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视角」看「得到」

「得到」是一个知识付费平台,产品特征是小而精。把每节课程压缩到十分钟左右,讲清楚一个知识点即可,充分迎合了都市群体碎片化学习的需求。

得到的前身是「罗辑思维」,由前媒体人罗振宇转型而来。他初期靠在「优酷」等各大视频平台上做读书学习类视频节目,聚集流量然后卖书。后来用户达到一定规模后,团队做出了一个「得到」APP。线上老师也从只有罗振宇一个讲师,扩大到了若干位各个领域专家。

我个人是「得到」产品的深度用户,身边的很多朋友也是因为在得到学习而聚集起来。从用户视角来看,「得到」吸引我的地方主要是价格亲民,课程质量有保证,产品界面分类比较清晰,在上面确实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


一句话描述产品

得到app是一款来自罗辑思维的知识服务应用,可以让你更快捷高效的获取有用的知识。

产品满足的需求

像「得到」这类知识付费类产品,解决的是这个时代知识焦虑的问题。其实焦虑是来源于对恐惧的想象,普通个体面临的问题是想学习又没有整段的时间坐在自习室里学习。「得到」做的最厉害地方是,把体系化的知识拆分为若干个知识点。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把一个非常专业的知识点,讲解得有趣并且普通人比较容易理解的内容。

对于用户来说,需求满足的维度比较丰富。

1.课程本身只是比较有趣,听起来不是那么累。

2.所需要的时间不那么长,注意力容易集中,基本不需要考虑走神的问题。

3.以十分钟为单位,时间的颗粒度比较小,可以使用的场景也就更多。可以在刷牙洗脸时,做饭时,坐地铁时,等公交时等很多场景中随时打开,随时学习。

4.听完课程后,内心的满足感以及和别人交流时的兴奋感,大大缓解了知识焦虑的压力。并且这些知识有的是可以在工作中直接使用,有的改变思考问题的方式,更进一步增强了用户对产品的依赖感。

目标用户和典型场景

目标用户和典型场景

目标用户:年龄22岁-35之间的上班白领。他们有比较强的上进心,不甘于平庸,对自己的未来抱有很高期待。

典型场景1:小Q是新入职场的菜鸟,理工科专业出身,和同事相处起来显得有些木讷。有朋友推荐给了他得到APP,说这上面有告诉你怎么和人相处的课程「关系攻略」。小Q学习玩这些课程后,对关系的处理得心应手了很多。

典型场景2:大A事入职3年的职场老鸟了,最近到了评级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都没法达到要申请岗位的要求。想去参加一些类似的培训,但是社会上大多数培训都是针对专业技能,另外他个人时间有限。下载得到后,利用每天上下班挤地铁的时间,坚持听「万维钢精英日课」。一段时间后,领导和他交流时,发现他的谈吐和思想深度都进步很多,决定大力培养。

典型场景3:小C是个投资人,经常会和一些创业者打交道。交流中发现,自己除了业务方面不熟悉之外,知识面也特别窄,很难和创业者做有深度的交流。对一些行业也难以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下载得到后,利用每天开车的时间,听一些知识新闻分析,也订阅了几个相关的专栏。碎片化学习之后,对从事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关键功能与描述

【学习计划】:根据自己的学习状态、学习时长,可以把订阅过的不同专栏分别选取后放在一起听。一键定制个性化的学习方案,随时调整学习进度,手动调整学习计划播放顺序,使得学习成果一目了然。 学习计划内容支持在Wi-Fi环境下自动下载。自动过滤已学完内容,也可自由设置想复习的课程内容。

【笔记】:【我的笔记】和【知识城邦】功能,既可以快速查看自己听课时的记录和心得。也可以像刷微博一样在知识城邦中查看别人的笔记,可以评论和转发。这个功能把学习从一个人的学习变成了和很多人一起进行的学习,「同学」的概念更加清晰。当有人评论或者转发你的笔记时,会有APP消息通知,这种不确定的反馈所带来的满足感,也是非常有吸引力。

【发现】 作为首页展示,让用户尽可能快速地了解产品内容,降低了用户看到产品后的盲目的感觉。

把「罗辑思维」和「李翔商业内参」两个免费节目,合并在一起放在首页,并且使用大字号橙色按钮「播放全部」,显得非常醒目。用户进入后,第一眼可以听到几十分钟有趣有料的内容,有非常大的获得感。


运营方法

「得到」作为一个知识付费平台,属于强运营的产品。

1.新用户进入后App底部新手引导,使用户快速了解功能,并引导用户注册。(留存)

   每一步的讲解,像一个地图,带领用户走完产品,了解主要功能。

【发现】页面的『注册领取99元知识礼包』使用橙色底色、圆角按钮,非常抢人眼球。新入用户会很自然地点击注册,完成新用户的留存。

2.采用三级火箭的策略,完成用户从进入到付费的转化(转化)。

所谓三级火箭策略是阿里曾一鸣教授提出的运营模型。

第一级火箭是通过免费提供服务获取流量。罗振宇早起在优酷上面做视频节目,以及每天在微信公众号发布每天60秒语音,积累的大量的头部流量。

第二级火箭营造消费场景。有了流量后得到团队开发出得到APP,随后罗胖的品牌节目「罗辑思维」也从其他平台迁移到了得到。并且提出,只要在得到消费至少1分钱,这些内容全部免费。成功把用户从其他平台,迁移到得到APP中。

第三极火箭是完成付费转化。罗辑思维团队不仅在得到APP上上架了罗辑思维节目,还上新了一些列的大师课程。从原有用户基数中,发展出大批付费用户。

3.举办「时间的朋友」跨年晚会(拉新)

得到几乎倾注了全部团队的力量,举办了跨年晚会,到目前为止已经是第三年。和优酷以及电视台展开合作,扩大传播范围,同时完成了拉新和品牌传播。

4.做电视节目,从其他领域获取流量。(拉新并留存)

在互联网行业流量获取越来越难的今天,得到开辟新路径,从传统的电视视频领域获取流量。在年初的时候,得到APP冠名「最强大到」,在年假这个黄金时间段,把得到的品牌扩展到更广阔的人群中。

18年中期,得到团队决定做「知识就是力量」的网络视频+电视直播的知识脱口秀。并且同步在得到APP上做文案宣传,节目中提到的所有产品,在得到都会有突出显示和打折销售。完成了跨平台的对接。

5.设置用户成长计划,根据规则获取优惠。(促活)

根据学习时长等不同纬度设置「终身学习*级」「天天想上」「以德服人」「得到大神」等奖章,并给获取对应奖章的用户发放优惠券,促进再次消费。


6.创办「得到大学」,完成线上线下的融合。

随着知识付费平台越来越多,仅仅依靠提升内容质量已经难以获取竞争优势。下一个知识付费的趋势是“知识+付费”,陪伴式学习更符合用户需求。

陪伴式学习有两种方式,第一是“平台+社群”的方式,目前三节课采取就是这种方式。另外一种方式“线上-线下”的学习方式,得到大学做的就是这种形式。不过目前来看,处于发展的初期,进入门槛比较高,还不够惠民。

竞品分析

你可能感兴趣的:(「产品视角」看「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