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文学之绝唱——读《绝唱老三届》

《绝唱老三届》是为纪念知青上山下乡三十周年而写的。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这样的语言,今天读来是那么陌生和不解。

知青——已经成为了历史的标本,离我们的时代渐行渐远。

作为一个喜欢读历史的人,我对知青文学怀有兴趣,虽然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但读读其中的优秀作品,也不无教益。

作者肖复兴,曾到北大荒插队6年,当过大中小学的教师10年。曾任《小说选刊》副总编、《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现担纲北京市写作学会会长。

这本书是作者采访了大量曾经的老三届而写出来的真人真事,老三届指的是1966年-68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也就是文化DaGe命期间。

图片网络

书中有大量的人物故事,其中三个让我印象最深:

1.

1966年,蔡立坚和另外3个同学到延安串连,途中经过了杜家村这个小山村。那天,他们从北京徒步串连到达山西,已经走了半个月。清早,他们从山西的顺马坊出发走了60多里,沿途全是荒山野岭,找不到任何吃的。饥寒交迫,夜幕降临。农村的黑夜没有一丝光亮,他们相互搀扶着,蹒跚前行。

终于,他们走到了一个小山村,蔡立坚永远忘不了那天晚上的狗叫,夜色中的灯光,还有老乡浑浊而真诚的眼睛。那个只有5户16人的小村落是那样的贫穷落后,却给了她家的感觉。他们在杜家山住了一夜,第二天离开了。

回到北京后,她不顾家人的反对,义无反顾地去了杜家村。这一去就是12年,她在那里结婚生子,县里把她树为了先进典型,大肆宣传。

文Ge结束后,一夜之间,她又成为了被批Dou的对象。批Dou她的人,也是当年写过她的先进事迹的那帮人。

晚年的蔡立坚,对于自己的遭遇,难以释怀。经历过大红大紫的她,难以理解时代迅猛的变迁。

为了自己的理想和Ge命热情,放弃北京的生活,自愿到一个小山村去扎根。放到今天,我们大都无法理解。但对于年轻时的她来说,拥有青春的激情和理想又有什么错呢?那是时代的悲剧。

时势造英雄,知青典型,都遵循了同样的道路:从无名到英雄,从英雄到狗熊,再回归无名。

2.

刘佩玲,70年代在大兴岛曾经辉煌一时。为保护集体的树林,扑灭荒火而被烧伤,被誉为“英雄”。时年仅17岁。后来,她回到了哈尔滨,和所有返城的知青没什么区别,她不再是什么英雄,只是一个残疾青年,找不到工作。

开始,大兴岛还按月寄给她工资和全国粮票,勉强能够维持她的生活。后来,农场领导换了几次后,不再有人记得她。工资和全国粮票自然也被遗忘了。

刘佩玲和母亲专门去了一趟农场,得到的只是廉价的同情。新的时代,大家只知道歌星、影星,英雄二字是那么的不合时宜,她已经被人遗忘了。人们的遗忘掏光了她活下去的精神力量,绝望中,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事实上,当时开春的荒火中,烧死烧伤的大多是年轻的知青,而很少见到当地的农民或年长的干部。只有年轻而充满激情的知青,才会在烈火面前奋不顾身。

N年后,作者重游故地,发现刘佩玲当年用青春热血乃至生命保留下来的树林,已被砍伐光了,人们为了多承包地好多赚一些钱,连她的墓碑都找不到了。

如果刘佩玲在天有灵的话,不知会作何感想?

过去,为保护Guo家、集体的财产而牺牲自己生命的事迹,总会得到大力提倡。难道人的生命不是更重要吗?错误的教育和舆论引导,不知害了多少人,给多少家庭带来了无尽的伤痛。

3.

晓茵,母亲是音乐老师,小学在少年宫学过手风琴。1966年,高中毕业后,离开北京到农村去接受贫下Zhong农再教育。她省吃俭用,努力挣工分,加上母亲的支持,买了一个手风琴。

手风琴伴随她度过了枯燥、乏味的农村的夜晚,也让她远近闻名。无论是村里,还是公社,组织文艺活动时都要想到她。正因为她会拉手风琴,才从吉林的农村调到了湖北的工厂文艺演出队,有了一份拿固定工资的工作,并在那里上了大学,最后回到了北京。

图片来自网络

后来,晓茵退休了。那架手风琴也早已不知了去向。

书中还有许许多多普普通通的老三届知青,没有当过英雄,成为典型,只是平平常常地在广大的农村天地度过了他们的青春岁月。回城后,进了工厂,五十岁左右,又遇到了Guo企Gai革,很多下了岗,成为了时代的牺牲品,让人感慨。

母亲说,我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读这本书不会有太深的感触。但中国过去几千年的历史,我都没有亲历过,不是也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吗?

我有三点感悟:

1.理性很重要

知青们是时代的牺牲品,被耽搁的一代,对书中主人公的不幸,我深表同情。如果我生长在那个时代,整天只受那样的教育和宣传,多半也一样天真、幼稚。

胡适有句名言,“少谈些Zhu义,多研究些问题”,强调的是理性。

沃伦巴菲特认为,意Shi 形态是危险的东西,决定离它远远的,这极大地提高了他认知的准确性。

如何才能获得理性呢?

整天只读红Bao书的人很难拥有理性,如果说那个时代的非理性,是因为信息来源单一,人们听不到理性的声音。

那么现在则是一个充斥着噪音的时代,整天只是在网上浏览新闻八卦,不读书的人也难以拥有理性。

只读畅销书也不行,因为畅销书为了追求销量而普及率高,很多东西都被简化了,而世界是复杂的,用简单去应对复杂一定会有问题。

真正有用的知识,往往藏在一些冷门书中,甚至会被有意无意地边缘化。是那种成功者希望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的东西。

所以,要有意识地读一些冷门的东西,小众的读物,才能独立思考,理性处世。

2.有一技之长很重要

书中的晓茵因为手风琴特长改变了命运。另一个主人公宝光,在内蒙古插队10年后,回到北京的一家工厂,年近50岁下了岗,重新拾起了年少时养鸟的爱好,通过养鸟、卖鸟,挣了不少钱,摆脱了困境。

3.任何时代都有机会

很多在77年,78年恢复高考后,考上大学的人都混得不错,当时的大学生可是稀缺人才。

我认识一个长辈,当年在农村插队期间,不顾同伴们的冷嘲热讽,每天晚上在煤油灯下读书(从废品收购站淘的书)。恢复高考后,他以高分考上了大学,后来进了报社,成了总编。

他说,那时的人,因为看不到未来,学业大都荒废了,只要是稍微有点准备的人,考上大学并不难。

总结:本书由一个个小故事汇集而成,真实地记录了那个特定时代的片段,是一本了解知青生活的好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青文学之绝唱——读《绝唱老三届》)