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林欣浩《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那他们干了些什么呢?

在当今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盛行的年代,哲学确实是一门奢侈的学问,也被称为一门“无用”的学问,研究哲学的人也就变成了家里有矿的人。可几千年的庄子曾说“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哲学能够从当下功利的社会现象中抽离出来,反倒让人们能够寻求到某种程度上更纯粹的真实。突然想到自己最早接触哲学相关的浅层知识,应该是高三吧,什么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知,形而上,思想和存在…

现在也尤对这一部分印象深刻,主要是复杂难懂,还记得我们高考前政治老师跟我们说,选择题最多准许错两道,其中有一道就是哲学题,可能是与我们的日常认知,惯常的思维不一样,亦或者绕不顺,就非常容易错。

虽然这部分不好学,最终高考那道题也错了,可相对于其它三部分的知识,还是哲学这个部分最吸引自己。总感觉学习哲学的人都带有一种神秘感,好似脱离凡世的仙人,也就是智者。

哲学又称爱智之学,是一门使人智慧的学科。提到哲学,大家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古希腊三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当然我们有老子,孔子和孟子,他们的相关思想直至现在仍被很多人奉为圭臬。

那我们就快速步入正题,来看看这本书吧!这本书也是偶然被选入书架的,它的名字成功吸引了我。待真正翻阅的时候真的停不下来,本以为这里面的内容应该晦涩难懂,可谁知道作者把它讲的通俗易懂,还不失趣味性。

当然,按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看,这样写的益处显而易见,可弊端也显露无疑。作者在把西方的哲学史讲的有趣时,容易陷入某种“口嗨”的状态,也就有失严谨性。

可转念一想,我又不是研究哲学的,要这么严谨干嘛,只要呈现出了那个时代该有的真实以及哲学家的真实状态也就足够了。


在整个世界都忙着探索、开垦、打仗、上天、发展的漫长历史中,这帮哲学家却神经质地死磕这个世界的真相和人生意义。比如这个世界到底存不存在?这个世界有没有终极真理?那我们就来看看吧!

这本书不同于其它哲学书侧重对于哲学名家思想的解读,它把落脚点停在了提出这些哲学思想的人,讲诉他们的故事,他们的琐碎日常。哲学家也并非我们想象中的脱离尘世的仙人,他们也如我们一样,也会为日常生活所困。

比如康德身材矮小,其貌不扬,还是现代宅男的祖师爷,高寿的他蜗居一隅,一辈子都没有远离偏僻村庄100公里。活了98岁的罗素,情史丰富,一生结了四次婚,情侣无数。牛顿作为科学巨人,小肚鸡肠,心胸狭隘,迷恋炼金术…

理性的崛起

此外,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步调把欧美的哲学名家梳理一篇。从苏格拉底开始,也就是西方理性的崛起,哲学的曙光由此点亮。这里不得不提一脚,为什么苏格拉低最后会被判处死刑呢?

用现在的话说,他就是太招人烦了。很多人会想,那也不至于啊?要是你身边也有一个苏格拉底式的朋友,你能接受的了吗,反正我够呛。

他喜欢问别人问题,然后被判了死刑,这是对他的抽象概括。苏格拉底是被雅典的陪审团判处死刑的。他有辩解的机会,可人民坚决判断他有罪,不论是否有理,怎么会这样呢?
苏格拉底是当时雅典最聪明的人,可他越是聪明也越是谦虚,还时不时的问人问题,专挑漏洞问,直到对方无话可说,还补一下刀,原来你没我聪明啊。
在判刑的过程中经历两次投票,第一次还可以用钱来补救免除死刑,苏格拉底倒好,给陪审团上了一课,还说是上天派他来启迪民智的。结果就是经历了二投,苏被判死刑。后面苏有机会逃跑,但他放弃了,结果就是死了。

那为什么苏格拉底宁愿死,也要怀疑?为什么我们放着现成的快乐不享受,非要亲自学哲学?因为我们是人,不是动物。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要思考。而怀疑是思考的起点。也是思考成果的检验者,以更好的避免我们专断独行,轻易相信未经证实的结论。

我们也就能理解为什么苏格拉底生前那么招人讨厌而死后被后人奉为圣贤,因为他的怀疑是理性文明的开端和标尺。所有的思想经他的怀疑而产生,最后经得住他的怀疑才算合格,照这个标准思考,西方人才有了哲学,科学,现代文明。

