始是发展最好的,以我个人为例,头一年我基本都在A超市购物,因为平时上下班比较方便。
但是这一年多,我去A超市的次数屈指可数,下班后我宁可多走3—4分钟去一趟南门的B超市,为什么呢?
起因是因为A超市在一年多前,放弃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增值服务——代收快递。
虽然小区里有丰巢,但经常是满的,代收快递这项服务对于我这种早7晚7上班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02 B超市的后来居上
取快递,算是成功的“导流到店”,那么如何转化的呢?
这里不得不提B超市老板娘黄姐。
黄姐是个特别会做生意的人,小小超市张罗的有模有样,经常推出一些“网红零食”、“抖音爆款”、“应季生鲜”等。
她还建了顾客微信群,现在500人的群已经第3个了,这个群都替代了业主群的功能,黄姐经常在群里维护,不仅发一些新鲜货品,还经常发通知、拼团信息等,社群经营的有声有色。
“导流到店”后发现“产品不错”,配合“营销维护”,已经很吸粉了,黄姐还特别重视“顾客体验”。
有一次我过年在黄姐家订了两箱橙子,有几个在运输途中坏了,本来我没怎么在意,黄姐在群里千叮咛万嘱咐,有任何问题一定要给她拍照片,照价赔偿。
过完年橙子没有了,黄姐愣是塞给我一个羊角瓜,说赔橙子的。
虽然不值多少钱,而且也不是黄姐的问题,但心里却是暖洋洋的,免不得多去几次。
更别提黄姐每次会把快递按照姓名首字母排好,而且会把一个人的快递都放在一起,每次找快递都特别方便。
最近,黄姐家特意买了电动车,将免费送货服务提速,小区就这么大,真的是订完不到10分钟就送上门了。
种种服务叠加,我慢慢成为了B超市的“忠粉”。
03 C超市的奋起直追和D超市的佛系人生
C超市自然是不甘示弱,他家先承包了韵达和邮政的收发件服务,又新进了一些蔬菜生鲜售卖(因为离我家最近的菜市场步行需要20分钟单程),也算是有声有色。
D超市算是唯一一家“佛性超市”,什么增值服务都没有,埋头苦做,连送货都不送,前几天发现他家已经挂出“出兑”的牌子了。
专心做业务并没有错,但当你的主营业务已经算是别人家的配套服务时,淘汰已经成为必然。
说回之前强大的A超市,偶尔去一次发现鲜奶和鲜面包保质期已经不行了,这一路的开高走低,他家也在寻求突破。
就在昨天,A超市开始关门装修,说是加盟连锁超市,计划打造附近第一家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
多了“深夜食堂”核心竞争力,且看新一轮“攻坚战”,A超市能否翻盘。
想到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说过的一句颠覆性名言:没有意义的差异化也是有意义的。
04 千人一面,如何脱颖而出
如同楼下的小超市,如今的演艺圈雷同性极高,仿佛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工艺品。
毕竟混演艺圈嘛,大家都是有颜值、有衣品、有演技话题、有作品热搜,差不多的出场配置。
为了从千人一面的困局中脱颖而出,演艺圈开始“炒人设”,企图用不同人设、不同标签区分自家爱豆。
即使不做老板、不混演艺圈,普通如你我,也面临着同样的“同质化”问题。
每天走着相同的路线,做着相同的工作,遇见相同的人……
甚至,维持着相同的表情……
一年如一日,一日复一年。
偏偏,每个人心里,都有个独特的自己。
文案天后李欣频说“建立自己的风格与专业,把自己当做一项事业,当成个人品牌在经营,创造自己名字的价值,帮自己建一个别人拿不走的身份,而不是社会价值下的职位。”
信息时代想标新立异,做一个完全没有人涉足的领域,成为第一人,很难。
就像ABCD四家超市,没有一家能做到完全垄断的唯一。
但是,我们可以把自己当成一个品牌来经营,做到“产品差异化”,不再成为人群中的“小透明”,打破千人一面,在人群中给自己涂上色彩。
如A超市,起起伏伏,也能另辟蹊径,寻求突破。
如B超市,扩大经营,增值服务,也能后来居上。
如C超市,寻找合作,多管齐下,拼出另一片天地。
只是不要如D超市,默守陈规,坐井观天,只能沮丧收场。
同样规模的超市,有不同的发展轨迹。
同样唏嘘的人生,也能有不一样的精彩。
就像《趁早把生活折腾得与众不同》中说的那样:与其平庸得千篇一律,不如精彩得万里挑一。
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