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妻求将的他,辗转效力三个国家,与孙膑齐名,史称“孙吴”

熟读春秋可以明大义,深读战国可以增智谋。


欢迎来到小希哥读历史,我是小希,今天我们继续共读春秋战国故事,在电视剧里总能看到“忠臣不侍二主”这句话,意思是臣子要对主公忠心,今天我们的主人公却辗转效力了三个国家,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吴起是卫国人,他的家庭非常富有,他完全可以安静地当一个土财主,幸福快乐地过完他的一生。然而吴起有一颗不安于现状的心,他踌躇满志,想要出人头地,为了一展抱负,他仗剑走天涯,到最后却落了个千金散尽、倾家荡产的下场。许多人对他的遭遇幸灾乐祸:“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偏偏要追寻什么抱负?分明是自讨苦吃,不值得同情!”士可杀不可辱,吴起恼羞成怒,把嘲笑他的人都杀了,然后收拾行李与母亲告别,吴起对他的母亲发誓说:“我如果不能当上一国的卿相,那我就一生都不回卫国了!”


吴起来到鲁国投奔到曾参门下学习儒术,曾参的父亲,是孔子门下大名鼎鼎的曾子。不久,卫国传来消息说吴起的母亲去世了,曾参给了吴起一笔盘缠,让他回去奔丧。“我还没有当上卿相呢,怎么能回去呢?”吴起拒绝了曾参的好意,曾参发火了:“就算有一千种理由,你也必须回去为你的母亲送葬,因为这是一个人的孝道!”吴起仍然固执己见:“不行!我发过誓,不功成名就,绝不回卫国,我不能违背自己的誓言!”要知道,儒家学派是非常讲究孝道的,曾参不能接受吴起这种不孝的行为。于是,吴起和曾参一拍两散,结束了这段短暂的师徒之谊。


公元前412年,齐国进攻鲁国连拔两城,有人向鲁元公推荐吴起,说他擅长用兵,可为大将,但鲁元公听说吴起的老婆是齐国人,担心他不能全心全意为鲁国而战,内心犹豫不决。光说没有用,为了表示忠心,吴起直接把老婆杀了,这就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杀妻求将”。

鲁元公拜吴起为将,命他率兵进攻齐军,吴起很快大退齐国人收复了失地。

鲁元公十分高兴,想重用吴起,但大臣却劝谏他说:“吴起为人残忍多疑,为了功名,他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结发妻子,如果将来别人给他更大的利益,让他来对付我们鲁国,他一定不会心慈手软的!”鲁元公背后一凉,随即撤了吴起的官职,不再任用。


吴起心灰意冷,决定离开鲁国前往魏国碰碰运气,这里要注意,吴起的故乡是卫国,要去的是三家分晋的魏国。

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承认韩、赵、魏三国地位。为了使国家富强,魏文侯任用李悝进行变法,发展了国家经济,但是在军事方面,魏国还不够强大,恰好这时候吴起出现。魏文侯命吴起为将,让它改革魏军,吴起着手推行武卒制度,训练出了纪律严明的魏武卒,武卒就是职业军人,武卒制度不分贵贱,不问出身,通过考试择优录取武卒。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公元前409年,魏文侯派吴起率军进攻秦国,魏军锐不可挡,先后攻取了秦国五座城市,并于第二年占领了秦国的河西地区。

公元前396年,魏文侯去世,魏武侯继位。魏武侯非常忌惮吴起,两次任命国相都没有选他,而选择了自己的女婿公叔痤,公叔痤怕吴起夺走他的相国之位,于是设计陷害吴起。

公叔痤对魏武侯进谗言说:“吴起有大才,但魏国不够大,且与秦国搭界,恐怕他不会长期留在魏国效忠于您,若他为别国所用,那对咱们魏国可不是一件好事儿。”魏武侯心想一惊问道:“你有什么好建议吗?”公叔痤说:“依臣之见,大王可以用婚姻来稳住吴起,他如果同意,说明他没有意见,但如果她拒绝,那咱们就要未雨绸缪了。”魏武侯觉得公叔痤的主意不错,马上派人宣召吴起,在吴起进宫前,公叔痤借口和吴起叙旧,联合自己的夫人魏国公主演了一场戏。


