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反反复复地追寻,只是为了成为我们自己

 

 

有这样一个民间传说:一家人和小猴子和小驴子一起生活,小猴子很机灵,总是在房上跳来跳去,主人逢人就夸小猴子聪明、灵巧。


小驴子看到小猴子被表扬,心里也痒痒的,挖空心思地也想博主人一笑。


有一天,它终于踩着草垛上了屋顶,却因踩破了屋顶上的瓦片被主人暴揍一顿。[if !supportAnnotations][d2][endif] 


同样的行为却招致不同的结果?这是为什么呢?


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小驴子对自己的错误认知,他以为自己也像小猴子一样轻盈自如,于是东施效颦,导致悲剧。


有时候,我们也会像那头小驴子一样,因为对自我的认识不清,而在错误的方向上努力,结果越是努力离成功就越远。


《我的内在无穷大》告诉我们,在认识自己这件事上付出多少都不为过,只有全面认识自己,才能走上适合自己的道路,展现自己的风采。


本书作者张沛超是武汉大学心理学硕士、哲学博士,资深心理咨询师、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师,武汉大学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中国心理学会临床注册系统督导师,被誉为“国内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


他在书中告诉我们,认识自己不是一蹴而就的,看到并坦然面对真实的自己,才能正向发展自己。


1. 从他人身上发现自己的轮廓,利用投射效应,全面认识自己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疤痕实验:

心理学家安排化妆师在每一个志愿者脸上画上一道触目惊心的伤疤,并让他们去指定的医院候诊室中走一圈,感受一下人们的反应。

在志愿者离开之前,化妆师让他们在镜子中看了一下自己的妆容,并对他们说:接下来,我要给你们定一下妆。但是,实际上化妆师却把疤痕擦掉了,并不知情的志愿者,按照要求前往指定的地点,完成实验。

等到志愿者返回后,无一例外地,每个人都感受到了旁观者的异样。有人说自己感到人们刻意地与他们保持距离;有人说有些人看到自己的伤疤指指点点…总之,这条根本就不存在的疤痕,实实在在地影响到了志愿者的情绪。

这个故事很好地揭示了投射效应的神奇之处:你看到的世界是自己内心的投射 。

正如灵性作家张德芬所说,当你觉得别人“高高在上”的时候,是因为你内在有一个“低低在下”的自我,当你有被别人轻视的需要时,才会被别人鄙视。 

作者在书中也告诉我们:我们在生活中贪婪地使用投射机制,如果对方跟我们认为的不一样,我们就使用投射机制,亲手把对方打造成我们头脑中的样子。

受投射机制的影响我们往往不能洞悉事物的真面目,因为我们自动使用了滤镜,这是投射机制的消极方面。

但同时,通过投射我们还可以找到不同层面的自己,这是投射的积极方面。

比如,你发现自己非常喜跟公司某个优秀的同事聊天,那么恭喜你,说明你身上有跟她同样优秀的特质,因为在人际交往中,是“同性相吸”——我们喜欢跟与自己相似的人交往。

我们在与他人互动时,投射作用的发生,会催生出自我的不断优化,哪怕这种优化是片面的,但是,只要我们和不同的人互动就会获得不同的投射,从而,外化自身内在不同的部分,我们的内在也会变得越来越丰富、真实、全面。[if !supportAnnotations][i8][endif] 

比如,我们在与不同的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往往会由于对对方的言行举止过度解读,给自己带来困扰。比如:别人无心的一句话,你会觉得别人在贬低你、讽刺你,这时候,就可以抓住这个机会看清楚自己此时的情绪从哪里来,看清楚自己内心的状态。

所以,积极地与他人互动,可以看到自己不同的生命截面,进而反思优化自己。


2. 告别二元对立思维,拥抱复杂性、深入整合自己


小时候,我们看问题是二元对立的,看电影的时候我们急于向家长确认一个人是坏人还是好人,生活中家长也会在我们刚刚牙牙学语时,就向我们灌输是非、美丑、黑白、胖瘦的概念。


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掌握这种范畴思维的好处是我们可以进入世界的概念体系,在这个世界上拥有定位,更加适应社会。

 

因为黑白、对错、美丑这些范畴界定了这个世界的行为标准,只有自己的行为符合这些行为标准,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更好地融入这个社会。


但也让我们产生很多对立,这种对立使得整体性逐渐丧失,因为我们天然地喜欢简单,排斥复杂。


所以,作者又告诉我们,如果你拒接复杂性,就意味着整体性也被你一并拒绝。

 

因为,真实的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成熟的处事方式也绝非“一刀切”,整体性就意味着你可以接受灰色地带,也可以整合自己不喜欢的部分。


罗振宇在参加奇葩说时,观点非常有深度,思想性极强,可是,他还是被辩手的新颖角度所震撼。


在一次发言中他说:不管这个辩题我刚开始是怎么想的,我知道,所有的奇葩一定会讲出我没有预设过得角度,一定会让我的认知发生一些犹疑。但是,这也是最让我受益的地方。


每当节目结束时,我都会用一双看不见的手,把那些我讨厌的、令我不舒服的、我不习惯的东西摞起来,装到我的身体里。

 

罗老师的这种做法完美地诠释了整合的概念——把自己不喜欢的东西纳入自己的体系。


主动接近自己不喜欢的人,接受自己原本排斥的观念,就等于扩大了自己的外延,你会因此变得更包容,也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


把自己的阴影整合进来,把自己的恐惧、排斥的东西整合进来,有助于我们走出出舒适区,超越现阶段的自己。


3.追梦路上,不盲从,在探索中成就自己


本季《奇葩说》第十五期中辩手冉高鸣的一番陈词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他说,七季《奇葩说》他来了五次,刚开始的时候他拼命追老奇葩,却追不上,然后就开始模仿他们,别人讲逻辑他就模仿别人讲逻辑,别人讲方言,他就学个塑料普通话,以为自己像他们,就可以追得上他们,观众就会喜欢自己,后来,却被全网群嘲。

后来,马东的一句话点醒了他:我在你身上看到了很多人,却没有看到你自己。

张沛超老师在《我的内在无穷大》中说:我们要认识自己、做自己非常困难,需要付出很多的耐心,同时,也不能“抄作业”。

所谓抄作业,就是看到一个人好像活得比较本真,希望自己也能那样,于是,就全方位地模仿对方的生活方式、动作神态等等,甚至,不惜违背自己的意愿,刻意改变自己的性格。

冉高鸣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抄作业,在这个过程中,他不能确定观众到底是不是真的喜欢自己。

后来观众真正喜欢他,是因为他不再模仿别人,开始展示俏皮温暖、诙谐自如的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也在乐此不疲地抄着作业,一方面因为想走捷径,另一方面,我们想当然的认为,圆满人生只有一种实现方式,生命之花只有一种绽放方式。


心理学家武志红在《巨婴国》中写道:“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活得饱满而自在,愿我们都能证到这一点:生命是为了更好地成为自己,而不是成为更好的自己,因为,你自己本身,就是最好的。”


《我的内在无穷大》这本书,告诉我们,一切迷茫与困惑的解药是不断认识你自己,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体系,才会放下该放下的东西,才能做那些该做的事情。


荣格说:人成长的终极目标是成为自己,成为一个真实、完整但又不同于他人的个体。


愿每个人都能够成全自己,遇见无穷大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反反复复地追寻,只是为了成为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