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学习笔记 ——(8)Pipeline

Redis学习笔记 ——(8)Pipeline

Redis可以通过Pipeline机制有效提高客户端性能。

Redis的执行命令过程如下:

  1. 发送命令
  2. 命令排队
  3. 命令执行
  4. 返回结果

其中1和4 倍成为Round Trip Time (RTT,往返时间)。

为什么要使用Pipeline

Redis提供来批量操作命令,例如mget、mset等,有效的节约RTT,但是大部分命令是不支持批量操作的,录入要执行n次hgetall命令,并没有mhgetall命令存在,需要消耗n次RTT。

Reds的客户端和服务端可能部署在不同的机器上,例如客户端在上海,而Redis服务端在四川,两地的距离约1800公里,一次RTT的时间=1800 * 2 /(300000*2/3)=13毫秒,那么客户端在一秒内大约只能执行80次左右的命令,这个和Redis的高并发吞吐特性背道而次,因此需要引入Pipeline机制。

Pipeline机制

Pipeline机制能够将一组Redis命令进行组装,通过一次RTT传输给Redis,再将这组Redis命令的执行结果按顺序返回客户端,执行了n次命令却只需要1次RTT。

性能结论
  • Pipeline执行速度一般笔逐条命令执行的快
  • 客户端和服务端的网络延时越大,Pipeline的效果越明显
原生批量命令和Pipeline对比
  • 原生批量命令说原子的,而Pipeline是非原子的
  • 原生批量命令说一个命令对应多个key,Pipeline支持多个命令
  • 原生批量命令说Redis服务端支持实现的,而Pipeline需要服务端和客户端的共同实现
应用场景

Pipeline虽然好用,但是每次Pipeline组装的命令个数不能有没有节制,否则一次组装Pipeline数据量过大,一方面会增加客户端的等待时间,另一方面会造成一定的网络阻塞,可以将一次包含大量命令的Pipeline拆分成多次较小的Pipeline来完成。

你可能感兴趣的:(Redis,redis,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