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教育素养 ——(读建议第87条)2020寒假10篇挑战(8)

本次看到《给教师的建议》第87章,题目为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素养一词在我的印象中,是我考上教师后的那一年,听过一次教师学科素养比赛,学科素养比赛我也没有参加过,不知道具体比的是什么。听大家谈闻就是学科方面的比赛,以及教师的基本功粉笔字等。往往,我们谈得比较多的,是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课堂之类,确实对教育素养是比较陌生的。在这章里,苏霍姆林斯基在这几个方面里,说明了教师应该具有的教育素养。

一、所教的学科要有深刻的认识

“教师在学校里教的是科学基础学科,他应当能够分辨清楚这门学科上的最复杂的问题,能够分辨清楚那些处于科学思想的前沿的问题。”

据我了解,在瑞安市小学数学教师团队中,厉害的教师,是不止掌握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在2019年温州市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的这位教师,他就有接触高中的数学知识,平时还会刷高考题。小学数学的知识内容,在这位教师看来肯定是信手拈来。去年,参加谢余清老师组织的教海清流读书会时,听到塘下一位男教师分享数学专业书籍读后感受,当时就觉得讲解的很深入。后来,听别人介绍了解到,原来他平时也是会接触高中的数学知识,并且实时研究高考题。现在,在陶山学区大家公认比较厉害的一位数学教师,有一次在和她聊天时她讲到,读研究生所学的知识,对她后来的教学生涯影响非常大。

教师不能只盯着眼前这一本教科书。我们只有在掌握了超过教科书的专业的知识,在上课的时候才能做到关注学生,而不是关注教材本身。在上课时,教师如果非常吃力的回顾,他备好的内容,那么,他的讲述就是没有感情的。缺乏感情的讲述,是不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的,没有兴趣也就没有不随意注意,儿童掌握起知识来,就会愈加困难。教师在讲课时,如果能做到直接诉诸学生的理智和心灵,讲述教材就好比是向对方交谈,教师和学生之间就能建立起一种亲密的交往关系,学生会不自觉的跟着你走,沉醉在你的课堂中。

那我们如何才能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有深刻的认识呢?书中讲到,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在这个寒假里,空闲的时间比较多,我便开始阅读数学专业书籍。一语惊醒梦中人,读了之后,才了解小学数学教材中一些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越读就越发觉,自己真的是愚昧无知。我就就着一本教科书,用自己以前的老师怎么教我的,我就怎么教给我现在的学生,没有思想的去教书,没有批判性的去教书,不止教不好学生,也成长不了自我。就像我去参加温州市小学数学优质课比赛,课例的设计,要么参照名师的课例,要么根据名师的建议去修改,自己完全没有任何想法。归根到底的原因,是数学的专业知识储备不够,在这一领域上没有研读过那些专业的书籍,不知道背后的数学背景,不知道其来源其思想方法,能口吐莲花吗!周校长跟我们说过的有句话,我一直印象深刻。一所学校,最怕有一群愚蠢的教师在兢兢业业。这句话很刺耳,可是也很现实,不读书的教师,只在原地踏步的教师,兢兢业业有用吗?

二、研究儿童的方法

教师应该了解儿童的健康状况,了解他的智力发展和身体发展的个人特点,了解影响他的智力发展的解剖生理因素。书中讲到,解剖学和生理学、心理学和缺陷教育学的书籍,也应该成为教师的必备书。其它几种书目我不是很了解,心理学的书籍平时还是有接触的。班主任也都会接受心理80学时的培训,并拿下心理C证。不管作为班主任,还是作为科任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才能更好深入思考和理解儿童行为中、脑力劳动中、同学的相互关系中的这种或那种现象。

三、教师的语言修养

“我们还不会用语言来创造鲜明的形象,而鲜明的形象正是儿童思维的出发点和源头。”

我想起上个学期我教一年级语文,因为本身是数学专业出身,对于语文的各类描述,并不熟悉。非常清楚的记得,在上第一节课,天地人的时候,在讲到天时,我思考了半天,怎么形容天呢?好像形容不出来,于是就用手指了指上方,告诉学生,上面就是天。在讲到地时,也是如此,用脚踩一踩地,告诉学生这个就是地。正因为我的描述不恰当,等到学生在做作业本时,个别学生天和地的连线图还是做错的。甚至,我也不知道怎么去形容四季,也导致部分学生对四季的认知也不敏感。优秀的学生在掌握起这些知识来当然没有问题,可是思维较慢的孩子呢,他们就是我的语文课的受害者。

数学课堂上的知识点尤其抽象,想上好一堂抽象的数学课,我觉得就要学会用现实的鲜明的例子给学生打比方。在读到《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中,介绍了一个向学生揭示角的大小是跟角的张开度有关的,跟角的边长短是无关的例子。该教师上课时引入了一条大的鳄鱼,一条小的鳄鱼,小鳄鱼嘴巴张得大,大鳄鱼嘴巴张得小,问学生:哪条鳄鱼嘴巴张得开?学生马上能判断出,小鳄鱼的嘴巴张得开。这个时候再追问小鳄鱼的嘴巴那么短,怎么就说小鳄鱼的嘴巴张得开呢?学生其实就能够感受出是和张开度有关,而不是和长短有关。角是一个非常抽象的图形,数学中像这样的知识点数不胜数,我们应该找到鲜明形象的过渡,帮助学生形成抽象的理解。

在写这一章的读后感受时,感觉文章尤其难写,共鸣点不是非常多,自我感觉文笔也不是非常流畅。写作文,还是要抓住感触,才好写的出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师的教育素养 ——(读建议第87条)2020寒假10篇挑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