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书里的教育学》4

8.友谊的最佳样式

甘愿付出和甘愿舍去是爱的本意,是我所认为的友谊的最佳样式。

不是那些最优秀的伙伴用提携赐予我传奇的一生,也不是那些最亲密的伙伴用抛头颅洒热血式的牺牲换来我们传奇的一生,而是最平凡的你我,在最平凡的岁月里,用并不特别的能力,相互陪伴和支持。

作为大人,对每一个孩子一样就是公平吗?作为教师,对每一个学生一样就是公平吗?那么如何看待孩子与孩子之间与生俱来的差别呢?这种绝对公平是真的公平吗?在我看来,作为大人,当我们为需要帮助的孩子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时,不仅要让他能够和其他孩子共同发展,还要让其他孩子看到大人如何对待群体中的特别需要者。只有作为带领者的大人致力于让群体成员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时,所展示的区别对待才更接近公平的本质。

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伙伴,并不是基于对方是什么样的人,而是基于对方至于自己的关系和因之产生的美好情感体验。

总的来说,当代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绝对次数不足,大多多人认为只要知识丰富了,人格就会自然形成,但是孩子人格的关键部分不是依赖这些知识形成的,孩子需要在和别人的交往中长大。家长需要在每天的生活中努力和人交往,同时,帮助孩子养成在人与人的关系中生活的习惯。

孩子需要提升自己的社会发展性,提升自己对情绪的认知与协调。

9.大人要无条件接受孩子当下的一切

接受孩子的一切是一种理想状态。现实是,带有与年龄相符的孩子气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孩子就应该做符合他年龄的事情。

研究表明,人越是被全面接受,就越容易有安全感,并真正独立。每个人都需要尽早在自己的人生中拥有被别人全面接受的经历,有了这种认可,人才能够安心生活,采取自己的行动,安心做自己的事情。而父母要做无条件接受孩子、给予孩子极大信任的人,并持续终生,这样孩子就可以信任父母,信任父母之外的人,建立自我价值感,表现出自信和自律。


超越孩子能力的期待是一种束缚,会让孩子失去主动做事的愿望,孩子只能在别人的命令和约束下行动,逐渐无法真切感受到自己想要做什么,无法培养独立性和主体性。这种情况达到一定程度会演变成虐待,这其实是大人贪婪自私的表现。

我们说遗传之于人影响巨大的时候,是提醒不要过于勉强,不要急功近利。但有时又因此过于消极,忽略了成长带来的进益,忘记了自己通过努力可以并已经变得更好。只有拥有了各种各样的阅历,才会成长为如今纷繁复杂的我,且如此美好。


感悟:

这两部分的内容都很精彩,做笔记时一度让我觉得所有的文字都需要化下来。只有对自己有真实影响或者与过去认知产生冲突给我们的感受才会如此与众不同。较深的有两点:一是遗传的影响。一直以来低估了遗传对人的影响,受唯心主义的影响,认为只要努力了就一定会达到想要的结果,但事实却并不是如此。二是测验表明自己是个固定型思维的人。尽管我认为需要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潜意识中自然认为很多事情是无法改变的,这种观念虽然根深蒂固,但却真的不对。

作为家长,作为教育从业者,需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家长,合格的老师。

你可能感兴趣的:(《童书里的教育学》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