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早 Day3 : 一本书是如何诞生的?

读完这本书《远山淡影》A Pale View of Hills时,陷入无尽的虚空中。

封面是灰紫色,立体的水珠映在眼前,远远的群山起伏不断,绵延开来,淡淡的,烟灰色的笔墨似乎毫无力气。蔓延开的原野,墨绿色直至变黑。

由衷喜欢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封面设计,牢牢抓住了本书的立意。

没被剧透过的人,相信会和我一样,直至看完译后记,才真正明白了作者的构思。当你看了译者的解读后,心里仿佛揉入了似断非断的水滴,嘀嗒嘀嗒声,从远处传来,又消失在眼前,然后又响起,在你心底留下水滴石穿的印记。

拿到这本书时,我看着小小一本,心里估算着自己多久读完,不如设定本周内吧。没想到的是,晚上打开第一页后,一口气读完了第一部分,看完后云里雾里,心中充满了困惑,到底是什么呢?

怀着好奇心,我将这本书带在身边,等到第二天午休时,我抽出书,快速翻看了起来,一目十行,一页又一页,我想尽快抵达结局,最后佐知子去美国了吗?万里子最后怎么样了?悦子的孩子顺利出生了吗?景子到底是怎么自杀的?

以防剧透,我简单说下整个故事情节,剩下的留白,推荐大家去书中寻找。(保证不剧透)

故事背景是二战后,长崎在经历这样的灾难后,当地生活如何复苏,人们如何变化的过程,作者聚焦在一个叫悦子的日本女人身上,以她的视角去解读那时候的一类人。

故事开头,是以悦子女儿——妮基,她的到来,让悦子回忆起往日的岁月。妮基担心母亲,在失去景子后一个人住是否孤单寂寞,于是从伦敦搬过来住几天。整本书就发生在这几天的相处中,一个又一个记忆的碎片,铺展开来,让读者阅读起来有点吃力,心被吊住了,一直悬着。

当悦子得知景子自杀在曼切斯特的公寓时,不断想到她女儿多久才被发现,她心中对景子充满了内疚,但回忆让她粉饰细节,让她逃避内疚,宁愿记着对的,也不要记着错误的,这样就可以安然度过接下来的岁月。

后来她回忆到怀孕时遇到的一对母女,佐知子和万里子,住在河边的小木屋里,佐知子带着万里子四处奔波,想要脱离现在的生活,去往美国,她一心想要逃离,而万里子更希望在伯父家,并且和猫咪们待在一起。悦子就一直陪伴着他们,直至他们搬离。

她和妮基说最近老是做噩梦,梦到一个小女孩,直到最后她也没和妮基提到这对母女。

景子自闭,妮基开朗,这对同母异父的女儿,从没有相互理解过。

我在阅读的时候,不能理解为什么一个怀孕的女人,要和这对母女走得如此亲近。看文中二郎对悦子的态度,我预想作者想表达女性地位低下,在家相夫教子,不准有任何的抗议和反驳。所以使得悦子向外求助,万万没想到作者有他独特的构思。

比如二郎同事来家里,说无须客气,不需要沏茶,坐会就走了。但二郎使眼色,怒气十足,刚准备坐下来的悦子,立刻去准备点心和沏茶。

比如悦子常常说道,二郎白天上班,晚上很累不想说话,她就不敢说话。看到外面街道上手牵手走路的情侣,她羡慕着,心里想着从来没有和二郎这样过。

比如二郎在家的颐指气使,毫不贴心,把她当做丫鬟一样使唤。

我每每看到这样的片段,便觉得矛盾冲突应该会在后期升华吧。

还有二郎和他爸爸之间的矛盾,一盘棋,推脱了好几天说没时间陪着下完,说最近在忙项目,而父亲在项目完成后,提到回老家时,他假惺惺说道太可惜了,正准备请假陪父亲好好逛逛,于是悦子急忙对父亲说留下来吧,过几天再走。这时候很细节的描写,就是二郎头也没抬吃着饭,父亲仍旧坚持说要回去,这时候他抬头说起了话,表现了他根本不想父亲留下来。

夫妻矛盾、父子矛盾,在此刻达到了高潮。

再多说就要剧透了,这是我看第一遍的第一印象。

剩下的就只有“阴郁”两个词,无论是哪个情节的描写,风景、人物刻画、故事的发生等,都看得让人背后发凉。我无法想象让一个生命结束,也无法接受,无论是孩子还是动物。

我看过的日本文学,像川端康成的《雪国》,太宰治的《人间失格》,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渡边淳一的《失乐园》,是枝裕和的《无人知晓》和《步履不停》,看完后都觉得一阵虚空,人性的阴雨面揭露地如此彻底,作者心思细腻,让人毛骨悚然。

不否定其存在,理解并且包容,才能够有所增长。

这本书的诞生,是石黑一雄的处女座,出道即巅峰,虽然很佩服作者,但我不会再看第二遍。

你可能感兴趣的:(趁早 Day3 : 一本书是如何诞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