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以骑行方式游历"大塘口"记

      《再度以骑行方式游历“大塘口”记》

              作者:  冬冬  文字/摄影 原创

              时间:  2018-04-16

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此生足矣。就两者相比之,吾以为“行万里路”还更加重要,毕竟即使读破万卷之书,终不抵亲历之所见所闻来得真实与印象深刻,而对行游过程之中不经意间偶意之人与物对己心灵之触动也更加真切和回味无穷,其书本之知识只是他人之见而已,就以上帝对他所造之人,是生而平等本没有贵贱之分,赐予人类的除《圣经》以外的另一部极其重要之天書——《大自然》而言,但凡人类赖以生存之每天24小时,无论风晴雨露、阳光、空气及水,对人人来说都是平等的,然而每一个受者在享受与观赏大自然过程之中,却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罢了!上帝之所造之物是明明可知而不可推委,只是观者缺乏一双机敏之慧眼去发现其触动人非物质体内心去发现其并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本就存在之美罢了……

骑行赴大塘口途经乡野风光 冬冬原创摄影

以吾人之体验,在人只要足一出户踏上旅行之途,并不是为了达到某地,而是为旅游过程中去收获沿途所遭遇之一切山川湖泊岩溶洞穴瀑布,民风民俗,还可收获一些具有人类学意义之民族服饰与建筑样式。

黑桃坪自然村 冬冬原创摄影

怕什么真相无穷,进一寸有一寸之欢喜。常言说得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若非亲眼所见,绝不是真相,就拿非常写实之“摄影作品”来说,其每一幅作品之诞生绝对是摄影者对当时当景融及心灵而生发感动所为,与他者观之无干,其表现手法也是摄影者他人不可視之非物质体内心而发出的行动……但现实生活中,我最近也遇到这样的旅游者,她到了稻城后被川西美丽之景致所震撼,以至于不敢也不愿意第二次去踏足稻城这片土地。我问她:" 为什么有弃绝故地重游的想法呢?"她回答的原因是:"六年了,不知道稻城现在怎么样了?不愿意故地重游,是害怕毁了记忆的美好。 初见总是美好的,不想打扰记忆中的美好。这样,当我回过头来的时候 美好即是记忆里的永恒了。"然而,我却不这样认为,上帝所白白赐予人类的大自然并不是"死水一滩",虽说所造之山川与江河湖海是固定不变的,然上帝赐予人类的24小时却是犹如开弓之箭,不可回头,向前走一天即少一天,人不能说尽,眼看看不饱;耳听听不足。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没有新事。例如: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其不同季节之光影效果之演绎下的山川江河湖海所能印入眼眸里之景象也是千变万化的,每一次相遇都是全新的存在,唯一的区别在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追求罢了,这不这次距前次徒步旅行"大唐口"与这次骑自行车再次旅行"大唐口",所得到的收获是不一样的,人人都知道,但凡出门旅行最重要的是时间,显然徒步耗时多,能光临到的点相对较少,好处是足之所及,所能获得的信息会更多;而骑自行车时间上就更加充足,在与前次游历"大塘口"相同的时间,就能走得更远,也能相对地分配一点时间与当地老乡交流,就可收获更多不能从书本上所获得的信息与常识。这也就是为什么"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两者相比,我更推崇"行万里路"之故••••••忆20年前,吾人在云南怒江峡谷攀爬高黎共山,正值天下着雨,与我同行的有乡民夫妇及三岁外孙女一起,在这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该小女孩在行进中凡遇见稀泥浆之地,她还教我如何碎步而行免于跌倒,这便是环境造就了她与城市小孩所不同的自助力。所以,有些地方是值得一去再去的,我以为"大塘囗"就是一个值得一去再去的地方,估计今年开春我还会带朋友第三次驱车前往,到时便可感受用慢中快三种交通工具玩同一点之异同。因为春夏秋冬四季沿途因植被与光影之故,所遇均会不同,故旅行之意义在于且行且珍惜之过程不要轻易错过,往往沿途景致会更精彩。

拆一栋少一栋之木结构房 冬冬原创摄影

关于这一点上帝赐予人类之两部天书之中的另一部——《新旧约圣经》,则是一本关乎生命之书,就其《旧约圣经-箴言》对“心”的论述,就能让你感受到所有生命旅程之中可能遇到的难题、困惑,在这本生活百科全书式的书里都可以找到答案。《圣经》又是世界上唯一一部由上帝所默示从第一位作者至最后一位作者历时二千年左右,经由几十位作者共同完成从创世之初写到世界末了后一本书。这部书为你解读了生命的全部。之所以说它是包括了生命的全部是因为它不仅告诉你如何才能获得永恒生命,而且它也为你的生命过程——现实日常生活,提供了指引和答案。而箴言4:23:“你要保守你心,胜过得守一切,因为人一生之果效是由心发出”;箴言16:32:“治服己心的,强如取城”。这两节经文向我们言简意赅地向我们明确指出“心”是一切欲望和抉择之源头,其未来人生走向何去何从也是由自己他人不可视之内心而发出,人人都会因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而遭受失败。你若能控制你的性情,便是你的大胜利。当在你觉得控制不住自己的时候就要想到,失去控制可能使你失去更可宝贵的东西,这样你便能知所满足地珍惜自己所拥有的。

