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属于兰大的几个小小的生活体验

这篇文章介绍兰大让我怀念的几个生活体验(lifestyle)。我相信,这些体验在其它地方很难甚至完全无法重现。


宿舍窗外的星空与上课路上的银河

大自然对在交通、生活不便的地区生活着的人们一直有着各种类型的景观补偿,而每天晚上能享受到的璀璨的星空就是其中非常有力的一个。

兰大位于远离人群聚居区的荒郊野外,方圆三十公里怕只住着不到一千人。每天晚上站在稍稍远离学校宿舍的一个高平台上,你就能感受到“死寂”这两个字的含义。只是,这里至少还有不远处繁忙的陇海线传来的火车鸣笛声来不时打破这样的寂静。

2015年至2016年那会儿,校区内灯光配置都不是那么完善,校园内太多地方一到没有月亮的晚上简直是伸手不见五指,完全感受不到人和现代社会的气息。想要在学校安全地走夜路,你要么有个手电筒,要么像我一样拿出一根本来是演唱会用的电子荧光棒。可以想象在这样的环境下,想要看到银河就是抬个头的事情。

2015年12月7日全校停电下的消防应急照明
荧光棒也没能照亮前方漆黑一片的路

我记得刚入校的第一个月,我走在南区的大道上散着步,就看见一颗流星划破东边的天空;我记得两三个全校停电的晚上,银河为我们照亮了回宿舍的路;我还记得在夏天,每天23点熄灯后从宿舍望出去,都能看到漂亮的天蝎座和其上方的银河。

2016年9月29日宿舍看出去的星空

2016年6月28日那天银河特别灿烂。那时我在微博写道:

今天真的是很久没有过的……又仔细看起了银河。心情一下就静下来了。

今天的银河也是那么温柔地泛着丝绸般的白光……天蝎,人马,天琴与银河,绝对是我夏季的最爱。看到他们就觉得心情大好,也清凉了不少。给同学介绍了最喜欢的天蝎。同学也赞叹这个星座好帅(>^ω^<)


2016年6月28日用单反拍摄的星空,有处理


时至今日,为学生安全着想,兰大花大力气改善了校内的照明。在校园95%的地方在夜间都有照明覆盖,保证学生在没有手电筒、荧光棒等手持照明设备的情况下仍然能看清地面。这样的惠民措施加上工地的大型探照灯,让享受银河不再变得那么理所应当。

2020年兰大的照明
工地中的大型探照灯阻隔了银河与我们

然而,就算如此,在2020年的今天,银河也不是那么遥不可及。只要位置合适、天气合适、空气质量合适,在校园内,甚至在宿舍里,肉眼目视银河仍然是可能的。

从宿舍探出头去,看到一道银河横贯天空的感觉,真的让人感慨:自己住在漂亮的银河系里,真幸福!

2020年7月15日在新宿舍看到的银河


2020年7月13日在新宿舍看到的彗星


黄土中的宿舍群,雪山下的教学群

登上图书馆的楼顶,就可以看到兰大真正所处的环境。

住在其中的时候也许无法感受到,兰大真的像是黄土高原广阔谷地中的一个度假村。不论是宿舍楼群还是教学楼群都在群山绿地怀抱之下,比起东部的大学更有一种安心感。






到了冬天,黄土被银装素裹时,才是兰大真正展示出其魅力的时候。整个校园仿佛处在北欧小镇中一般,充满童话风。

相关阅读:《狭小、扭曲而充满魅力的神奇视界》


15℃的夏天

如果说毕业后的一个月,有什么让我每天都会回想起榆中,想回到那个地方,大概就是福州日复一日的38℃以上的高温和全天在32℃以上的室内温度。

榆中全年最热的七月,雨天时全天不超过15℃,晴天时清晨最低气温可以达到个位数。

确实偶有33℃的白天,可那也只是昙花一现。感觉闷热时,傍晚夜里在校园里散个步,立刻能找回心旷神怡的状态。


榆中新鲜的气候体验

兰大西南方就是雄伟磅礴的祁连山余脉,自然兰大的气候与祁连山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榆中的天气分析,说白了就是要分析祁连山的心情。


若碰上祁连山柔美娇羞的一天,灵动的水珠在其上翻滚、升腾,最终凝成水精灵时,祁连山那冰霜般的空气也会如天然空调一般,让榆中一下子浸入清泠冰爽的水世界之中。

倘若祁连山的心炽热如火,在碧穹晴空之中展出了自己飒爽的风姿,则一番紫外线的洗礼是逃不掉了。

冬日数月无雨、连续干燥的日子里,我每一天直着眼盯着云图,守望着水精灵在祁连山上的蛛丝马迹。皮肤裂得像六十多岁的老人家,生疼生疼的。每天也得备两包纸巾在包里,一包纸巾在床上,因为指不定什么时候鼻血就如水一般顺着你的脸滴下来。