魏国公主装作无视公叔痤的样子,朝吴起行礼说:“贱妾听说,相国宴请贵客,便想来看看,原来请的是河西太守啊,失敬了!”吴起还没见过这种阵仗,连忙起身答礼。公主与吴起寒暄了几句话锋一转,对公叔痤说:“相国,怎么不叫你的新欢为太守大人助兴呢?这样藏着掖着太不厚道了吧?”公叔痤脸色大变道:“什么新欢?我不明白!”公主冷哼一声说:“真是丢人!堂堂相国居然装疯卖傻!”公叔痤嘴硬道:“我哪装了?”公主嗤笑道:“呵,是你没装,因为贱妾已经将你的新欢卖给了外国人,相国再想见到她们,估计是此生无望了!”说完哈哈大笑而去。


公叔痤脸上一副惊愕模样,真愣了好久才对吴起陪笑道:“唉,让您见笑了,惭愧惭愧。”吴起第一次见到魏国公主的彪悍,忍不住伸手擦汗感叹道:“我参加过大大小小数十场战役,所见敌将无数,尚且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这魏国公主的威严。”两个人又把酒言欢了一会儿才散去。

第二天,吴起进宫觐见魏武侯,魏武侯开门见山的对吴起说:“寡人听说你自夫人去世,一直不曾续娶,现在寡人将女儿嫁给你作妻子,你意下如何?”吴起想起魏国公主彪悍的模样,吓得魂飞魄散,赶紧拒绝说:“小臣身份卑微,不敢高攀,还望您为公主另择良婿!”魏武侯一听不高兴,板着脸说:“你是河西太守,魏国的功臣,有什么不敢的?”吴起头摇的像拨浪鼓不肯接受,魏武侯表面丝毫不露,内心早就卷起了惊涛骇浪:吴起果然有异心!

另一边公叔痤又指使人污蔑吴起里通秦国图谋不轨,魏武侯听了谗言,要处置他。吴起知道自己已经失信于魏武侯,迅速投奔了楚国。

对于吴起的离去,魏武侯多少感到意外,但很快就抛诸脑后,不再理睬。


公元前387年,吴起踏上楚国领土,楚悼王亲自迎接他,并任命他为宛城太守。一年之后,楚悼王又升任吴起为令尹,同时让他推行变法。令尹是楚国的最高军政长官,权力比相国更大,楚国是一个老牌诸侯国,关系错综复杂,相比新兴的魏国变法,难如登天,吴起发现楚国要想强大,必须向贵族阶级开刀。在古代,一旦变法触动贵族阶级的利益,下场都不太好。比如在秦国变法的商鞅,最后被贵族阶层车裂。吴起无所畏惧,颁布和推行了一系列法令之后,楚国上下焕然一新。


公元前382年,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向楚悼王求救,楚悼王令吴起率军北上伐魏救赵。

楚军所向披靡,横扫中原,声威大震。就在此时,意外横生,楚悼王突然病逝,吴起只能撤军回国料理楚悼王后事。然而更糟的事情发生了,楚国没落贵族竟然借着楚悼王的葬礼,袭击吴起。吴起知道自己难逃一死,急中生智伏在楚悼王的尸体上,嘴里大喊:“群臣叛乱,谋害大王!”依照楚国法律,犁兵于王尸者,尽加重罪,摆三族。意思是伤害楚王尸体是一项重罪,可以灭他三族。楚悼王已死,那些没落贵族全无顾忌,将吴起和楚悼王射成了刺猬。

楚肃王即位后追究射尸责任,诛杀贵族70余家,至于吴起,他虽然死了,但是他的尸体也被车裂,了却君王天下事,却不能为吴起赢得生前身后名,这是吴起的悲哀,也是时代的悲哀。


吴起的一生充满悲剧色彩,而他建立的功业却又意义非凡。他个人能力卓著,用兵如神,不落窠臼,不被“忠臣不侍二主”的思维束缚,还不畏强权,在各个国家都大胆地进行了改革,但杀妻求将的做法有缺德行,故而常常受到人们的诟病,所以要想成为一个人人称颂的人才,一定要德行兼备。


你可能感兴趣的:(杀妻求将的他,辗转效力三个国家,与孙膑齐名,史称“孙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