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品品攻击状态:“我真急了啊” 10/21

这些话你熟吗?

“你再......我给你急了啊!”

“你爱咋咋地吧!我不会再说了,反正说了你也不听”

“你再这样,我当真了啊!”

“你...你看我敢不敢收拾你?!”

“你这人,好好说话不听,非得我敲你一顿啊!”

......

攻击状态有两种不同的表现

陷入攻击状态是我们陷入困难情境时十分容易发生的情形。攻击状态有两种不同的表现:

1)一种是“显性”的,攻击者会有明显的剧烈和极端的言行,就像醉酒者发酒疯一样;

2)一种是“隐性”的,攻击者强压着心中的负面情绪和压力,呈现消极抵抗的姿态。

这两种表现的攻击状态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攻击者的内心,都有自我证明的强烈意愿,而且其言行在本质上受控于被触发的负面情绪和压力

攻击状态的特征

具体来说,无论一个人外在的表现如何,如果其状态符合以下特征,就说明他很可能已经进入了攻击状态:

● 负面的情绪(愤怒、生气等)和压力成了自己言行的决定者。

● 忘却了最初的目标,并以“自我证明”的方式,为自己用各种方式宣泄情绪、压力寻找理由。

● 外在表现为失控时,内心的话常常是“我就不信这个邪!”“我得教训教训你!”“我要让他知道……”等;

●外在表现为“冷暴力”时,内心的话常常是“懒得跟这种人计较……”“跟他说了也没用……”等。

● 会造成伤害自己的后果,却自以为也能够伤害到他人。失控显然会伤害自己。同时,处于攻击状态的人,还常常误认为自己的做法能伤害到对方,“就是要给对方脸色看”“就是要让对方知道我不高兴”“就是要让对方知道我不是好欺负的”……攻击状态中的人,内心常常想表达这样的情绪。

了解攻击状态的特征是非常重要的,这将有助于我们消除它,从而在那些可能将自己带入攻击状态的情境中,仍坚守果敢状态。

攻击状态= 喝酒喝到断片儿?

用醉酒来类比攻击状态最合适不过了。一个人喝醉了,常常会有两种极端的表现:一种表现是发酒疯,口无遮拦,动作失控;另一种表现则是蒙头大睡,十分安静。

但这两种不同的外在表现,却拥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最终醒来时,醉酒者都不记得当时做了什么。如果有人给他录了像并回放给他观看,他常常不愿意相信醉酒中的那个人是自己,并可能为自己发酒疯的行为后悔。

进入攻击状态的人也是如此。无论他的外在表现是什么,他的内心都是失控的:情绪与压力事实上主宰着他的言行,他已经不再记得自己最初的目标是什么,他想要做的,就是让情绪、压力以不同的方式发泄出来,并为这种发泄找到坚实的理由。他受控于自己的情绪与压力。

就象人喜欢喝酒,有些人甚至享受喝醉酒的感觉,有些人误认为攻击状态有利于达成目标。但事实上,这是一种美好的错觉。

让我们得到想要结果的,并不是我们的攻击状态,而是我们拥有的、对他人具备一定约束力的资源。要做到正确归因,需要我们认真审视自己的行为与结果的因果关系,并对自己的行为和内心进行独立的、非结果导向的观察和反思。

避免进入攻击状态

明确自己的目标,观察和发现自己的压力和负面情绪的触发点,并对其给予关注,是避免进入攻击状态的最重要的方式。我们可以经常回顾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出现过的那些因为负面情绪和压力而失控的瞬间,通过反思找到负面情绪和压力的触发点,然后做出计划,在未来类似的情境中,对那些触发点进行“免疫”式的处理。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细细品品攻击状态:“我真急了啊” 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