日复一日的晴朗的寒冬
11月的时候我还能徒手出去实测气温
12月的时候手已经是满目疮痍


到了夏天可就好受得多。

清晨五点钟飘下的丝丝细雨,让我的大脑一下子清醒起来。

中午开始起,环地平弧、环天顶弧,各种天空光学现象三五天就来一次,让人甚至开始疑惑这些为什么被称作罕见的现象,为什么其它地区的人们对着这些现象拍个不停。

环地平弧
环天顶弧  

到了傍晚,北边的冷涡突然造起了对流云,借着冷涡后侧西北风的猛烈风势,黑压压的乌云没两小时就布满了校园上空原本万里无云的天空。七八级的凉风掠过地面,卷起大量尘土飞向空中旋转着,形成了西北特有的强对流天气——短时沙尘暴。

可闹出这么大声势后,最后能降下来的雨点却也只让地面染成了灰白相间的杂乱图纹,几分钟后,又像什么事都没有一样地,太阳回到了天空中,好似对流云来这么一遭,就是专门来把中午的暑气扫干净似的。

虽然太阳出来了,但雨却仍是在下着。

这时,大家都会不约而同跑到合适的观景台上,彩虹几乎总是不爽约地在那里等着。

晚上,借着下降了五度的气温,在校园里散个步,看着夜光中有些异世界感的工地,期待着兰大的明天。

深夜,吹着湿润而清劲的北风后,听着沙沙的雨声沉沉入睡。

这样丰富的夏日天气体验,在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单调而沉闷的福州,变得是如此遥远的回忆。

相关阅读:

《学期小总结》(“清净”小标题)

《第十场雪》


在停课潮、网课潮中满享八十天的校园生活

主条目:《在疫情下的校园中找回了青春感》

在2020年春季学期,想要拥有传统意义上的校园生活在全世界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我听到的消息是在全国范围内大一到大三的开学被延迟再延迟,大四的毕业生基本都是来了领完毕业证就走。而作为大四毕业生的我在春季学期,却有整整八十天在相当闲暇的状态下,深度体验着兰大的一切,发现、感悟着兰大的一切,还体验着疫情下我从未经历的相当新鲜的生活模式。这八十天,真的留下了许多在兰大最美好的回忆。


兰大简直可以说是全国大学里“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表率。许多防控措施自然到甚至能让人忘记现在是疫情期间,忘记在这个时代能正常上课是有多么珍贵、多么难得。

- 返校。不同于其它学校签了“被自愿”的自愿协议,兰大自己担起了学生返校的这个责任。我们只需要填报体温和居住地,进校门出示甘肃健康码、测量体温通过,就可以开始校园生活。

- 隔离。兰大允许核酸检测为阴性的湖北籍学生提前返校隔离7天。隔离的标准是我校最好的接待酒店。隔离的酒店是免费的,15元的隔离餐标准让人直呼不想解除隔离。

- 教学。教学采取逐步放开的策略。5月11日开学后两周内教学楼严格限制人数,每次来一半的学生进行线下教学;5月25日起则采取错峰上下课制度,大一至大三的上下课时间被完全错开,避免上下课期间在楼道和食堂的人群聚集;6月8日起恢复正常教学。

- 食堂。为避免食堂的人流聚集,5月之前只提供非常有限度的堂食(一桌一人),大家带饭盒打饭,然后立刻离开食堂回宿舍吃。食堂门口有专人对每个人酒精消毒。后勤部门还在全校开设了六个盒饭售卖点,同样也是避免人群过渡拥挤在食堂。

8元盒饭套餐
自带饭盒是常态

- 图书馆。预约入馆,每桌一人,同向就坐。从网上可以查询到实时在馆人数,2000人就熔断,不让继续进馆。事实上6月之后周末早上的九点左右就会熔断。

- 洗澡。整学期向宿管阿姨领取澡堂入场券洗澡的生活都在持续。澡堂也像这样隔间拉起了警戒线。

照片在确认澡堂内没有其它人的情况下拍摄

- 宿舍。5月13日之前每一天上下午都有后勤人员对宿舍内部和宿舍楼的公共空间进行消毒。

- 会议。整学期没有集会,有关毕业的重要事项都使用网络来进行。

- 口罩。校内的口罩率非常高,室外都有50%的口罩率,教室内口罩率更一度达到85%以上,至少可以说只有相当的老油条才不戴口罩。以至于回到福州看到大街上和商场里几乎已经恢复疫情前的无口罩状态,让我相当不习惯。


兰大所有人的努力最大程度地挽回了我快乐、自由的校园生活的时间,成功让我回避了我在兰大可能留下的最大的遗憾。我甚至怀疑,没有人,至少没有2020级的毕业生,在2020年的春季学期像我这样上过这么多天学。

因此,我认定,作为毕业生在疫情期间长达八十天的宝贵校园生活同样是专属于兰大,不可在其它地方复制的美好回忆。


相关阅读:《为什么我开始推荐报考兰州大学?》(2017年)

你可能感兴趣的:(只属于兰大的几个小小的生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