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明亮那方——听郭学萍老师讲《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感


未来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小学语文学科日,聚焦统编教材痛点、难点从四个角度进行教学展示,这四个角度分别是:策略单元、传统文化单元、走近鲁迅、习作单元。每一节课我都认真听,印象比较深的是郭学萍老师执教的六年级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收获一:教学框架建构大气,有深度,彰显教师自身魅力。老师有一个副板书,上面呈现的就是这节课的设计框架体系:读鲁迅——在行走中读,在课文中读,在资料中读。读鲁迅是这一单元人文主题,走进鲁迅先生,多角度认识鲁迅。“在行走中读”这个环节设计的非常巧妙,郭老师以自己20年的经历为切入点,年轻时游百草园、三味书屋,20年后又走进北京鲁迅故居,并将自己的对鲁迅的认识和本单元两篇精读课文结合起来,以诗歌的形式呈现。同样结尾也是以诗歌结束,首尾呼应。课前小诗叫《读鲁迅》,结尾小诗《又读鲁迅》,从中可以感受到老师自己对鲁迅先生的认识在不断增长,由最初课文中的鲁迅,再到行走中的鲁迅,资料中的鲁迅,鲁迅从神坛上走了下来,不再是标签化的口号而是一个血肉丰满的有趣、友爱、有才的一个普通人。(图诗)

整堂课的学习任务有两个: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课文中的那个细节感受到的?根据“预习导学单”中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的一件事,抓住课文细节,结合课外资料,进行分享发言。第二个学习任务就是让学生借助资料谈谈自己认识的鲁迅先生。第二个板块最出彩的是老师出示了一组非连续性文本,这也是老师提前发给学生观看学习鲁迅先生的资料,如图。这些资料大大地丰富了我们对鲁迅先生的认知。虽然我也讲过《少年闰土》,对鲁迅先生的资料也搜集过,但角度还不够多远,对于先生的认知过于浅薄。鲁迅是一本书,一本精彩的书。他是一个被“耽搁”的设计大师,北大校徽的设计者;他是中国木刻画的发起人;他是诗人、书法家------从这个环节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自己在解读文本方面所下的功夫还不够,郭老师跟前有鲁迅先生很多著作,包括他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中推荐的两本童话书。所以,要想上好一节课,课前准备必须要充分。(非连续性文本图)

收获二:“预习导学单”的设计及原因值得思考与借鉴。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郭老师通过预习导学单将部分任务下放到课前,让学生依据自学单进行自学,课堂重在展示学生所学,通过师生交流,和学生一起归纳梳理出关键信息。其中,郭老师的预习导学单值得我们借鉴。主要分为两栏,第一是自学内容,如:我已经读了( )遍课文,我能把课文读正确、通顺还是有感情(选择)。再如能正确读出下面的词语,并知道加粗词语的意思。每一栏的右边都有相应的学习策略,读课文的策略:默读要有一定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本文控制在6分钟内。老师有话说:阅读文章时,除了要有一定的速度,还要带着问题读,试着提出问题。名师就比我们多了一步:学习策略。

预习单上的任务特别细致,比如每一组都要求查找相应的资料,比如第一组读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有的人》;第二组了解时代背景,理解“碰壁”。但我想这样的预习单固然好,然借班上课对学情到底能了解多少存疑。(图)


收获三:让学生自行设计作业。在课的结尾处,郭老师让学生自己根据上课情况来布置作业,有的学生说把课文中的时间及对鲁迅的认识通过思维导图复盘,有的要读鲁迅先生的书,有的觉得自己应该从多角度来了解鲁迅------作业的布置完全可以交给学生,自己安排的事情,从心理学生更容易完成。这也是心中有生的一个体现吧。我的思考:一、小标题的运用。郭老师让学生通过自学根据空行给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并通过对比是个学生的小标题,让孩子们进行评价选择判断,并通过讲课来不断修正小标题,这个点非常好,也带给我们很多启示。但出示如何概括小标题的方法,我觉得这不是六年级的任务,因为概括课文大意从三年级就有了,所以个人觉得可以将这个环节省掉,因为一节课基本上了近一个小时。二、小组汇报占时太长,郭老师让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上台分享,还有一人上黑板书写关键词,现场指导学生修改。出发点是好的,但呈现的教学效果并不一定理想。从课堂中可以感受到学生的小组合作效度并不高。了解学情非常重要,一定要适合。三、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这点主持人在点评时也婉转的表现表达。我们在教学中不知不觉就会讲的太多,这是老师的一个通病。

如何把我们的课上得更有深度,如何让我们的课堂简约并不简单,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效度最大化?借用主持人的话说就是精准的教学目标、有效的学习活动、实在的学习效果,让我们向着明亮那方继续前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向着明亮那方——听郭学萍老师讲《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