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与算法】之哈希表系列-20240128

【数据结构与算法】之哈希表系列-20240128_第1张图片


这里写目录标题

  • 一、13. 罗马数字转整数
  • 二、141. 环形链表
  • 三、160. 相交链表
  • 四、202. 快乐数
  • 五、205. 同构字符串

一、13. 罗马数字转整数

简单
罗马数字包含以下七种字符: I, V, X, L,C,D 和 M。

字符 数值
I 1
V 5
X 10
L 50
C 100
D 500
M 1000
例如, 罗马数字 2 写做 II ,即为两个并列的 1 。12 写做 XII ,即为 X + II 。 27 写做 XXVII, 即为 XX + V + II 。

通常情况下,罗马数字中小的数字在大的数字的右边。但也存在特例,例如 4 不写做 IIII,而是 IV。数字 1 在数字 5 的左边,所表示的数等于大数 5 减小数 1 得到的数值 4 。同样地,数字 9 表示为 IX。这个特殊的规则只适用于以下六种情况:

I 可以放在 V (5) 和 X (10) 的左边,来表示 4 和 9。
X 可以放在 L (50) 和 C (100) 的左边,来表示 40 和 90。
C 可以放在 D (500) 和 M (1000) 的左边,来表示 400 和 900。
给定一个罗马数字,将其转换成整数。

示例 1:
输入: s = “III”
输出: 3

示例 2:
输入: s = “IV”
输出: 4

示例 3:
输入: s = “IX”
输出: 9

示例 4:
输入: s = “LVIII”
输出: 58
解释: L = 50, V= 5, III = 3.

示例 5:
输入: s = “MCMXCIV”
输出: 1994
解释: M = 1000, CM = 900, XC = 90, IV = 4.

def func(s):
    dic = {'I': 1, 'V': 5, 'X': 10, 'L': 50, 'C': 100, 'D': 500, 'M': 1000}
    res = 0
    for i in range(1, len(s)):
        if dic[s[i]] > dic[s[i - 1]]:
            res = res - dic[s[i - 1]]
        else:
            res = res + dic[s[i - 1]]
    return res + dic[s[-1]]


s = "LVIII"
print(func(s))

二、141. 环形链表

简单
给你一个链表的头节点 head ,判断链表中是否有环。
如果链表中有某个节点,可以通过连续跟踪 next 指针再次到达,则链表中存在环。 为了表示给定链表中的环,评测系统内部使用整数 pos 来表示链表尾连接到链表中的位置(索引从 0 开始)。注意:pos 不作为参数进行传递 。仅仅是为了标识链表的实际情况。
如果链表中存在环 ,则返回 true 。 否则,返回 false 。
示例 1:
输入:head = [3,2,0,-4], pos = 1
输出:true
解释:链表中有一个环,其尾部连接到第二个节点。

示例 2:
输入:head = [1,2], pos = 0
输出:true
解释:链表中有一个环,其尾部连接到第一个节点。

示例 3:
输入:head = [1], pos = -1
输出:false
解释:链表中没有环。

思路:
使用快慢指针:
若无环,那么fast指针会先执行null
若有环,fast和slow迟早会在环中相遇

class Solution:
    def func141(self,head,pos):
        if not head or head.next == None:
            return False
        fast=head
        slow=head
        while fast and fast.next:
            fast=fast.next.next
            slow=slow.next

            if fast == slow:
                return True
        return False

三、160. 相交链表

【数据结构与算法】之哈希表系列-20240128_第2张图片
【数据结构与算法】之哈希表系列-20240128_第3张图片
【数据结构与算法】之哈希表系列-20240128_第4张图片

class Solution:
    def getIntersetionNode(self,headA,headB):
        d={}
        while headA:
            d[headA]=headA
            headA=headA.next
        while headB:
            if d.get(headB):
                return headB
            headB=headB.next
        return None

四、202. 快乐数

简单
相关标签
相关企业
编写一个算法来判断一个数 n 是不是快乐数。

「快乐数」 定义为:

对于一个正整数,每一次将该数替换为它每个位置上的数字的平方和。
然后重复这个过程直到这个数变为 1,也可能是 无限循环 但始终变不到 1。
如果这个过程 结果为 1,那么这个数就是快乐数。
如果 n 是 快乐数 就返回 true ;不是,则返回 false 。

示例 1:
输入:n = 19
输出:true
解释:
12 + 92 = 82
82 + 22 = 68
62 + 82 = 100
12 + 02 + 02 = 1

示例 2:
输入:n = 2
输出:false

class Solution:
    def calculate(self, n: int):
        sum = 0
        for i in range(len(str(n))):
            sum += int(str(n)[i]) ** 2
        return sum

    def ishappy(self, n: int):
        record = set()
        res = self.calculate(n)
        while res != 1:
            if res in record:
                return False
            record.add(res)
            res = self.calculate(res)
        return True


s = Solution()
n = 2
print(s.ishappy(n))

五、205. 同构字符串

简单
给定两个字符串 s 和 t ,判断它们是否是同构的。

如果 s 中的字符可以按某种映射关系替换得到 t ,那么这两个字符串是同构的。
每个出现的字符都应当映射到另一个字符,同时不改变字符的顺序。不同字符不能映射到同一个字符上,相同字符只能映射到同一个字符上,字符可以映射到自己本身。

示例 1:
输入:s = “egg”, t = “add”
输出:true

示例 2:
输入:s = “foo”, t = “bar”
输出:false

示例 3:
输入:s = “paper”, t = “title”
输出:true

class Solution:
    def func205(self,s,t):
        d={}
        for i in range(len(s)):
            if s[i] not in d:
                if t[i] in d.values():
                    return False
                else:
                    d[s[i]]=t[i]
            else:
                if d[s[i]]!=t[i]: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s = "paper"
t = "title"
r=Solution()
print(r.func205(s, t))


【数据结构与算法】之哈希表系列-20240128_第5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据结构与算法,哈希算法,算法,python,开发语言,leetcode,数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