赶子坡上俯看田园风光 冬冬原创摄影

居于此我凡事均聆听己心所愿而动,而不是去追求外表看视热闹非凡之从众行为。这次大塘口之行是距2017年6月中旬徒步前往已一年有余,贵州省是一典型的“开门见山”之大省,它的地理位置又处在全球被称为“喀斯特地貌段”其织金洞是世界上最美之地下世界,当你随处走动便宜于看见青山绿水尽收眼底,倘若无山无水,开门不见山便不是贵州,所以因其特殊地貌山与山,水与水之分布都是千奇百怪的,往往令观者流连往返……

骑行在息烽赶子的路上  冬冬原创摄影

记得去年徒步前行整个就在森林密布之林间盘公路间穿行,加之赶子至洪水坝道路正在扩建之中,道路起伏泥泞不堪,还有路段因施工有塌方阻道现象,往往是你爬了多少坡就得下多少坡,如此周而复始方能抵达目的地。而2018年4月16日从温泉度假村出发,在乡野盘山乡村公里上骑行30公里,经赶子、洪水坝及黑桃坪,沿途风光旖旎一路且行且停对附近村寨进行采风摄影,抵达目的地“大塘口”已是中午11:50左右,俯瞰大塘口今年水势与去年相比大减,老乡说庄稼地会受影响,在黑桃坪还遇见了去年在大塘口放牛的村民,就好像老朋友又再次相见一样……上次因徒步耗时较多,路经黑桃坪村也没有时间拜访,这次有时间逗留与其黑桃坪村民交通,才听说该村还有一处具有二百年历史之木结构住房还在,屋傍还有一棵与该屋同寿之老树。经由该村民向导来到此具有二百年历史之木结构老屋前,看到的却是已被拆除一半房屋之状况,问其主人原因才知是因农村有一习俗,兄弟二人分家立户后,各站据二百年老屋左右各一半,结果靠屋右半区居住的老二,夫妻俩家庭和睦,而勤劳至富,为了脱离老屋采光不购,故将自己所拥有之半区拆除再在此址上建有两层现代建筑一幢,与老大家老屋之木板壁四面透风,几乎像危房状而将就维持现状,老婆也因受不了如此艰苦而离婚远走它乡,留下一正在三交(指息烽,开阳及遵义三县交界)小学上二年级,离开时正赶上老大徒步上五公里外之学校去接小孩放学,据我沿途所遇都是看到家长行用摩托车接送小孩上学。

乡村木结构房 冬冬原创摄影

从这户百年老屋之命运来看,让我想到近年曾经在"远方的家"栏目,看到采访一家五世同堂而居一几百年老屋,访间谈到老屋为什么能在社会价值观发生很大变化,而不会发生像黑桃坪村民家拆除半边屋拆了再另建的情况是该户人家祖宗有遗令,若要分立门户一定要相互迁制,旨在一来可族人不傍落它处,二来可保障祖宗遗留下来的老屋免于被随意拆除之可能。据我看电视现场报道:该祖屋是两排而立,主人分家时兄弟几人被分在两排房屋各占一屋,相互交差而居,这样一来任何一家想拆房改建则不可能实现••••••这就是家族智慧,也是这几百年老屋能得以留存至今之秘籍。所以这才是行万里路之收获所以••••••

崎岖不平之乡村盘山道 冬冬原创摄影

从黑桃坪出来后,沿来时道路往返,虽山高路坡大,好在来时因坡道之故下车推行的多,这下可好,回去则可放着刹车畅游一翻,此时为15:39分左右正直光阴效果具佳,途经洪水坝,赶子及再上石头田,沿线疯景如画,也拍摄到一些被称为即将被消亡之木结构建筑,它们一但被拆毁便不可复制,所以我每次出行都比较关注它,也许会有人认为,为什么老是去拍这些破旧不堪之建筑呢?还不要说据我观察这些木结构之建筑,才能够真正与大自然之青山绿水相融合为一体,而相得益彰。而现代的砖瓦结构之建筑往往多为白色磁砖贴面,很是胀眼与青山绿水极不相融。而老木板房之缺点则在于采光普遍不足,也是当下年青村民放弃它之故……这便是审美艺术与现实生活相背之原由。

                              冬冬补记于筑城

                                  2019-02-27

你可能感兴趣的:(再度以骑行方式游历"大塘口"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