随后出现的是打开怀疑大门的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就是他提出来的。他怀疑一切,不论是之前那些被认定为的真理,还是先贤们的思想,这里我们先来看一个他的小故事。

笛卡尔很有个性,小时候认为在学校学的除了数学之外没有任何有用的知识。他怀疑学校的课程并独立求知,他的方法就是思考世界,读世界这本大书,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的怀疑是否正确。

在此背景下,斯宾诺莎,莱布尼兹则找出一些不言自明的公设,再以这些公设为基础,按照演绎推理的方法建立整个哲学体系。他们仍旧是理性主义的坚定捍卫者,直到牛顿的出现,打破了理性主义一统的格局。

洛克,牛顿让机械论上升到一个度,他们在哲学上也都偏向于经验主义。而与机械论相伴而生的就是决定论,让人们一度认为人类任何行为都是可以通过计算获得,那我们和桌子、椅子还有什么区别?

用物理学来解释包括人类意识在内的整个世界,这种观点就叫作“机械论”。机械论很好理解,我们在学校都学过辩证唯物主义。机械论就是除掉了辩证法之后的唯物主义,也可以叫作“机械唯物主义”。

细思极恐的是,一旦我们接受了最严格的决定论,那就意味着人类没有了自由意志。因为我们的意识由物质决定,物质又由物理定律决定,我们想什么,做什么,在付诸行动的前一秒可能就已经被决定了。

休谟的出现以及他提出的怀疑论挑战了机械论和决定论。休谟认为经验就是人的感觉印象。我感觉到了什么就是什么,至于这感觉从哪儿来的,是真是假,我不知道。

休谟使得科学的基础岌岌可危,而康德的出现则统一了现今关于哲学两大派的观点。康德认为表象世界存在因果律,并不能因此说表象世界就是一个决定论的世界。这是因为,我们的自由意志会影响表象世界:我可以凭借自己的自由意志来行事。

理性的陨落

首先出场的就是叔本华,他是康德的继承者,与康德的区别在于,人可以认识物自体,自己就是。随后就是追随叔本华的尼采,他们倆都认为世界是悲观的,人生是痛苦的,但二者的解决办法不一样。尼采认为强者应该迎难而上;叔本华认为应该禁欲。

经历过苦难的人,对个体的幸福和命运及其关注,克尔凯郭尔属于这类人,他关注个人的选择,选择的自由。他非常不满黑格尔,后者只关心全体人类,而个人意志、个人幸福和个人信仰在这个宏大的历史中微不足道。

在这期间,科学虽然削弱了理性,可理性没有被打倒。时间进入20世纪,还有很多哲学家在为理性的尊严而奋斗,罗素就是冲在前面的第一位。

他的名言是:“三种单纯又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

罗素和他的学生维特根斯坦都是逻辑实证主义的信徒,那什么是逻辑实证主义呢?

逻辑实证主义者认为要用严谨的逻辑符号代替之前所有的哲学观点,用逻辑的方法分析前人的一切命题,最终把整个哲学世界都用逻辑符号重铸一遍。

几乎和逻辑实证主义差不多同一个时期,出现了一个新的哲学流派——实用主义。实用主义看重科学的实用性,看到科学家没哲学家那么多废话,在科学研究中什么理论好用就相信什么。

我们目前判定某些事情是否科学仍然有两个标准可以用,一是经验主义原则,必须眼见为实;二是实用主义原则,理论还得有实用价值。比如我们看病的目的是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而病情的好转需要我们细心去呵护与观察。

目前关于人生意义的追寻,离不开萨特和加缪两大存在主义的代表,他们认为世界是荒谬的。当现实和我们的印象发生冲突的时候,荒谬感就产生了,而克服荒谬的办法就是存在先于本质。

我先存在在这里然后讨论我是什么。“我”存在的前提就是自由意志。萨特认为人的本质在每一次自由选择里。什么是自由意志呢?是经过认真思考后的结果,思考的是我们能不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而人的本质是在不断变化的,每一个选择都在一点点的塑造我们。

最后用这句话做结:哲学和科学的一大区别在于,哲学问题往往是没有正确答案的。哲学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答案是什么,而在于不断追问的过程,这个追问理论上可以永远持续下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阅读|林欣浩《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那他们干了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